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于谦相声杨乃武写状

郭德纲《杨乃武写状》词
1个回答2024-01-03 22:43
  [文本]《杨乃武写状》 郭德纲、于谦
  郭:节目是一场接着一场
  于:哎
  郭:刚才我们说完一段下去休息一会儿,
  于:对
  郭:看见大伙我真痛快
  于:啊
  郭:地儿也大
  于:是
  郭:好多朋友坐的地方不是很好
  于:对
  郭:包括后面的朋友们
  于:啊
  郭:你说这边多艰苦(指身后的观众席)
  于:是啊
  郭:看不见那头里还有大屏幕
  于:对
  郭:你说多高科技现在
  于:对,看不见这看那儿
  郭:当初哪有这个去
  于:啊
  郭:现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于:对
  郭:整个社会都进步了
  于:是
  郭:过去这大屏幕不可能有
  于:这是高科技以前没有的
  郭:包括手机过去也没有
  于:这几年才兴起来的
  郭:那些年哪有手机啊,现如今行了
  于:啊
  郭:几乎每个人都有
  于:人手一个
  郭:互相沟通很方便
  于:对呀
  郭:手机也是不停的换代
  于:哎
  郭:最早不就是有个铃声吗
  于:哎
  郭:你看现在这彩铃多多啊
  于:功能多了
  郭:我那手机就是如此
  于:您也喜欢听彩铃
  郭:不同的朋友有不同的声音
  于:是吗
  郭:咚哏儿里哏儿里哏儿咙里哏儿咚~
  于:京韵大鼓
  郭:曲艺界的同行
  于:哦
  郭:接电话
  于:哎
  郭:哒个楞登愣登楞登愣登,登楞个楞个愣登~京剧界的朋友
  于:哦
  郭: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媳妇来电话了
  于:嚯!长期受压迫的结果
  郭:又响了,“爸爸接电话吧”,于谦
  于:去!我就这声,怎么
  郭:高科技知道吗
  于:什么高科技
  郭:显着交情在这了
  于:对,都爷俩了还不好么
  郭:就说这个意思
  于:啊
  郭:时代在发展,人们在进步
  于:是
  郭:相声也是如此
  于:相声也一样
  郭:二几年的相声跟今天的就不一样
  于:肯定是有区别
  郭:包括传统相声,其实每天都是在与时俱进
  于:都在变化
  郭:有人说传统相声陈旧、腐朽
  于:啊
  郭:不对
  于:是
  郭:拿旧社会来说
  于:啊
  郭:演员站在三不管说相声
  于:啊
  郭:观众来了一听“喝,好啊”
  于:啊
  郭:掏出钱给了他了
  于:给钱了
  郭:转天这位又逛三不管
  于:啊
  郭:演员说的跟昨天一样,您就不会花钱了
  于:谁听两样啊(于老板这句词似乎欠妥)
  郭:所以说演员要激励自己把节目弄得每天都不一样
  于:对
  郭:到后来说传统相声不好听了,不是节目的原因
  于:啊
  郭:相声没有问题,是因为演员停滞不前了
  于:对
  郭:才导致相声的没落
  于:不变化了
  郭:这是实话啊,也没有办法,我们很多演员、很多名家吧、很多大腕儿,没等学会就红了
  于:咳
  郭:所以说你让他扭回头再学也不现实
  于:呵呵,他还不认头呢
  郭:是不是,做为我们来说呢,两个小演员,不像媒体上把我们炒的这样
  于:不是那样
  郭:如何如何,艺术家了,多红了,什么大师了,胡说
  于:咳
  郭:每天我们都互相提醒,郭德纲于谦,注意,你们两个不比别人强多少
  于:当然了
  郭:就是两个普通的演员
  于:啊
  郭:一个行业在一百年里边,说句良心话啊,一百年出一位艺术大师就了不得啦
  于:行业就火了
  郭:拿京剧来说
  于:啊
