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七弦清音

什么是 大和弦 小和弦 七和弦 大小七和弦
1个回答2022-09-16 02:14
。。。。。。。
大三和弦、小三和弦、七和弦、大七和弦、小七和弦、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
三和弦指由根音、三度音、五度音组成的和弦,如1 3 5、2 4 6、5 7 2
而三度音又分为大三度和小三度,如1 3之间为大三度(13相隔3个全音),3 5之间为小三度(35之间相隔2.5个全音)
而根音和三度音之间是大三度,三度音和五度音之间为小三度的,就称为大三和弦,而小三和弦与其相反

七和弦就是在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上七度音,按照上面自己理解...
大三加一个大七度叫大七和弦,如1 3 5 7
小三加一个小七度叫小七和弦,如2 4 6 1
大三加一个小七度叫大小七和弦,也叫属七和弦,如1 3 5 降7
小七和弦与属七和弦的区别?
3个回答2022-07-05 01:03
属七和弦又叫大小七和弦,要明白什么是属七和弦与小七和弦,首先要明白三和弦的种类。

三和弦:
三和弦的构成是由三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和弦最下面的音称为根音,根音上的三度音称为三音,根音上的五度音称为五音。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纯五度的三和弦。
(3)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小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减五度的三和。弦。
(4)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相距为大三度,根音与五音相距为增五度的三和弦。

七和弦
七和弦的构成是由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而成的一种和弦,其显著特点是根音与最上面的音相距为七度,故名七和弦。
(1)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属七和弦
(2)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大七度的和弦。
(3)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4)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减七度的和弦。
(5)减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也称为导七和弦。
小七和弦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2-12 23:47
是的!即是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小七度!
什么叫小七和弦
1个回答2023-08-10 11:47
小七和弦是小小七和弦的简称
就是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相距为小七度的和弦。
例如:2461

有什么不明白还可以问我
音乐与作曲技术团队-stretto
有增增七和弦与增小七和弦麽?
3个回答2022-08-03 23:35
1、增增七和弦只在理论上存在,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增七度音程与纯八度音程是等音程。也就是说七音与根音是等音关系。
2、增小七和弦是存在的,因为增三和弦再加一个小七度的七音是可以实现的。
七弦桐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10-31 05:26
六州歌头

作者: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弊塌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租知圆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七弦:即七弦琴,亦称七弦桐,因用桐制作而得名。相传它是在五弦的基础上,增加了文、武二弦,音色优美,深受人喜爱,常借弹琴寄托感情。唐·白居易的《船夜猛纯援琴》诗:“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宋·贺铸《六州歌头》的词:“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减小七和弦又叫什么
1个回答2022-12-04 11:01
半减7和弦,
七弦的歌
3个回答2022-05-20 23:08
我多想把手放开
将你轻轻用入怀中
我知道我不是你的王子
不能给你想要的一切
我多想为你弹奏
我没有什么天份
不能给你幸福
我知道远远离开
不是双手放开
我应该有种天份
把永远留在心中
是因为我太爱你

我拥有一种天份
有种七弦的感觉
我已经把手放开
抚摸那根七弦
轻轻用入怀中
我已经找到幸福
已经把你放开
七弦的存在
是那样特别
有种七弦过
轻轻弹奏
你曾爱的歌曲

我知道远远离开
不是双手放开
我有种天份
有种七弦的感觉
我将七弦拥入怀中
我知道七弦的存在
是因为我而存在

七弦的存在
是那样特别
有种七弦过
轻轻弹奏
你曾爱的歌曲……
龚平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6-23 14:07

龚平,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原党委副书记、铜陵市原副市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2008年10月29日早晨在家中突然自杀,身负重伤,经抢救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而就在他自杀之前,其76岁的妻子毫无预兆地死在家中。

江西都有哪些著名画家
1个回答2024-06-23 14:06

江西的著名画家有董源。

董源(生卒年不详),字叔达,洪州钟陵(今江西省进贤县钟陵乡)人。五代绘画大师,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与李成、范宽,并称“北宋三大家”。

南唐时期,曾任北苑副使,人称“董北苑”。南唐灭亡后,进入北宋。擅于山水画,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荆浩,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

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皴法状如麻皮,后人称为“披麻皴”。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

故事:

董源的山水画曾得到南唐中主李璟的垂青。据说李璟年轻时曾在庐山修建别墅,将山泉林园胜景融为一体。他为了能时时看到庐山景致,特地派董源画了一幅《庐山图》。董源将五老奇峰、云烟苍松、泉流怪石和庭院别墅巧妙地绘入一图。

李璟观后,称赞不绝,爱不释手,命人挂在卧室里,朝夕对画观赏,犹如长居庐山中。由此可见董源构思的巧妙和写景艺术的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