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马嵬遗恨唱词

谁有河北梆子“双错遗恨”剧情
1个回答2024-02-04 17:34
河北梆子《双错遗恨》(根据传统剧目《三疑记》改编)

剧情简介

守备张冲,娶妻林惠英,生子名子奇,延师陆缨明。中秋佳节,张冲练兵归,闻陆患病,至书房探望,见妻之罗带,生疑。剑逼其妻夜叩陆房门相嬉。陆正言规责,后不辞而去。张知错疑,向妻赔礼。张奉命出征,夫妻惜惜相别。此年中秋,张之表弟杜人凤,嗜赌,求借,林遵夫言,规劝拘之,杜怀恨在心,伙同赌友胡大愣路劫,杀死张冲之友康文勇,毁其面,嫁祸林惠英谋同奸夫杀害本夫。知县李元龙受贿,刑逼惠英。适陆缨明授巡按,勘此案,忆起惠英深夜叩门事,臆测惠英定是真凶,遂判死刑。张冲得家院报信,飞马回归欲救惠英,不料赶至法场,惠英已被斩,痛极。陆缨明深悔错铸冤案,有负王命,上疏求罪。
遗憾和遗恨的区别
1个回答2023-09-12 05:26
遗漏亮憾,指的是错过贺梁了。只是惋惜。偏正面感性色彩。
遗恨禅搜运,指不但错过了,还留下了不爽。偏负面的感情色彩。
遗恨和遗憾有何不同
2个回答2023-10-03 11:15
两词意思相近,只是悔恨的时间不同。遗憾可以在任何时间悔恨,而遗恨则是在年老体衰的时候悔恨。
明末遗恨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06 06:08
君王死社稷!
马嵬怎么读
1个回答2024-04-09 23:58

马嵬拼音:[mǎ wéi] 

《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隐含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表现了作者的过人胆识。

两首诗互相联系,诗中运用映衬手法,对比强烈,语言精练警策,余味悠长。

作品原文:

其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其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白话译文:

其一:安禄山叛军突然震天动地地杀到长安,唐玄宗无奈杀死宠爱的妃子不久自己也抑郁而死。如果说唐玄宗真认为杨贵妃具有倾覆邦国之能,皇帝的玉辇为什么还要仓皇地逃往马嵬?

其二:徒然传说海外还有九个大州。来生未可预料今生已经到头。空听到禁军在夜间敲着梆子,不再有宫里的鸡人报晓击筹。就在这天六军全都停马不发,当年七夕枉自讥笑织女牵牛。为什么做了四十多年的皇帝,还不及卢家夫婿能长伴莫愁!

马嵬这首诗的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09 20:04

你是说袁枚的吗?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马嵬 是乾隆十七年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马嵬驿的“嵬”怎么读
1个回答2022-12-21 21:43

wéi
〔崔嵬〕见“
高大。崔”。

笔画数:12;
部首:山;
遗恨失吞吴是何人所恨
1个回答2024-02-27 00:01
遗恨失吞吴是指诸葛亮猜渣所恨。是说刘备吞吴失计,破坏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统一大业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遗恨。出自《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八阵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是作者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后二句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惋惜。末句照应开头,三句照应二句。在内容上,既是怀神裂古,又是抒怀,情中有情,言外有意,在绝句中别树一格。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游兆闭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嵬”字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9-07 21:00

读音:[wéi]
部首:山
五派没笔:MRQC
释义尘桐纳是山高大的样子轮侍,出自《说文》。
李成嵬的人物生平
1个回答2024-02-12 19:58

根据史书《西夏书事·卷十一》记载:李德明有三子:长子李元昊,卫慕氏所生;次子李成遇,咩米氏所生;幼子李成嵬,讹藏屈怀氏所生。 真名李雾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