  郭:解放初期整个京剧界才两位大师
  于:哪两位啊
  郭:梅兰芳、周信芳
  于:哦
  郭:那是国家封的,马连良先生这么大能耐,才叫著名演员
  于:是
  郭:现如今艺术家是雨后春笋
  于:全是了
  郭:主要是因为这个名片管理制度不严格
  于:咳
  郭:我要说给我印个总统,他也给印
  于:啊
  郭:总统兼神父,都能印
  于:嚯!好么,您还要精神物质一把抓
  郭:哈哈哈哈!少说这个
  于:呵呵呵
  郭:就说这个意思,我们就是两个小演员,爱相声,愿意为相声做点有良心的事情
  于:是
  郭:但是还要感谢观众朋友对我们的鼓励和支持
  于:对
  郭:这十几年来,我们没有花国家一分钱
  于:恩
  郭:也没得到我们同行的支持和鼓励
  于:恩
  郭:都是父老乡情、衣食父母们支持着我们走到今天
  于:就是观众
  郭:知道吗,一位观众强似一百位理论家呀
  于:恩
  郭:这是对我们实实在在有帮助的
  于:就是这样
  郭:我们也愿意把相声弄好,怎么办呢?多做功课
  于:多学习
  郭:多学习,无一日可以休息的
  于:那是,老得学
  郭:没事看看书啊
  于:恩
  郭:看看别的节目啊,跟别的艺术形式互相借鉴、沟通
  于:吸取营养
  郭:于老师这点做的很好
  于:我也差着
  郭:涉猎广泛
  于:爱好多
  郭:你说什么音乐会呀、交响乐、芭蕾舞,都看
  于:愿意看这个
  郭:前不久咱们这个“北辰芭蕾舞团”呐
  于:北辰芭蕾舞团?
  郭:拍了一个小天鹅
  于:哦
  郭:在勤俭桥那儿搭了一台
  于:露天的
  郭:啊,跳这舞蹈,于老师风尘仆仆赶过去看
  于:哦
  郭:买的前排VIP贵宾席
  于:还VIP呐
  郭:五块一张
  于:哎呀
  郭:咱看人花钱都眼晕呐
  于:啊
  郭:五块呀,买了两张
  于:是
  郭:躺那儿看
  于:哎呀,行了行了行了
  郭:咱也不懂得,为什么看芭蕾舞得躺着看呢?大家给解释一下啊
  于:啊
  郭:三个小时演出过去了,于老师眼睛通红通红的,找一大夫一看,“您看我这怎么回事?”大夫问明白了,“不要紧的,你这简单,下次再看这种演出,这三小时里边你抽空眨下眼”
  于:啊,我这一场就没眨眼呐
  郭:好这个,涉猎广泛呐
  于:我这涉猎的还广泛呐
  郭:多学学,多看看是有好处的
  于:是吗
  郭:就拿我们相声来说,传统节目一千多段
  于:是
  郭:经过我们演员这么多年的努力,还剩下一百多段
  于:太努力了这是
  郭:再努力就没有了
  于:哈哈,是
  郭:需要大伙好好的学习,千万别扔了
  于:是
  郭:说相声跟过日子是一样的
  于:怎么还过日子
  郭:今天买一冰箱,后天置一彩电
  于:啊
  郭:你不能今天卖个门,后天拆个窗户,那是败家子啊
  于:那可不
  郭:我们很多曲艺形式,现如今都听不到了
  于:啊
  郭:其实很可惜
  于:都失传了吗
  郭:天津还是不错的,你说京韵呐、西河呀、梅花啊、单弦啊,乐亭啊,还都有
  于:还都保留着嘛
  郭:到了别的城市,好多曲种都没有了
  于:听不见唱了
  郭:就拿北京来说,过去有一种北京的竹板书,现在没有人唱了
  于:竹板书?
  郭:失传了
  于:哦
  郭:打着七块竹板唱故事
  于:哦,唱大书
  郭:三列国啊,东西汉呐,这说着书,说差不多了,抄起板来,呱唧呱唧呱唧,唱
  于:哦
  郭:唱完了再说,好听之极
  于:哦,什么味道的
  郭:给大伙学学竹板书,各位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是愿意听啊
  于:那就没挑了,全愿意听了
  郭:这些日子休息不好,嗓子不在家
  于:哦
