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个人态度的相声

反映读书不同态度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3-12 05:5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实践派
好读书不求甚解 -- 翻书派
白首穷经 -- 啃书派
为什么有些人对家人反而不如对外人态度好?
2个回答2022-10-04 17:00
因为在外人面前讲面子,都会把自己最有礼貌,最优秀的一面展现出来,而对家人就会暴露最真实的自己。
反映态度决定一切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2:34
态度决定一切!

态度决定一切!

夹着“目标”的汉堡



在美国中西部的某市,有一次我和爱人露丝应邀去一位极其成功的实业家优雅的宅邸做客,他是创办美国某著名企业的大人物。



过去我很荣幸有机会把赫纳肖·亚尔加奖颁给他。这个奖旨在奖励出身寒微,力争上游,终于在社会上崭露头角的人。



“你是在哪里出生的?”



我问他。回答是意想不到的:



“我也不清楚,大概是亚特兰大市吧。我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我是个孤儿,由养父母带大,然后带着几美元踏入了这个社会。”



他换了好几种工作,最后在印第安那州福特·维因的一家餐厅当实习服务生。他既聪明又勤快,把工作做得很好。餐厅的主人看在眼里,就把俄亥俄州哥伦布快要倒闭的小店交给他经营,考验他的能力。



一开始,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使那家小店兴旺起来,后来他找出业务不顺的原因是因为菜式过多,采购时容易浪费,因此没有利润。于是他减少菜式,果然使生意日渐兴隆起来。后来他用自己赚的钱开了一个汉堡餐厅,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吃汉堡。他以女儿的名字温迪作为店名。这家小店声誉远播,店面也逐渐扩大。



他就是迪布·汤姆斯,经常注意使用最好的牛肉,不断想出新点子,受欢迎的连锁店陆续开张起来。在他的干劲和信念的推动下,温迪连锁店现在已多达3200家。在快餐界排名第一。



但要是有人问他是否已经登上了人生的巅峰,迪布一定会坚决否认。



就是像他这样的人,使美国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些人不断设定新目标,来实现更高的理想。
不求无过,但求有功反映了一个人的什么处世态度
1个回答2022-10-03 21:31
[不求无过,但求有功]:这是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那么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错误呢,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应该害怕犯错,应该勇敢地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把错误当成进步的阶梯,只有这样才能成功!
守本分的处世态度
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个故事中的两副对联,反映了态度由什么到什么的变化
1个回答2024-01-27 18:59
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个故事中的两副对联,反映了态度由狂傲到谦虚的变化.
据传苏东坡年少时,自负才气,曾书一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有一天,一老者来见,拿出一本书给苏东坡看.结果他发现有好多字不认识.那本书当然也没读过了.苏东坡觉得很羞愧.就在对联的每句前各加两字.变成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这对联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识更多的字,读更多的书.最好不会再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和没有读过的书.
其实这也只是苏东坡的一个想法而已了.
态度对人生的影响反派?
4个回答2023-06-05 19:40
消极的人生态度,会使人懒惰,对生活失去希望,对未来没有信心。
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2-04 17:05
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表现于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道德观和价值观)、情感(即“喜欢-厌恶”、“爱-恨”等)和意向(谋虑、企图等)三方面的构成要素。
什么是态度?态度有什么用?
3个回答2022-07-24 03:53
态度可以频道一个人的 心理状态 用处大了去了
时间观念反映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1个回答2023-12-22 19:12

1、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著称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了一生。

2、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3、魏云寺可能是上海最守时的男人。他是上海海关第四任守钟人,1982年进海关,从事后勤管理,1991年,因师傅升职,他开始接替守钟,大钟由此成为他的日日牵挂,每天不上一回钟楼便浑身不自在。

有时临睡前突然起了疑心,不确定白天上班时是否已给“开了钟”(上发条),他越想越怕,于是半夜叫出租从浦东的家赶到外滩,爬上钟楼再检查一遍,确认之后才能回家睡个安心觉。

