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资料温州鼓词

端午节的故事资料
1个回答2024-01-29 23:05

要吃粽子划龙舟

关于端午节的资料(屈原)
1个回答2022-11-11 23:39
网上搜索一下,全有了
端午节的资料和图片
1个回答2024-03-21 13:20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的资料和图片
1个回答2024-05-01 06:40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
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
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
温州鼓词资源
1个回答2022-07-07 02:16
望江路一带都有买的。
有关温州方言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3-26 16:44

温州方言是怎么来的  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之地,属百越的一支,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话是一种古越语。它跟北面的齐国不能通话,与西边的楚国也不同语。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言)。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  古越语最为明显的佐证一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闹热,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江蟹生,菜头生,楼阁,酒汗,针金,板砧,膀蹄,头衔,鞋套,墙围,履鞋拖(拖鞋)”;二是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三是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温州地处吴语区的最南端,且与闽语区接壤,故温州话中保留了较多与闽语相同的特征,但总体上还是跟着吴语地区一道发展为现代吴语。这是因为温州从东汉开始属会稽,东吴属临海,323年才分置永嘉独立建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温州都受会稽(今绍兴一带)的行政管辖。  温州方言在南宋时已经很有特色了,这从戏文《张协状元》可见一斑。宋末永嘉戴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的温州方言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很近今语。  那么,百越人说的是百越语,即侗台语。温州人的祖先是百越人,温州话后来怎么会演化成为汉语南方方言的一支———吴语呢?  百越人很早就与北方来的汉族有接触了。百越族要学习汉族先进的技术、文化,必须要学习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越来越多,汉语的成分越来越多,最后百越语就消失了。  但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基本词从本民族的语言中保留下来,与汉人交谈的时候,不使用这些语词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现代汉语的南方方言正是这种情况。在温州话中,多多少少可以找到一些词,如“茭虱(臭虫)”、“篛(田野)”,它们的读音与侗台语的形式很像,但是在汉语的北方话或者在古文献中找不到来源。这些词都不是文化词,也不是核心词,但都是口语中常常用到的基本词。对于这种词汇面貌有这样的解释,学者们认为北方汉人迁到南方以后,他们的语言取代了南方的百越语,但是也向百越语借用了“茭虱”、“篛”等词语。但是汉人借用百越语词总是有其原因的,比如说“柚子”在温州话吴语中说“pe”,可能就是一个百越的底层词。北方没有柚子,汉人到了百越人居住的地方,看到这种水果,但是不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名称,于是就袭用了当地百越人的说法。“篛”这个词在农村中实在是太重要了,浙江南部的广大农村,农民们整天说“到篛里去”,“从篛里来”,“篛”就是田野的意思,但是他们同城里人说话的时候,很少会提到“篛”这个词。当年百越人与汉人交往也是如此,他们不必改变“篛”的百越语说法也照样能与汉人交谈。这就是百越底层词“篛”能够几千年保持不变的原因。  温州是个多方言地区,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更是世界之最。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语、蛮话和蛮讲、畲客话和金乡话五种。

有关温州方言的资料
1个回答2024-03-16 22:04
温州方言是怎么来的

  温州在秦汉以前为瓯越之地,属百越的一支,主体民族为百越人,说的话是一种古越语。它跟北面的齐国不能通话,与西边的楚国也不同语。齐楚两国说的是汉语(华言)。古越语属于侗台语,是今日侗语、水语、壮语、傣语、黎语、泰国泰语、越南京语、缅甸掸语等共同祖语的兄弟语。



  古越语最为明显的佐证一是“定语后置于名词”,如“腰身,闹热,菜咸,笋干,饭焦,豆腐软,鱼生,江蟹生,菜头生,楼阁,酒汗,针金,板砧,膀蹄,头衔,鞋套,墙围,履鞋拖(拖鞋)”;二是副词后置于动词,如“吃添、走好”等;三是副词后置于形容词,如“红显、苦倒”等。



  温州地处吴语区的最南端,且与闽语区接壤,故温州话中保留了较多与闽语相同的特征,但总体上还是跟着吴语地区一道发展为现代吴语。这是因为温州从东汉开始属会稽,东吴属临海,323年才分置永嘉独立建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温州都受会稽(今绍兴一带)的行政管辖。



  温州方言在南宋时已经很有特色了,这从戏文《张协状元》可见一斑。宋末永嘉戴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的温州方言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很近今语。



  那么,百越人说的是百越语,即侗台语。温州人的祖先是百越人,温州话后来怎么会演化成为汉语南方方言的一支———吴语呢?



  百越人很早就与北方来的汉族有接触了。百越族要学习汉族先进的技术、文化,必须要学习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族语中的汉语借词越来越多,汉语的成分越来越多,最后百越语就消失了。



  但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基本词从本民族的语言中保留下来,与汉人交谈的时候,不使用这些语词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现代汉语的南方方言正是这种情况。在温州话中,多多少少可以找到一些词,如“茭虱(臭虫)”、“篛(田野)”,它们的读音与侗台语的形式很像,但是在汉语的北方话或者在古文献中找不到来源。这些词都不是文化词,也不是核心词,但都是口语中常常用到的基本词。对于这种词汇面貌有这样的解释,学者们认为北方汉人迁到南方以后,他们的语言取代了南方的百越语,但是也向百越语借用了“茭虱”、“篛”等词语。但是汉人借用百越语词总是有其原因的,比如说“柚子”在温州话吴语中说“pe”,可能就是一个百越的底层词。北方没有柚子,汉人到了百越人居住的地方,看到这种水果,但是不知道这种水果叫什么名称,于是就袭用了当地百越人的说法。“篛”这个词在农村中实在是太重要了,浙江南部的广大农村,农民们整天说“到篛里去”,“从篛里来”,“篛”就是田野的意思,但是他们同城里人说话的时候,很少会提到“篛”这个词。当年百越人与汉人交往也是如此,他们不必改变“篛”的百越语说法也照样能与汉人交谈。这就是百越底层词“篛”能够几千年保持不变的原因。



  温州是个多方言地区,种类之多,差异之大,可称全国之最,更是世界之最。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闽语、蛮话和蛮讲、畲客话和金乡话五种。
有关端午节的所有资料
1个回答2022-09-08 19:36
........
这么全面我也不答了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1个回答2024-04-27 13:04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2.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3.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4.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有关端午节的资料
1个回答2022-08-13 09:24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