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人自编自演渔鼓说唱

民间工艺故事——拨浪鼓
1个回答2024-01-24 22:35
说起拨浪鼓,大家一定都不陌生。这种经常出现在寻常巷陌的小玩意有个圆鼓鼓的身子,身子两侧坠着两个弹丸,只要轻轻转动长长的手柄,弹丸就会敲击鼓身,发出“拨浪、拨浪”的声音,这也正是它名字的由来。

你一定想不到,在很早以前,拨浪鼓的身份十分尊贵。它是宫廷中的打击乐器,乐师们用它打拍子,再配合丝竹管弦的声音,为皇帝演奏美妙的乐曲。但由于它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和声音大小很不容易控制,所以不能进行很复杂的演奏。随着其他鼓类的出现,作为乐器的拨浪鼓就渐渐地失宠了,从宫廷流传到寻常百姓家。

民间的手工艺人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在拨浪鼓的鼓面上画上美丽的花纹,并在鼓身上镶嵌精致的铜花。于是拨浪鼓摇身一变,成了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小巧玲珑的拨浪鼓似乎充满了魔力,大人们拿着它摇啊摇,小娃娃就停止了哭闹。在大街小巷,还经常能够看到孩子们带着面具,或是画个大花脸,拿着拨浪鼓相互追逐嬉闹。他们跟着“拨浪、拨浪”的鼓点,唱着有意思又顺口的歌谣。

后来,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也爱上了拨浪鼓。他们发现用这个小玩意儿能够奏出高低错落的声音,这种清脆的声音,再配上他们有腔有调的吆喝,很能吸引人们尤其是小孩子的注意。为了更加有效地找来顾客,卖货郎还将传统的拨浪鼓做了改进。他们将手柄做成葫芦状,并加大了鼓身,这样做出的拨浪鼓不但拿起来方便,声音也更悦耳。有的卖货郎将三四个大小不一的鼓依次叠在一起做成了多层货郎鼓,这种鼓看起来更有趣,并且能敲出更加富于变化的声音。卖货郎们就这样挑着担子行走在城镇村庄,他们一边摇着拨浪鼓一边吆喝。孩子们一听到拨浪鼓的声音,就会飞快地从家里翻出废铜烂铁或者鸡毛鸭毛,跑到卖货郎那里换糖吃。勤劳的卖货郎们靠着这种不起眼的小买卖,创造了无穷无尽的财富。
民间工艺的编织
1个回答2024-03-06 18:09

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用手工进行编织的工艺。中国编织工艺品按原料划分,主要有竹编、藤编、草编、棕编、柳编、麻编等 6大类。编织工艺品的品种主要有日用品、欣赏品、家具、玩具、鞋帽等。其中日用品有簟、席、匾、凳、笊篱、筲箕、蒸笼、炊帚、畚箕、畚斗、坐垫、靠垫、各式提篮、盆套、箱、旅游吊床、盘、门帘、筐、灯罩等;欣赏品有挂屏、屏风及人物、动物造型的编织工艺品。浙江、江苏、湖南、四川、福建、广东等地的草编、藤编、竹编等至今仍在不断发展。

气鼓渔鼓起来是甚么样
1个回答2024-05-31 01:57
气鼓鱼河豚鱼,它在遇敌时,也采取膨胀身体,吓退敌人的战术,人们俗称它为“气鼓鱼”。气鼓 它们都把自己的身体鼓胀起来,然后气鼓鼓地反转身子,互相用肚皮碰。 急,请问我的银鼓鱼是什么病,应怎么医治? 什么样的邮票有升.
老渔翁是哪个民族改编的?
1个回答2023-10-19 06:41
《老渔翁》是一首道情调,是一首江苏民歌.
乐昌渔鼓来历
1个回答2024-01-24 20:00

乐昌渔鼓流行于广东乐昌境内的传统说唱艺术。渔鼓起源于道曲,是道教活动中演唱的曲子,用来演唱故事,故亦有“唱道情”之称谓。衍变为曲艺形式后,为了方便表演,加上渔鼓 ( 亦称道简 ) 、简板作为伴奏乐器,逐步改称渔鼓。

简介
乐昌渔鼓流行于乐昌境内。渔鼓起源于道曲,是道教活动中演唱的曲子,用来演唱故事,故亦有“唱道情”之称谓。衍变为曲艺形式后,为了方便表演,加上渔鼓(亦称道简)、简板作为伴奏乐器,逐步改称渔鼓。渔鼓曲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有《三门街》、《三度林英》、《再生缘》、《庄子试妻》、《抱筒见姑》等一批群众喜爱的传统曲目。渔鼓,起源于唐代,俗称“道情”或“道情筒子腔”。
祁东渔鼓名人?
1个回答2024-03-15 23:13

祁东渔鼓是湖南衡阳的汉族民间曲艺,采用长二尺四寸,圆周九寸大的无节竹筒,蒙上猪皮膜做成的"渔鼓筒"为主要演奏乐器,配合说唱的一种表演形式。

渔鼓艺人的代表人物有:刘兴国、邹华春、邹华山、邹昆山等。

求音乐:渔鼓调(舟山民歌)
1个回答2023-10-30 22:13
渔民世代捕鱼,他们终日在崎岖的山路上抬网,挑物;在码头上宴茄运,背扰胡货物;在渔船上升蓬,起锚,收网。这些原始的密集型高强度劳动,需要大家步调一致,齐心协力,于是在生产劳动中自然拌生了劳动渔歌号子。从前,渔汛时节,码头上下,渔船前后经常能听到渔歌号子。
没办法!!
我也是舟山人!!
想知道的去问60、70岁的人吧!!缓祥拦
现在知道这种东西的人已经很少了!!
一般都是在少儿培训班里才能学到正宗的渔鼓调!!
晓达了哇!!
已果齐迎迎啊!!
怎样用渔歌子编成一首故事
1个回答2024-04-15 01:16
仿佛能听到鳜鱼的摆尾声,说着春天戏水的快乐
渔民的渔怎么写
1个回答2022-12-27 00:54
就是渔~有三点水的这个渔,表示“打鱼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形容词),打鱼的民众,简称渔民。
鱼这个词一般只做名字,就是吃的鱼,不能修饰人。
“渔歌子”编成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7:11

渔歌子(散文版)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百花齐放,西塞山自然也不例外。你瞧,那山中的草是多么的茂盛。在这郁郁葱葱的草丛中,朵朵花儿争芳吐艳。红的、黄的、白的、粉的……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像霞……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奇斗艳,尤以桃花最为引人注目。远望,纷繁的桃花开得格外喧闹,密密层层,宛如一片朝霞;近看,各有各的姿态:有的露出灿烂的笑脸,有的掩着面儿偷偷嬉笑,还有的像个未醒的小娃娃……这时,一群白鹭展翅高飞,姿态优雅轻快。似想要和桃花一比高低。桃花也不甘示弱,在微风的帮助下,摇曳起自己曼妙的身姿,翩翩起舞。舞动中,粉色的纱衣飘飘悠悠地落到了湖面上,惹得湖中鳜鱼纷纷活跃起来。瞧,它们时而嬉戏,时而漫步,时而跳跃,时而旋转……快活极了。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下起了如牛毛、如细丝的春雨。万物在春雨的滋润下愈发清新活泼。不远处,一位身穿绿蓑衣,头戴青箬笠的老者正悠闲地坐在小船上,静静地垂钓,耐心地等待,好一幅“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景象。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觉得自己早已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他情不自禁地吟道: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