绛州大鼓庙会

绛州名称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22 07:16
绛州即今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西周时期,武王封文王第十七子为郇侯辖今新绛地,为侯国。春秋时期,郇国为晋所灭,此地属晋。   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地属魏,称汾城。隶属河东郡。   秦仍属河东郡。北部为临汾县,西部为长修县。临汾旧城在今县城北25公里处(襄汾县晋城村)。长修故城在今县城西北15公里处泉掌镇。   汉高祖时,封御史杜恬为长修侯,长修为侯国。东汉改为长修镇。   三国时属魏,置临汾县,隶平阳郡。   西晋时,临汾县属平阳郡。   南北朝时,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于柏壁镇置东雍州。分临汾县为太平县和南太平县。太和十一年(487)置正平郡,邻闻喜、曲沃二县。北周明帝武成二年(560)改东雍州为绛州,徒闻喜县龙头城(今礼元镇龙兴堡)。武帝时复移于柏壁。建德六年(577)再徒稷山县玉壁。   隋代开皇三年(583)州治从玉壁迁至今县城处。废正平郡,改为绛郡。领正平(今新绛)、龙门、太平、曲沃、翼城、稷山、绛、垣曲等8县。   唐武德元年(618)置绛州总管府。辖绛、潞、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等十五州。绛州领正平、太平、曲沃、闻喜、稷山等5县。武德三年(620)罢总管府称雄郡。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贞观中,绛州属河东道。领治仍旧。五代袭唐制。   宋为雄州,置绛郡防御。辖正平、曲沃、翼城、太平、稷山、绛、垣曲等7县。   金置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1218)升为晋安府,总管河东南路兵马。兴定三年(1219)又置河东南路转运司,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平水等8县。   元初为中州,置绛州行元帅府,辖河、解二州各县。后罢元帅府,仍为绛州,隶平阳路,领正平、翼城、曲沃、闻喜、垣曲、太平、绛等7县。   明为绛州,属山西布政司,隶平阳府,领稷山、垣曲、绛等三县。   清初属领仍旧。雍正二年(1724)改为直隶绛州,领稷山、河津、闻喜、垣曲、绛等5县。   1912年(民国元年)5月,废州改县,取咸与维新之义,又兼与邻近的绛县相区别,始改称新绛县,属河东道。1927年(民国16年)废道,直隶省府。1937年(民国26年)新绛县属山西省第九专员公署。1939年(民国28年)民国县政府移驻乡宁县下川村,1945年(民国34年)迁回。日伪县政府仍驻旧城。1945年(民国34年)5月,新绛县抗日民主政府公开(属晋冀豫边区太岳三专署),驻文侯村。同年8月,改称新绛县民主政府,仍驻文侯村,兼辖闻喜北塬28村。   1947年(民国36年)4月,新绛县城解放,成立新绛县人民政府。本年秋以汾河为界,南为绛南县,属太岳三专力量,驻文侯村,仍辖闻喜北塬一带。北为新绛县,属晋绥吕梁十专署。1948年8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同属晋绥器梁十专署。专署与县治均驻今县城。   1949年2月,成立晋南行政公署,驻新绛,下设3个分区。新绛分区辖新绛、稷山、河津、曲沃、乡宁、吉县、汾城等7县。1949年6月晋南专署成立(驻今临汾市),新绛属晋南专署。1949年底,运城专署成立,新绛属运城专署。   1958年11月,新绛并入侯马市,属晋南专署。1961年11月,从侯马市析出,恢复新绛县建置,仍属晋南专署。   1971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新绛属运城地区。   1979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行政专员公署,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2000年,运城地区改称运城市,新绛仍属所辖县之一。
民间面塑的绛州面塑
1个回答2024-03-15 15:23

绛州,即州此今日新绛县,是晋南平原上的一个县份。这一带历史上盛产小麦,一直是山西省小麦、棉花产地。所以,逢年过节,这里的家家户户都要用上等的小麦磨成面粉册段迅,捏制出千姿百态的面塑欢渡节日。由于这里的面塑注重彩色点染,花色绚丽,所以当地人称之为“花馍”。
绛州花馍,造型比较夸张,塑造造型别致,尤其以“走兽花馍”最为出色。
绛州城乡,大部分家庭妇女都会捏制花馍,而且普遍都会捏制多种普通的造型,由于是自做自用,尽管水平不一,并不影响食用,久而久之,一些家庭妇女熟能生巧,花馍的捏制水平便能不断提高。
由于这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汉族民间活动,造就了大批捏制花馍的能工巧匠,而且世代相传。
每当城乡嫁丧婚娶,捏花馍便会成为一种必然的活动燃亩。而且,这些花馍会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示,从而得到品评,这种不推选冠军的自发的群众性品评,无疑成了推动捏制花馍的一种动力,成为促进面塑水平不断提高的汉族民间评议。
所以,绛州至今捏花馍的名手辈出,成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工艺品而名声在外。
总之,面塑作为一种汉族民间生命力极强的造型艺术,生长和扎根于民众生活,成为汉族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它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也好,一种食品文化也好,都有其独特的体系程式。其中的造型意识和方法,原始宗教意识和衍变,人文思想及发展,都有着亟待开发的深刻内涵。