  郭:我尽全力的唱,如果哪儿有个崩瓜掉字的,各位多做自我批评
  于:咳!你唱错了,人家批评什么
  郭:(唱)慢打毛竹,书又归了本正,打起我的竹板儿 ,书归正风。
  适才间,唱的本是半部残书前后七国段,
  还有这两三段,没有把它交待清
  哪里丢来,哪里找,我是哪里接着把它唱,
  哪里头忘了,我就把它说来你们各位接着听,
  奉敬在坐的众明公,因为热闹更好听。
  于:好,这是竹板书
  郭:竹板书,没人唱了,包括北京过去有一种小凤调
  于:小凤调?
  郭:哎,小凤调,也叫北京的铁片大鼓。
  于:哎,这可好听。
  郭:挺好听
  于:对对对
  郭:(唱)春雨蛰春惊谷天,夏满芒夏二署相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夏(这个)秋冬分为了四季,
  清明(这个)佳节都把坟圆,
  死去(的个)良家的女,儿孙祭奠,
  苦命(这个)妓女何人把她可怜,哎嗨哎~~~~
  于:好,哎呀,真是好听啊
  郭:这段叫《劝妓女》
  于:有这么一段
  郭:后来改了个名字
  于:叫什么呢
  郭:“劝于谦”
  于:对,没有啊,没改过
  郭:不承认了
  于:这还能承认吗
  郭:多好听啊,当年还有一种曲艺形式叫“莲花落”
  于:哎,莲花落
  郭:十不闲儿,莲花落
  于:对
  郭:最早“十不闲儿”是“十不闲儿”,“莲花落”是“莲花落”
  于:分着的
  郭:自打慈禧太后过生日,两者合二为一,搭着班一块演出
  于:是
  郭:拿十不闲儿来说,相声演员用的少
  于:对
  郭:我们过去开场演出,相声大会之前,先唱十不闲儿的《发四喜》
  于:都唱这个
  郭:福、禄、寿、喜这么四番,唱起来好听
  于:恩,您唱唱
  郭:(唱)福字儿添了来喜冲冲,
  福缘善庆降瑞平,
  福如东海长流水,
  恨福来迟身穿大红。斗斗个起斗起斗呛!
  于:哎,对对对
  郭:发四喜
  于:哎,就是这个味儿
  郭:莲花落现在也没有了
  于:莲花落?
  郭:啊,北京、河北地区过去唱这个的多
  于:啊
  郭:好听。(唱)我做男儿汉志气刚,寻了一个老婆亚赛孙二娘,
  站着比我高哎,坐着比我长,
  脚也比我大呀,力气比我强,
  打之骂之立下家法呀,舍死忘生我要管教婆娘。
  于:嘿,好
  郭:莲花落。
  于:有点意思
  郭:虽然说莲花落没有了,但是评剧和二人转都借鉴了莲花落的唱腔
  于:哦,又前申的意思
  郭:评剧在天津来说那是家喻户晓啊
  于:都爱听
  郭:天津、北京、华北地区包括东北,人们都爱听
  于:嚯
  郭:天津是评戏的窝子,多少好角儿都出在这儿
  于:是
  郭:我个人有这么一个认为
  于:啊
  郭:我认为评剧应该提倡演员的年轻化
  于:怎么叫年轻化
  郭:因为评剧更多是演这个才子佳人爱情方面的故事
  于:风花雪月
  郭:你说这个才子佳人岁数太大了演员扮出来不像
  于:也不好看
  郭:有一次我在咱们天津看戏
  于:啊
  郭:全本的《秦香莲》
  于:好戏呀
  郭:扮演秦香莲这个演员得有七十多岁了
  于:那么大岁数
  郭:老艺术家,唱得真好啊
  于:唱功好
  郭:就是太胖了,顶我四个
  于:嚯!那么胖啊
  郭:这秦香莲这大脑袋
  于:啊
  郭:扮上戏,化完妆一瞧啊,跟奥特曼似的
  于:喝,有这么比的么
  郭:坐的我旁边有一个天津的小伙子,说句话把我乐死了
  于:怎么说的
  郭:哎呀!好秦香莲啦
  于:啊,呵呵
  郭:这秦香莲都够口儿了
  于:啊
  郭:我要是陈世美,我泥嘛也不要他
  于:哎呀,咳!没有这么说话的
  郭:话糙理不糙
  于:倒是
  郭:年轻的扮出来,好看呐
  于:哎
  郭:生、旦、净、丑四门很齐全
