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阮氏三雄

阮氏三雄的相关故事
1个回答2024-02-01 21:33
我看的水浒是兄弟三个起初与晁盖等人结义共事,晁盖死后留在梁山,攻打方腊时哥哥两人为救小七被陷阱中的竹刺击中身亡。战役结束,后随宋江等好汉回到朝廷领赏,因招安中喝酒闹事,本应有一官半职后发配回乡。
阮氏三雄叫什么名字
2个回答2023-01-03 10:20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
水浒传中阮氏三雄是哪几位?他们家兄弟哪去了?1346
1个回答2022-12-25 19:51
阮小三阮小五阮小七
阮氏一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5-02 05:09
阮姓起源参考之一

阮在大陆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台湾阮是第九十三大姓。远祖起源于商代。据姓谱及<通志氏族略>记载,阮氏,为商代诸侯小国,在岐山,渭水之间(山西泾川县)。与周部落相邻,后来被周文王所灭。后世子孙世代以“阮”为姓。阮姓起源于偃姓。古越南有阮氏王朝,因此,今天越南多有阮姓者。阮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在陈留阮氏出了许多名士,比如在三国时期的建安七子之一,阮禹;他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和阮籍之侄,也是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因此陈留阮氏身价大增,特别是在三国两晋这样讲究门阀制度的朝代,陈留阮姓一下子就成为望族。后来,陈留就成为阮氏的一大郡望。





家族名人

阮瑀(?~212)字元瑜,三国魏陈留人(今河南省陈留县)。善於章表书记,与陈琳齐名,军国书檄,多出自二人之手,为建安七子之一。

阮籍(210~263)字嗣宗,阮瑀之子,三国时魏尉氏人,为竹林七贤之一。有隽才,性放诞,好老庄而嗜酒,反名教,旷达不拘礼俗。因遭时多忌,故藉酒自废,以避祸患。官至兵部校尉,人称为阮步兵。因有贤名,世称为大阮,与其侄阮咸齐名。著有咏怀诗八十余篇、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

阮咸 字仲容,生卒年不详,三国时魏国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东南)人,阮籍之侄。性任达不拘,长於音律。唐代流行的琴曲三峡流泉相传为他的作品。擅长弹奏直项琵琶。为竹林七贤之一。
阮元的阮氏祖茔
1个回答2024-04-30 08:49

阮元墓系祖茔,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永胜村。阮元祖茔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距今已有370多年。墓葬在永胜村北的老坝山,当地人称阮家大山。
墓冢前,见一块约两米宽的墓碑横嵌在墓冢的中间,碑面异常光洁完整,上首第一行书:“皇清诏授光禄大夫太傅体仁阁大学士阮元文达公墓表。”阮元墓,封土高2.2米,周长24米,系清咸丰元年(1851)立石刻墓表,墓表由兵部侍郎杨文定撰,记载了阮元生平事迹及儿孙简况。 阮元于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去世。他是乾隆、嘉庆、道光三朝重臣,道光帝旻宁在祭文中称他:“极三朝之宠遇,为一代之完人”。
阮元去世后,归葬雷塘祖墓,在墓南约半华里奉旨建石碑坊一座,坊三门四柱,柱两截,下端方形,上端圆形,并雕以龙纹,高约一丈五尺,柱周围皆以耳形巨石作砥,坊上端有石刻“圣旨”二字,下端有横长方形玉石一块,上镌“太子太保仁阁大学士阮文达公墓道”十六字,石坊极壮观。

阮在姓氏中读什么
2个回答2023-10-27 11:32
ruan阮在姓氏里读ruan
阮氏的由来,详细介绍?
1个回答2024-03-15 16:09

[阮名属地]

  陈留郡,今河南开封县陈留镇一带。  

[阮氏来历]

  阮(ruǎn)姓源出偃姓。相传皋陶的后裔封于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本是殷商的诸侯国,商末时被周文王所灭,子孙们为了纪念故国,纷纷以国为氏,姓了阮。南北朝时,有石姓者改姓阮,亦称阮氏。  

[阮氏名望]

  阮姓名人在历史上出现了不少,例如东汉文学家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其子阮籍,是三国时魏文学家、思想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蔑视封建礼教,常以“白眼”对待自己看不惯的人和事物,喜爱喝酒,常常以醉酒的方式来掩盖内心的情感,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求存。阮籍的侄儿阮咸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他善弹琵琶,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南朝梁的目录学家阮孝绪,宋代律学家阮逸、诗人阮阅,明末兵部尚书阮大铖,清朝学者阮元等也是阮姓人中的佼佼者。

阮氏三雄的名字为什么是小二小五小七,是有七个兄弟吗?
2个回答2023-03-15 16:37
对于是不是有兄弟七个有很多不同的传说,有的说是兄弟三人的排名是从整个家族里排的,也有传说是别的兄弟都夭折了,只留下他们三个。
评价“阮籍”
1个回答2023-08-20 08:12
放荡不羁的性情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