鼓词的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16 12:2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福州鼓山庙初一凌晨能烧香吗
1个回答2022-11-01 22:21
可以烧新年香。不过要花钱排队的,因为那天早上烧香的人太多了,庙里人山人海,都是祈祷来年平平安安财源滚滚的。很多人吃过年夜饭就去了。
兰州文庙游记作文
1个回答2024-02-19 14:16

兰州,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1]  ,也是西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兰州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中部,总面积13085.6平方公里,下辖3个市辖区和3个县,2015年常住人口369.3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095.99亿元。兰州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具有带状盆地城市的特征,地处黄河上游,年平均降水量360毫米,年平均气温10.3℃,是唯一黄河穿越市区中心而过的省会城市。

解州关帝庙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5 09:25
解州关帝庙 在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北靠银湖(盐池),面对中条山,景色秀丽。解州东南10公里常平村是三国蜀将关羽的原籍,故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创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宋,明时曾扩建和重修,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毁于火,经十余年始修复。现庙坐北向南,总面积1.8万多平方米,内外古柏苍翠,百花争艳。平面布局分南北两部分。 南为鸨义园,由牌坊,群子亭,三义阁,假山等组成、亭内有线刻结义图案一方。四周桃林繁茂,大有三结义的桃园风趣。北部为央,分前后两院。前院以端门、雉门、午门、御书楼、崇宁殿为中轴、两侧配以石坊、木坊、钟鼓楼、崇圣寺、胡公祠、碑亭、钟亭等;后院以“气肃千秋”牌坊为屏障,春秋楼为中心,刀楼印楼为两翼,气势雄伟。前后院自成格局,但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前后有廊屋百余间围护,形成左右对峙而又以中轴线为主体的我国古建筑传统风格。 布局严谨,规模完整,建筑以春秋楼和崇宁殿最为精致。
解州关帝庙的传说
1个回答2024-03-16 07:57
关帝庙: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神圣殿堂
  (一)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运城盆地,是中国古代称作“河东”的主要区域。自古以来,这块土地肥沃、阡陌纵横、交通便利的盆地,就以历史悠久,文明古老,史迹遍布,物华天宝,地灵人杰著称于世。
  毫不夸张,中国五千余年的古老文明,几乎都与这块古老的土地息息相关。传说之中,中国原始社会后期的部落联盟领袖舜和禹,都曾在这块黄土地上建立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即所谓“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传说之中,远古时代决定炎黄民族早期文明构成、文明方向和文明进程的一次历史大决战,也在这里展开,即所谓黄帝与蚩尤大战于“冀州之野”的传说与神话。早已有学者指出,其时的“冀州”,即后世的“河东”。在传说和史籍中,教人以养蚕造丝的嫘祖,授人以稼穑耕作的后稷,示人以“版筑”造墙的傅说,也都活动于河东之地。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这段有着确切文字记载的漫长历史中,河东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更是英才辈出,风起云涌,为创造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的灿烂文化和文明,作出了永载史册的贡献。荀况、裴秀、郭璞、裴松之、卢纶、司空图、聂夷中、柳宗元、薛仁贵、王通、司马光、马远、杨深秀等等,这一长串的历史名人,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河东这块古老大地上,确实名人辈出,灿如繁星,数不胜数。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明史和文化史的辽阔空间上,河东头顶上的由历代名人交织成的星空,可以说分外璀璨绚丽。
郑州庙里在哪?
1个回答2024-04-22 12:35

你这个问题问的太有水平拉,北环路陈寨花卉市场边上,你找到中方园小区的西边就是庙李了,到那里的车车有29路,504路,2路,906路,83到附近了。呵呵很好找的

莫州大庙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4-28 18:52

莫州大庙位于任丘市区北15公里,毗邻白洋淀,初建于元代,明万历年间敕建重修。

泉州三太子庙在哪
1个回答2024-04-08 06:44
溥泉宫。泉州三太子庙在市区打锡街西段的溥泉宫。泉州市,别称鲤城,泉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北承福州,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岛,是福建省地级市,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