  于:对了
  郭:最早不行,最早的时候这个评戏叫做“三小儿戏”
  于:怎么叫“三小儿戏”
  郭:小生,小旦,小丑
  于:哦,全是小
  郭:哎,小戏。后来丰富了行当,特别的讲究
  于:好听了
  郭:我认为,评戏的小花脸是值得一提
  于:小花脸
  郭:在别的剧种里边,这个丑角啊,做为陪衬的人物
  于:恩恩
  郭:评剧里边他算主角儿
  于:好听啊
  郭:哎呦,好。我曾经认过一个评剧的老师
  于:哦,还拜过师
  郭:七十多岁的老前辈,教过我评剧的小花脸
  于:受的真传
  郭:老先生真好,特别喜欢我
  于:是啊
  郭:我每天上家去学戏
  于:哦
  郭:后来老头跟我说了,说你这孩子太好了
  于:哦
  郭:我是真喜欢你呀,从明天开始啊
  于:啊
  郭:你就别来了,你再来我就弄死你,知道吗
  于:啊!这是喜欢你吗
  郭:他特别喜欢我
  于:这不像啊,这个
  郭:他就是因为上年纪人,比较封建
  于:是啊
  郭:封建,其实来说,咱们来说不叫事,我就是觉得老头对我好
  于:什么事啊
  郭:无以为报,我想跟他认门亲戚,他就不乐意了
  于:什么亲戚
  郭:我想当他姑爷
  于:啊,看上人闺女啦
  郭:他闺女特别喜欢我
  于:那也不错啊
  郭:他那个女婿反对呀
  于:啊,人结婚啦
  郭:我们可以给他挑唆的离了么
  于:什么人性啊
  郭:后来就没再去,但是跟老爷子学会了很多戏
  于:哦
  郭:评剧小花脸,既注重唱,又注重念
  于:哦,唱、念
  郭:哎,唱、念都要求很严谨
  于:哦
  郭:比如说有这么一出戏叫《杜十娘》
  于:恩
  郭:最后一折的时候叫“活捉孙富”
  于:对
  郭:小花脸扮演的孙富有一段唱腔,充分的体验出这个小花脸唱腔的好处
  于:恩,这么着吧,您给唱一这段,怎么样
  郭:喝,特别的好听啊
  于:活捉孙富
  郭:一唱起来是这个味儿的
  于:来一段儿
  郭:(唱)有孙富嗫呆呆独守灯光,心思思意念念杜十美娘,
  貌似花、身若柳、飞雁落掌、羞花貌、沉鱼容,压倒了群芳,
  为美人施巧计花银千两,打动她全仗这巧舌如簧,
  不料想她不愿,将我来骂嚷,侠心女抱宝箱哎~投入长江啊,哎嗨哎嗨呀~
  于:嘿嘿,好
  郭:小花脸
  于:真是好听
  郭:唱的好,嘴里还得干净呢
  于:得清楚啊
  郭:啊,一个字一个字都得送的您耳朵里头
  于:听不见不行
  郭:包括评剧的小生,我认为也非常讲究
  于:小生啊
  郭:挺拔刚劲呐
  于:不一个风格
  郭:曾经有一次我认识的一个老演员
  于:哦
  郭:唱的小生我觉得就不太到位
  于:怎么
  郭:他松懈,比较松懈
  于:哦
  郭:唱着戏(唱)听谯楼打一更心发急躁,翻过来覆过去睡不安牢。
  听完他这唱清明节上坟我都不敢哭
  于:怎么了
  郭:我怕他说我学他
  于:咳,太难听了
  郭:所以说评剧啊,得把它研究到了家
  于:是
  郭:我认为这个评剧来说,比较适合演这个才子佳人、爱情生活方面的故事
  于:哦
  郭:不太适合唱这个重大历史题材的东西
  于:哦,大事不善于表达
  郭:尤其是国际题材的,不适合
  于:国家大事啊
  郭:曾经有一段时间有这么一个电影叫《列宁在1918》
  于:哦,这好
  郭:喝,电影演的火
  于:对对对
  郭:有一家小评剧团不上座儿
  于:恩
  郭:用评剧移植上演了《列宁在1918》
  于:评戏的
  郭:闹了很多的笑话
  于:那怎么唱啊
  郭:它用了很多老评剧的唱腔,后边还借鉴了河北梆子的旋律
  于:什么味儿啊
  郭:化妆可都一样
  于:哦
  郭:列宁粘一头套,穿着这个什么西装、马甲、背带裤啊
  于:哦
  郭:这俫着出来
