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行笛子简谱快板

小班教案笛曲姑苏行
1个回答2024-01-22 00:46
  笛子曲《姑苏行》采用昆腔曲牌结合江南丝竹音乐,具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整首乐曲温文典雅、空灵流畅,表现了姑苏清秀恬美的江南水乡风光和苏州园林的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表达了人们游览姑苏时的愉悦心情。在演奏手法上,采用了南派曲笛的演奏风格:华丽的装饰技法,多用叠音、打音、颤音、赠音,基本上不用舌尖上的技巧,把每个音符表现的玲珑剔透、玉润珠圆。即使在快板段里,我们也能感受到每个音符的柔美滑润,真的是把南派的笛风演绎的淋漓尽致。听来如同品味春雨后的西湖龙井,清馨甘美。
  曲子分为三段,引子是舒缓的散板,当笛声响起的时候,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一派烟雨江南的水墨画,多少楼台在烟雨中若隐若现,更有那烟笼雾罩小桥流水、杨柳湖岸……正因为曲子的江南特色,在很多表现江南水乡的影视作品中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姑苏行的旋律,以至于我们听到这首曲子,在脑海中就会显现出这样的画面。
  接下来是第一段抒情的行板,犹如旭日东升后荡漾的春风,它是那么的清新亮丽,迎面扑进了我们的心里,我们感受到了笛声表达的欢快、喜悦,也使我们产生了对美景的向往。这段行板描写的是游人“行”于姑苏城的美景之中,在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因为苏州的园林小巧精致,善于以小见大,在空间的组织上多采用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造成“步移景换”的效果,可以说是人在画中游,每一步都可以看到一个美的画面。我们在笛声中“看”到了游人们的“行”确是“三步一住,五步一停”的徐徐而行,那笛子在吹奏时气口的巧妙安排所形成的节奏,恰到好处的表现了游人游览苏州园林时的行行停停和那种兴致盎然、悠然自得的意态。
  中段的小快板,并非是描写游人急匆匆的行走。而是描写了游人目睹美景后喜形于色、情溢于外的感慨非常。此时刻,如是古人,当是吟之诵之、舞之蹈之,非此不以畅怀;而今人则是纷纷拿出相机、DV,或独照、或合影,留此存照,非此不以寄情。此一段在演奏风格上更显昆曲特色,旋律流畅而不失强弱起伏变化,速度快而不急,且圆润富有弹性,就如同是舞台上昆曲里的且舞且唱,将曲子领入高潮。
  末段舒缓而稍加变化的旋律再现了主题,速度较之一段稍慢,更感旋律婉转动听,此段描写了斜阳夕照下,游人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游兴未尽不忍离去的感情。而我们听者从再起的旋律中再次回味着浓浓的江南风情,说不定一曲未了,你就打定了主意,要一游姑苏了。
  《姑苏行》的作者是著名笛子曲作家、演奏家江先谓先生,他在民族乐器演奏方面是位多面手,因竹笛而名扬,他对江南丝竹音乐演奏风格的掌握尤其精道。。上世纪六十年代,他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素材,创作并演奏了《姑苏行》和《脚踏水车唱山歌》笛子曲,并因此而享誉笛坛。《姑苏行》一经问世,就成了一首深受大家喜爱的经典名曲,也是每一个吹笛者的必学曲目,但是此曲要吹好、吹出味道实属不易。听《姑苏行》我较喜欢俞逊发的演奏,他的演奏玉润珠圆、空灵飞动,昆腔味道浓郁,还喜欢他演奏的昆曲曲牌的笛子曲,好听的很。你要是喜欢民乐,喜欢笛子,不妨听一听。
姑苏情曲笛子独奏曲
1个回答2023-09-11 01:00
我只听过《姑苏行》
达板城的姑娘简谱歌
1个回答2024-03-14 06:56

达板城的姑娘简谱
1个回答2024-03-16 16:32

请采好烂祥租纳友宴漏

阿里山的姑娘笛子简谱
1个回答2023-09-25 19:10
低1低1低2低2低1高2低1低2低嫌握2低1高2
低1低1低2低2低1高2低1低3低2高2
低1低1低2低2低1高猜返2低1低2低2低1高2
低1低1低3低3低2高2低1低2低2低1高2
(简谱来源网络,仅供参考芹兆庆)
笛子阿里山的姑娘简谱
1个回答2023-10-02 01:20
D5、E5、G5、A5、G5、E5、D5
D5、C5、D5、E5、F5、E5、D5、C5
D5、C5、基扰D5、E5、F5、E5、D5
E5、D5、C5、D5、E5、F5、E5、D5
D5、C5、D5、E5、F5、E5、D5、C5
D5、C5、D5、E5、F5、E5、D5
E5、D5、C5、D5、E5、F5、E5、D5
G5、A5、G5、F5、E5、D5、C5
G5、A5、G5、F5、E5、D5、C5
D5、搏迅旦E5、G5、A5、G5、E5、D5
D5、C5、D5、E5、F5、昌旦E5、D5、C5
D5、C5、D5、E5、F5、E5、D5
E5、D5、C5、D5、E5、F5、E5、D5
D5、C5、D5、E5、F5、E5、D5
E5、D5、C5、D5、E5、F5、E5、D5
F5、E5、D5、C5、D5、E5、F5、E5、D5
D5、F5、E5、D5、C5
江苏茉莉花的笛子谱
1个回答2024-04-29 08:21


  江苏民歌《茉莉花》,其旋法以五声音阶曲折的级进为主,旋律婉转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江南水乡风土人情的图画。歌词一般只有开始关于茉莉花的几段,不唱《西厢记》的故事。民歌手往往采用吴语演唱这首歌曲,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古代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笛子十大名曲的姑苏行
1个回答2022-12-19 06:45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缩的音调中,更感旋律婉转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深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特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姑苏行是几级的笛子曲
1个回答2022-06-14 13:48
5《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快(B)——慢(A1)”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手指要灵活并具有弹性。同时,要求气息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   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   A段,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如同徜徉在如苏园林的美景中。因此速度应稳健而流畅。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颤、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谱中有详细的标记,应严格照谱演奏)。要注意换气位置的准确,因此错误的换气位置会破坏旋律句法的完整。同时,换气位置的处理也是江南丝竹音乐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吹奏弱音段时,口锋要精细,发音要纯,并显得玲珑剔透。   B段,热情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这里的“舞”有舞榭歌台上的“舞”、花园中万紫千红的“舞”、游人心中心神荡漾的“舞”,亦有音乐与演奏技法上的“舞”;突出旋律的起伏、流动与力度的强弱对比;手指灵巧、富有弹性,仿佛在笛上“舞”动。同时,速度不宜过快,应突出一种优雅的“舞感”。   A1段,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演奏手法上仍采用A段“颤、叠、赠、打”的技法,但气息应柔和一些并逐渐减弱,直至曲终。
"姑苏"为什么叫姑苏?得名由来
1个回答2022-09-15 11:57
原来是上古大禹在太湖地区治水时,有一得力助手,名为“胥”,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在水退后被封于此地,因此从那以后这一地区就称为“姑胥”(“姑”为当地土语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而在古代吴楚地区“胥”“苏”同音,所以慢慢就写作“姑苏”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