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池大鼓

什么成语出自黄池之会
1个回答2024-03-10 12:52
  成语“如火如荼”出自黄池之会。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如火如荼
  rú huǒ rú tú
  【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荼;不能读作“chá”。
  【辨形】荼;不能写作“茶”。
  【近义词】方兴未艾、轰轰烈烈
  【反义词】无声无息
  【例句】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就卷入了那时候~的抗战高潮。
  【英译】grow vigorously
什么成语出自黄池之会
1个回答2024-03-13 07:55

如火如荼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为彻行百行。行头皆官师,拥铎拱稽,建肥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挟经秉枹。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

黄龙五彩池的神话故事
1个回答2024-03-02 18:22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们人间的瑶池——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的确更美。文章开头讲的神话故事只是人间的五彩池的陪衬;首尾呼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
黄龙五彩池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3-10 09:26
五彩池是位于黄龙最上端的钙化彩池群,共有693个钙池,距入口4166米。这里,青山吐翠,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然屹立在眼前,漫步池边,无数块大小不
电池鼓了怎么办啊
3个回答2023-10-24 23:40
坏了,再买个新的就行了
我班谁是黄狗鼓
1个回答2024-05-10 22:24
驱伯 叶启锋
电池为什么会鼓包啊?
3个回答2023-10-25 13:10
可能是电池异常,请不要继续使用,尽快至服务中心检测维修
池鹭还是黄苇鳱?
1个回答2023-10-22 23:56
根据文章描述,不是池鹭,而是黄苇鳽。
黄苇鳽是一种中型涉手蠢禽,属于鹭科苇鳽属的鸟类。它的雄鸟额、头顶、枕部和冠羽是铅黑色的,微杂以灰白色纵纹,头侧、后颈和颈侧是棕黄白色的。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为栗褐色,并具有黑色纵纹。
黄苇鳽栖息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带富有水边植物的开阔水域中。夏老薯毕季,水位的变化会让鸟儿离开原本的巢穴,在汭河两岸或树枝上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侍芹。
总体来说,池鹭和黄苇鳽是两种不同的鸟类。
人间瑶池黄龙
1个回答2023-12-27 02:02

“如果命运安排我在中国西部生活的话,我别无所求,只愿能够生活在松潘”。这是一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来东方旅行时发出的感叹。

松潘有什么,能够令他如此着迷?答案是: 黄龙。

黄龙:人间瑶池 世界无双

黄龙,这处由3400个钙华池组成的“人间瑶池”,如一条金色的“巨龙”,从苍莽森林中奔腾而出,水与池,山与林,共同构成绚丽奇幻的景观,吸引着人类不断前来欣赏它, 探索 它。

1992年,黄龙因符合“具有绝妙的自然现象或罕见自然美的地区”这一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语是:黄龙以彩池、滩流、瀑布、雪山、森林、峡谷、古寺“七绝”著称于世。黄龙的钙华梯田和湖泊属中国之最、世界无双,是全球三大钙华梯田景观典范之一。

钙华:黄龙的灵魂

钙华、生物和光的随机组合,赋予了黄龙变幻莫测的色彩。而钙华,则是黄龙美景的灵魂。

五彩池,黄龙最上端的钙华彩池群,海拔3576米。由693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钙华彩池组成,被视为黄龙的“眼睛”。

让人难以相信的是,“眼睛”里顾盼生辉、动人心魄的神采,竟源自五彩池不远处的一方小小池塘——转花池。

转花池提供了钙华形成所必须的碳源和钙源,在形成钙华彩池以后,又提供了水源,可谓是这无数钙华彩池的生命之源。

宝藏究竟从何而来?

在世界眼中,黄龙始终是一个神秘的宝藏。

追溯这处宝藏的源头,还要从四亿年前说起。那时候,黄龙所在的岷山山脉还被深埋在一片汪洋之下。三叠纪时期,这里经历了一次由海侵至海退的演化过程。

晚第三纪上新末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导致青藏高原急剧抬升,冰川活动形成一系列冰川U型谷、终碛堤、侧碛堤等。

岷山主峰雪宝顶,就是这一时期地壳抬升,风化雕塑的结果。它源源不断地给黄龙提供着生命之水,造就了这一惊世杰作。

植物学家的天堂

黄龙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吸引着国外很多专家踏足这片土地,对于植物学家来说,黄龙就是他们的天堂。

这里规模宏大的杓兰,吸引了来自德国的兰科研究学家豪格尔•帕奈。

在长约3.6千米的黄龙沟里,生长着19属、34种濒危物种杓兰。

2001年,豪格尔•帕奈和妻子以及团队来到了这里,做起了兰花的保育事业,直到2017年因劳累病逝。

现如今,他的妻子干文清依然扎根黄龙,继续着丈夫的工作,在她看来,这是对先生爱的表现,也是对他最高的致敬。

大熊猫“眷顾”的地方

在黄龙55900公顷的广袤山水间,无数珍稀动植物在大自然的乐园里繁衍生息,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

除了大规模的杓兰,这里总能看到惊喜。

比如国宝大熊猫,有时就连村民送孩子上学的路上,都能偶遇可爱的国宝。

黄龙是整个岷山山系大熊猫种群分布的核心地段,大熊猫选择黄龙,也预示着黄龙自然遗产地有着非常良好的生态环境。

黄龙,大自然赐予全人类的无法替代的财富,它的存续,少不了全方位的守护。

还有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始终敬畏这片神山圣水,未来,依旧少不了他们的守护。

风,仍和亿万年前一样,穿过岷山,轻拂深藏于此的黄龙,继续见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播出时间

CCTV4

《人类的记忆

——中国的世界遗产》

人间瑶池黄龙

今晚22点

敬请收看

黄泥鼓的由来传说
1个回答2023-12-10 07:03

黄泥鼓传说是为了纪念瑶族祖先盘王而制作的。在瑶族人民世代传诵的史书《过山榜》中有这样的记载:瑶族祖先盘王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当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勇闯异国,用计谋将敌人首领的头颅取回,保卫了部落人民的生命财产,国王遂将三公主嫁给他,并封他为王,从此人民称他为“盘王”。盘王与公主结婚后入山居住,生了六男六女,这就是瑶族的后代。一天,盘王上山打猎,不幸被山羊撞下山崖丧生。儿女们在山下的一棵泡桐树上发现了盘王的尸体,他们悲痛欲绝,遂把泡桐树砍下,锯成七截,制成一个母鼓和六个公鼓的鼓身,并将山羊皮剥下做鼓面 。
糊上黄泥浆,是因为黄泥粘的鼓皮上可以遏制鼓声的噪音,这是我国早期在鼓的音色改进上的重要发现。 鸣锣击鼓悼念盘王,狠狠敲打山羊皮鼓面以解心中悲愤。这就是祭祀盘王时要击打黄泥鼓,跳黄泥鼓舞的原因,这一习俗世代流传。此后,瑶寨里凡遇丧事,都要敲击这种鼓以示悼念。鼓分公、母两种。丈夫去世,妻子要在灵柩前打母鼓、儿子打公鼓;妻子去世,丈夫和儿子都要打公鼓,这已成为瑶家习俗,世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