  于:哦,也这样
  郭:一张嘴是老评戏
  于:怎么唱的
  郭:十月革命刚成功,国库紧张粮食空。我-列宁,我命瓦西里去弄粮食,天到这般时分不见回来,你说这是咋着了涅?
  于:耶喝,咳咳。这什么味儿啊,这是
  郭:思前想后让我放心不下呀~仑吨大大大大仓个啷才一来仓,大扑得仓
  于:要唱
  郭:(唱)列宁驾坐克里姆林宫
  于:呵呵
  郭:叫一声斯拉~~列夫
  于:哎呀喝
  郭:上前听分明
  于:哦
  郭:我命那瓦西里去把粮食弄
  于:恩
  郭:天到了这般时分,不见回程~
  于:哎呀咳咳咳,还摆姿势呢
  郭:后边上瓦西里,唱河北梆子间板
  于:怎么唱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咚咙咚里个儿咙地仓~
  (唱)杀出了东宫啊,上彼得堡~~锵锵锵锵锵锵锵~嘟~仓咣才咣才咣才咣,抢出粮食好几包,忙向列宁去报告嗷~要这玩意有什么用啊
  于:说的是呢,太难听了
  郭:所以说我认为评剧还是好好唱自己的传统剧目
  于:就是就是
  郭:很多的对儿戏,我认为好
  于:对儿戏?
  郭:就是生、旦的对儿戏,比如说有这么一出叫《杨乃武与小白菜》
  于:嘿
  郭:这个戏是家喻户晓啊
  于:名段儿
  郭:好听,小生跟旦角,两个人较劲的戏
  于:是啊
  郭:其中有一场叫“背弟写状”,我认为是精华
  于:怎么叫“背弟写状”
  郭:杨乃武被屈含冤,在监狱里边,打算死,不告状了
  于:呦
  郭:姐姐杨淑英来了
  于:啊
  郭:你不告不行啊,写下状纸来,姐姐给你进北京城攒御状去
  于:她去
  郭:监狱里边没有桌子
  于:啊
  郭:姐姐趴在这儿,让兄弟在这后背上写这状纸
  于:哎呀
  郭:很让人感动啊
  于:太伤心了
  郭:特别的好听,杨乃武这有一大段间板转快板,好听
  于:喝,再唱唱这段怎么样,间板转快板
  郭:我是愿意唱,但是这点儿光唱不足以表达情绪
  于:还要怎么办
  郭:必须要做戏
  于:哦,还要演戏
  郭:这是两个人呐
  于:进人物啊
  郭:一个是杨乃武,一个是他姐姐杨淑英
  于:哦哦哦
  郭:我能唱杨乃武,谁来这杨淑英呢
  于:您别看我,我倒是豁的出去,可是我不会呀
  郭:这不要紧的,主要是听我
  于:是
  郭:你配合一下知道吗,你就一句词
  于:什么词
  郭:“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你这一说完了,我就赶紧拿起笔来连说带唱,就齐了
  于:就听您的了
  郭:特别简单
  于:我就这么一句
  郭:来,来一遍听听啊
  于:还验一遍
  郭:多新鲜呐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是这词儿吧
  郭:没错,词对了啊,来,说一遍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你有点情绪,声音再高一点
  于:哦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你稍微的再高一点点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好多了,真聪明,你在高一丁点,不点点儿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这个姐姐是宫里出来的
  于:太监呀,是怎么的
  郭:叽嘹叽嘹的,这个啊
  于:怎么,您让高点儿
  郭:你还得在情绪上,稍微高一点就行
  于:再高一点嘛!
  郭:再高点
  于:兄弟~我就算了吧,就这就更不是人声了这个
