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相声行酒令

鄭侯荐酒”之典故说的是什么酒?
1个回答2024-01-30 17:41

林河特曲酒。商丘古称宋城,酿酒历史悠久。春秋战国 时“宋城沽酒”闻名于天下。西汉时期,萧何被封为鄹侯 由长安出发去拜访河南商丘管辖的鄭城(萧何的家乡)乡下 一位名叫丘生的很有学问的人,以索求治国之道。路经林河,曾乘兴下马,开怀畅饮,赞不绝口: “美哉,林酒也。”萧何回到长’安后,回朝交旨,并向汉高祖推荐林酒。献上林酒,开坛酒香馥郁,刘邦连喝三爵,醉卧金殿上,梦中还在感叹:“林曾获全国评酒会银质奖和国家优质酒称号。有诗曰:昔日鄭侯开怀饮,今日林酒醉神州。酒!真乃仙醪也! ”当地于1969年投产林河特曲酒,曾获全国评酒会银质奖和国家优质酒称号。有诗曰:昔日鄭侯开怀饮,今日林酒醉神州。

“挟天子以令诸侯”,真的可以“令”诸侯吗?
1个回答2022-12-20 00:41
在一些大事情上面肯定无法左右诸侯的决定,但是可以让自己在名义上站稳脚跟。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将大义握在自己的手中。
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15 00:35
简单说就是绑架
挟天子以令诸侯中主要人物
1个回答2022-09-28 11:56
管仲,齐桓公。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出处原文
1个回答2024-02-10 22:08

《左传·鲁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春,齐侯(齐桓公)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楚成王)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风,佚也,《书·费誓》马牛其风)。不虞(料也)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召音邵,召公奭)命我先君大公(姜太公)曰:五侯九伯(音霸),女实征之,以夹(音挟)辅周室。赐我先君履(践履之界),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音供),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求问也)。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今河南省漯河市,许慎故里)。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谷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获也)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成语吗
1个回答2024-02-23 17:28
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是成语
相对的还有一句是
奉天子以命不臣
酒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13 21:41

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和如戏,最早诞生于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的"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唤弯启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闹吵很常见,行令就像催化剂,能使酒席上的气氛很快活跃起来。

酒令的故事有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0:07

西汉初年,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吕姓皆封王爵,每夜盛宴取乐。朱虚侯刘章娶吕禄之女为妻,吕后误认刘为吕党,亦宠信之。刘章不满吕后所为,王陵、陈平、张苍等复激之。吕后盛宴时,令刘章监酒,刘章乃求以军法行酒。有两名吕氏宗亲触犯酒令,刘章拔剑斩之,吕后亦无可奈何,从此遂罢长夜饮宴。后吕禄反,刘章与周勃、陈平等卒诛诸吕。

行酒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1:07

行酒令是什么意思内容如下:

行酒令是汉族民间风俗之一,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是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或其他类似游戏,违令者或负者罚饮,行令者又称“酒司令”。而这个“司令”权是要轮流来行使的,所以轮到的人也叫“关主”, 又称"行令饮酒"。

行酒令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酒文化。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

行酒令分雅令和通令。雅令的行令方法是:先推一人为令官,或出诗句,或出对子,其他人按首令之意续令,所续必在内容与形式上相符,不然则被罚饮酒。

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分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和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

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通令很容易造成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较流行。但通令掳拳奋臂,叫号喧争,有失风度,显得粗俗、单调、嘈杂。

饮酒行令,不光要以酒助兴,有下酒物,而且往往伴之以赋诗填词、猜谜行拳之举,它需要行酒令者敏捷机智,有文彩和才华。因此,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行酒令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1 03:19
行酒令

饮酒行令,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酒令由来己久,开始时可能是为了维持酒席上的秩序而设立“监”。汉代有了“觞政”,就是在酒宴上执行觞令,对不饮尽杯中酒的人实行某种处罚。在远古时代就有了射礼,为宴饮而设的称为"燕射"。即通过射箭,决定胜负。负者饮酒。古人还有一种被称为投壶的饮酒习俗,源于西周时期的射礼。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红楼梦》第四十回中鸳鸯吃了一钟酒,笑着说 :"酒令大如军令,不论尊卑,唯我是主,违了我的话,是要受罚的"。 总的说来,酒令是用来罚酒。但实行酒令最主要的目的是活跃饮酒时的气氛。何况酒席上有时坐的都是客人,互不认识是很常见的,行令就象催化剂,顿使酒席上的气氛就活跃起来。

行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一些既简单,又不需作任何准备的行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