这样的“强迫症”,在接替之初发生过多次。28年间,还有5、6次“事故”,多是外滩的风筝挂到了海关大楼的旗杆,风筝上的线绕到指针上,于是指针走着走着便停了。有游客或市民抬头发现时间不对了,赶紧打投诉电话,或通知海关大楼的门卫。守钟没有AB角,魏云寺无论人在何处,都得第一时间赶去救场……

1991年之后的魏云寺极少出上海,唯一一次远行发生在2009年,当年他被评为先进,单位奖励他去西安旅游。他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放弃,直到他的师傅即第三任守钟人听说后主动顶班,魏云寺才得以成行。

数年前,魏云寺的父亲过世,丧事还没安排妥当,他又赶去钟楼给大钟上发条。有没有怨言呢?魏云寺并未正面回答记者。他只提及一件事——2017年底,适逢海关大楼90岁生日,他接待了来自外滩街道的数十名居民。

这些居民听了数十年钟声,自家阳台距离大钟最近的甚至不足百米,却第一次踏入大钟“心脏”,一睹发条如何运作、钟声如何响起。其中有位居民对魏云寺说:“海关钟声伴我入眠,钟声不响我睡不着。”

魏云寺知道,自己守着的不仅是时间,还是上海海关的形象,更是上海城市的象征。

上海海关大钟与伦敦大本钟、莫斯科红场钟一样,由英国同一家公司生产,并称为世界三大钟。上海海关大钟当年总造价高达5000多两白银,于1927年8月从伦敦运到上海。   

那时,将6.25吨重的大钟连同原包装木箱吊到72米高的钟楼时,外滩马路行人无不停步观望这一吊装奇景。今年,海关大钟92岁了,而第四任守钟人魏云寺也将于2019年4月11日退休。那么,今后的大钟由谁来守?上海海关大楼是否钟声依旧?

魏云寺说,现在都还是未知数。他所能透露的是,从2018年初开始,九旬大钟便开始经常没来由地停摆,“这可能与大钟年老体衰有关,但也可能是因城市发展、地面变化等影响了大钟基座的平衡。”

考虑到这座大钟的英国生产厂家依旧“健在”,上海海关千方百计找到了这家企业,双方约定,由英国厂家于2019年春对大钟进行全面体检并出具评估报告,最终也将由英国方面拿出方案——究竟是大修,还是让大钟“寿终正寝”?

事实上此前,为保险起见,上海海关对大钟已研究出一套马达驱动、电子控制的备选方案,且已于2018年9月试运行。该方案完全替代了机械报时,整点钟声和报刻乐曲全部为电子播放。

而就目前而言,整点钟声仍由重锤敲出,而报刻音乐《东方红》则早已是电子播放,一刻时是一节音乐,半点时是两节,三刻时是三节,整点就是一首完整曲子。“

至于海关大钟能否继续运行,大钟的人工校准和报时报刻是否完全被电子系统所取代等,这些恐怕都要到2019年的4、5月份才能揭晓。而于我而言,一定会谨记老父亲的教导:做一件事,就把它做好。我会把守钟坚持到最后一天!”魏云寺说。

扩展资料

关于守时的故事:梁凤仪为迟到道歉

一次香港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梁凤仪应邀到北京大学作报告,时间是下午3点。当天的上午她应邀参观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拍摄基地后,她觉得时间还很充足,就和基地的领导一起共进了午餐。谁知乘车去北京大学的路上塞车了,结果迟到了一小时。

会议开始后,主持人一再强调:“梁老师迟到是因为塞车。”但是,走上讲台的梁凤仪觉得自己是不可原谅的,她说:“各位同学,我在此向大家诚恳道歉!北京塞车是常事,但我不应该为自己找借口,我应该把塞车的时间计算在内,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在座的有一千位同学,我迟到的这一小时,对大家来说,就是浪费了一千个小时的生产力量,影响一千个人的心情啊!我只能盼望你们的原谅!”她的话,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爱戴。





“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3-26 20:35
认真做事,超脱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