  郭:行,也差不多了,我也歇过来了
  于:咳,您要歇着,后台也能歇着
  郭:就这一句,兄弟趴姐姐背上写,我这抄起笔来,镗镗镗镗镗,这点地儿,说实在的
  于:主要听您的
  郭:听这个
  于:好,咱们开始
  郭:来,这就开始了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趴呀
  于:真趴呀
  郭:多新鲜呐,做戏嘛。说完这话“叭”你就扔那儿了,我可爱看这个了
  于:你爱看像话嘛,我再摔个好歹的
  郭:你趴桌子这就行啊
  于:桌子上啊
  郭:趴这就行
  于:来啊
  郭:多新鲜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趴桌子上不动)
  郭:姐姐,你压着我那杆笔了
  于:你早说好不好呢你
  郭:忘这茬了,你知道吗
  于:就这遍戏好,趴这了
  郭:再来再来
  于:啊
  郭:再来再来再来
  于:开始吗
  郭:开始吧,大伙儿都等着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仓!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杨乃武打小,老师就说
  于:你先等会儿,先等会儿吧。别介绍剧情了行吗
  郭:大伙都得知道这故事啊
  于:全知道,这还趴着一位,您没明白吗
  郭:把这茬忘了啊,都知道杨乃武了
  于:太清楚了
  郭:不用介绍了,来吧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仓!小白菜这人呐,漂亮
  于:说小白菜!行了
  郭:她要叫小苤咧,这完了,二冬瓜,这都看不得
  于:有叫二冬瓜的吗
  郭:小白菜,水灵,这东西
  于:行了行了,人物也不用介绍了
  郭:男女主人公都介绍完了
  于:大家全了解了
  郭:没有废话了
  于:不说别的了
  郭:这就开始
  于:再来啊
  郭:于老板您辛苦
  于:哎,您甭管啦!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仓咙咚里个儿咙地仓~这人可也不错
  于:你说我干嘛你,说我干嘛呀你,你唱不唱啊
  郭:我怕你挑眼,你知道吗
  于:我是不挑眼,我这腰都快折了
  郭:小心眼儿,你知道吗
  于:唱吧,唱不唱啊
  郭:这就开始啦,没废话了,来
  于:兄弟,你就趴姐姐背上写吧
  郭:八大仓才仓个咙仓咙咚里个儿咙地仓~
  (唱)提羊毫,写辩状,悲痛难忍。锵锵锵锵锵锵锵~
  江南郡、杭州府布满乌云,
  我本是奉公守法一文举,刘锡彤官报私仇害良民,
  边宝贤顾私情官官相护,巡抚堂俱都是顾利杀人,
  胡瑞澜奉旨巡查江南郡,不知贪了多少银,
  覆盆冤、千古恨,可怜我举家大小命难存,
  冒死含冤求再审,要把这江南贪官风卷残云呐,
  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哎~大!仓仓大叭仓才~扑!
  于:您这是杨乃武写状啊
  郭:郭德纲杀猪
  于:去你的吧!
郭德纲于谦讲相声的时候,经常会提到郭德纲和于谦媳妇的事情,然后于谦也不生气,是不是他心里知道,郭德
1个回答2024-05-12 06:35
说相声,词儿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再加上相声本身就是拿逗哏和捧哏的双方互开玩笑,所以当事人当然不会生气……就像演电影时俩人杀的头破血流,其实都是假的一样……导演喊停之后,亲兄弟喝酒去……
郭德纲于谦相声作品
1个回答2024-01-20 13:40

于谦和郭德纲的相声作品有:《陛下,太空飞船请求降落》、《大保镖》、《大福寿全》、《大禹治水》、《吃月饼》、《德买佛龛》、《梁山伯与祝英台》、《卖面茶》。

郭德纲,1973年1月18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山西。中国内地相声演员、导演、编剧、歌手、演员、主持人,北京德云社创始人,第八代相声艺人。

1979年,开始学艺。1989年,到红桥文化馆工作。1998年,创办北京相声大会(德云社前身)。2000年,开始与于谦合作。2004年6月8日,拜侯耀文为师;10月,北京文艺广播的《开心茶馆》栏目开始播放德云社的现场录音,这是媒体开始关注德云社的开端。

郭德纲以复归相声小剧场的表现形式将演员与观众重新带回剧场,凭借一己之力开创了相声中兴之局面,2005年后的相声表演很多都深受郭德纲奠定的新传统的影响。

相声的四大基本功是什么?

相声的四大基本功是说、学、逗、唱。

说主要指的是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主要指的是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还有就是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指的就是制造笑料,以及逗人笑。 

唱指的是演唱“太平歌词”。很多人以为唱指的是唱戏,唱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郭德纲于谦5小时十大经典相声
1个回答2024-01-24 07:49

郭德纲于谦5小时十大经典相声有《我这一辈子》、《我是黑社会》、《西征梦》、《我要上春晚》、《败家子》、《我要反三俗》、《你要高雅》、《买面茶》、《我是文学家》、《黄鹤楼》。

1、《我这一辈子》

郭德纲相声中“我”字系列可以说是代表作,也是他成名的相声系列,郭德纲于谦这个相声组合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中《我这一辈子》也就是最受欢迎的郭德纲作品之一。

“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这个礼拜下了2场雨,一场3天,一场4天”等经典台词,每一个德云社粉丝都能脱口而出。

2、《我是黑社会》

郭德纲“我”字系列相声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受气包”似的小人物,各种不靠谱的事情都发生在他身上,而在《我是黑社会》中是他学别人混社会结果惹出很多笑话的故事。

郭德纲和于谦的配合极好,完全没有其他相声演员的那种表演痕迹,两人一句一包袱,两句一叫好,是郭德纲于谦相声全集中必有的经典作品。

3、《西征梦》

很多粉丝最早接触的郭德纲于谦相声就是《西征梦》,还在初中的小编一下就喜欢上了他们的相声,可见这部作品有多优秀,这个段子是根据原来清末穷不怕的老段子《得胜图》来的。

郭德纲只是把里面的时间地点人物稍微换了换,把满清打太平军换成美国反恐,但是包袱还是一样的,《西征梦》借鉴《打沙锅》做梦的底,随着郭的梦醒而戛然而止,于是整篇西征登时成了一串荒诞梦。

4、《我要上春晚》

《我要上春晚》是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中的佳作,作品讲述了参加春晚而不得的种种倒霉事,为了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很多演员从六月份就开始进行排练。

到了大年二十九,甚至到直播现场,节目都开始了,可能突然通知你的节目被取消了。郭德纲设身处地为那些演员去想,然后把一些素材拿过来,用相声的手段,讽刺了这一现象。

5、《败家子》

郭德纲于谦经典相声大全中自然少不了二人登上春晚舞台表演的作品,二人在2013年央视春晚彩排时准备的剧本原本是《追着幸福跑》。

但由于包袱提前泄露等原因,临央视春晚直播上场时,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却是《败家子》,该作品讲述了一个“败家子”回忆自己穷苦的生活和畅谈自己有钱后生活将如何如何奢侈的生活下去的故事。

6、《我要反三俗》

《我要反三俗》是郭德纲于谦十大精品相声之一,该作品是郭德纲“我”字系列相声中非常有人气的一个。

2006年2月,以姜昆、刘兰芳为代表的数十名相声演员,展开了相声界的大讨论,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矛头直指郭德纲,后来这些言论被郭德纲拿来当了相声包袱创作了这段相声。

7、《你要高雅》

郭德纲于谦好看的相声中《你要高雅》也非常受欢迎,它是“你”字系列相粗宏声郭德纲最有名的作品之一,周立波曾说“吃大蒜只管自己吃得香,不管别人闻得臭;喝咖啡是把苦自己吞下,把芳香洒向人间”以此讽刺郭德纲岩猜册。

而《你要高雅》则是郭德纲的反击之作,同时也在网络论坛上引发北京、上海两地之争。某种程度上,这次论战也代表了两地文化的一次交锋。

8、《买面茶》

《买面茶》是早期郭德纲和于谦最有名的相声之一,这个作品被同行公认是死掉的作品,但郭德纲却只是改了几个字,这个作品重新焕发了生机,在原作品里是出门打黄包车,郭德纲改成打车;给一把铜子,郭德纲改成零钱。

邻居是个推事,郭德纲改成了律师,在郭德纲看来这个作品实际上包袱和笑料都已经足够好了,只是稍微改一点场景的内容就行了,这个作品起死回生并且成为郭德纲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9、《我是文学家》

《我是文学家》也是郭德纲于谦好看的相声之一,曾在郭德纲从艺二十周年系列演出之“我”字系列专场上表演。

主要内容是以做煎饼和烤串的冒充文学家,借以讽刺现代很多文学家胸无点墨却大言不惭到处炫耀,后由于演出时间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版本,比如煎饼果子版、藏秘排油版等。

10、《黄鹤楼》

《黄鹤楼》取材自京剧《黄鹤楼》中“从刘备过兆吵江起到张飞闯帐止”的一段表演,节目的垫话,甲自称是京剧表演艺术家,其实是吹牛皮啥都不会,而乙要求学习甲的艺术。

二人在舞台合作一次,表演过程中甲漏洞百出,包袱迭起,笑料不断,流传版本非常多,近年来郭德纲于谦的版本无疑是最有名的。

找一个,郭德纲 于谦的相声
1个回答2023-01-29 04:55
是“我要锻炼”吗?
郭德纲于谦相声作品
1个回答2024-02-14 22:04

郭德纲于谦的相声推荐:《报菜名》、《大福寿全》、《白事会》、《买面茶》、《我这一辈子》等。

1、《报菜名》

《报菜名》主要讲述了一个见过世面但是落魄了的穷鬼(甲)与一个心地不错的老实人(乙)在街上碰面,甲以请客吃饭为名,实则是为了骗乙的钱,最后引出来一段贯口的故事。

2、《大福寿全》

大福寿全一般指福寿全。《福寿全》是传统相声作品,源自于老前辈恩绪先生的实场表演。作品最初滑稽可笑、无实质内容,后经张寿臣之手将其改编成语言类的段子,并赋予思想内容和人物情节,而改编过程即是两大流派的结晶过程,缺一不可。

3、《白事会》

白事会,传统相声之一,以丧事为主题,一般是逗哏的说帮捧哏的父亲办丧事,覆盖面很广,将北京天津河北地区的丧事风俗基本涵盖,结尾常以没坟地为大包袱抖出,结束。

4、《买面茶》

《买面茶》郭德纲、于谦表演相声;收录在《郭德纲2005相声合辑》里的作品之一。

5、《我这一辈子》

《我这一辈子》是郭德纲和于谦表演的相声。首演于在2005年,首演地点北京市华声天桥民俗大舞台。

郭德纲于谦的经典老相声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10 12:38

郭德纲于谦的经典老相声有:

1、西征梦

2、卖吊票

3、卖五器

4、托妻献子

5、黄鹤楼

6、白事会

7、怯大鼓

8、我这一辈子

9、我要幸福

10、我要旅游

11、大福寿全

12、我是文学家

13、似曾相识

14、你是我的玫瑰

《我这一辈子》经典台词:

1、非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于谦。

2、天冷了,给你寄了件大衣,邮局说太重,我就把扣儿铰下来放口袋里了。

3、我要自杀,打算跳楼,这跳楼我有研究,2楼跟20楼不一样,2楼是“啪”、“啊”,20楼是“啊~~~~”“啪”。

4、有困难要帮,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帮。

5、这个礼拜下了2场雨一场3天一场4天。

6、我朋友说他帮我印假币,我给他50,他给我1块钱假币,我怀疑他骗我。

郭德纲和于谦说的白事会那场的名字叫什么啊.
1个回答2022-04-21 02:56
名字就叫白事会
郭德纲于谦相声
1个回答2022-03-14 13:22
新浪上面有郭德刚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