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大鼓传承人冯兆骏

胶东大鼓的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4-05-10 08:41

早期名艺人为莱阳徐尚厚,而后,栖霞张振宝、冯德香皆有名声。建国以后,在胶东文协领导胡雀下,青岛市成立了大众游艺社,这是有解放区曲艺艺人参加的桥做缺大联合的曲艺组织,属下成立了先生大鼓组。大鼓演员梁前光、彭润之都参加了该组织。在游艺社成立开幕式上,彭润之演出了自编敏辩的胶东大鼓《落网》,内容描写青岛当时的一件抢劫案,故事生动,唱腔流利。在大众游艺社,梁前光除了在场地演出外,还主动要求到青岛四方等工业区演出。
刘岩峰,致力于曲艺研究30多年,胶东大鼓传人。曾在2004年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竞选中,表演胶东大鼓《拉洋片-八仙过海》;2004年,获文化部“群星奖”;2007年,获烟台市“十大优秀文化人才”称号。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烟台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他演唱的《偷年糕》、《小猫钓鱼》、《忙年》等十几首胶东大鼓曲目,在中央电视台先后多次播放。另外,2004年8月他同烟台魅力城市大使范冰冰、魅力城市推荐人龙永图等代表烟台登上央视舞台,利用胶东大鼓演唱《八仙过海》,展示了烟台的瑰宝魅力,为烟台夺得了“中国魅力城市”。

阿胶传承几千年,古代哪些名人吃东阿阿胶呢?
1个回答2024-04-16 00:51
说 起名 人吃阿 胶的 话, 李世民 就 曾 受 益 于 东 阿 阿 胶, 据说当 初 李世 民 率领士兵与人 作 战 ,行 至东 阿县 , 当地百 姓用 阿 胶汤来 犒 劳 军 队,这 支 军 队很快 恢 复 了 战 斗力 。
成语胶柱鼓什么
1个回答2024-02-27 04:35

胶柱鼓瑟

——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

冯骏骅哪年给秦时明月配音的
1个回答2022-06-05 10:20
从秦时明月第一部开始
冯承素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5-04 22:40

冯承素(617-672),字万寿,长安信都(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贞观(627-649)时任内府供奉挧书人,直弘文馆。贞观十三年,内出《乐毅论》真迹令承素模写,赐长孙无滑好歼忌、房玄龄、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杨师道等六人。并笔势精妙,备诸楷则。”冯又与赵模、诸葛贞、韩道政、汤普澈等人奉旨勾摹王羲之《兰亭序》数本,太宗以赐皇太子诸王,见于历代记载。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据近年出土的《冯承素墓志》所载,他在唐高宗时官至中书主书信冲,至咸亨三年(672)十月在长安通化里家中病逝,卒年五十六岁,与妻子朱氏合葬于乾封县(今属西安市)高阳原(在西安市长安区)。传世王羲之《兰亭序》摹本(神龙本)自元代郭天锡后,一般衍称为冯承素手摹本。帖中破锋、断笔、结字、行墨, 均精徵入神。《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前纸13行,行距较松,后纸15行,行距趋紧,然前后左右映带,攲斜疏密,错落有致,通篇打成一片,优于其它摹本。用笔俯仰反复,笔锋尖端锐利,时出贼毫、叉笔,既保留了照原迹勾摹的痕迹,又显露出自由临写的特点,摹临结合,显得自然生动,并具一定的“存真”的优点,在传世摹本中最称精美,体现了王羲之书法遒媚袜帆多姿、神情骨秀的艺术风神,为接近原迹的唐摹本。

冯夷击鼓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11:08

冯夷,指水中的神仙,河伯。“冯夷击鼓,群龙趋”,一般用此来形容或比喻乐人演奏的声音美妙动听。

胶柱鼓瑟 意思?
1个回答2024-01-28 09:15
  胶柱鼓瑟,指不能灵活变通,含贬义色彩。
  这个成卖陪语来源于故事“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漏姿柱用返配绝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人从赵国来,了解到是怎么回事,觉得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胶柱鼓瑟”有什么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23:49

【成语解释】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典故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成语示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这宝姐姐也忒~,矫揉造作了。”

【近义成语】刻舟求剑

【反义成语】随机应变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

【汉英翻译】stick to old ways stubbornly in the face of changed

胶柱鼓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17:01

“胶柱鼓瑟”意思是:指将瑟的弦柱黏固,而后弹奏它,就无法弹出高低的音调。比喻做事拘泥而不知变通。拼音:jiāozhùgǔsè出处: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翻译:赵王因为名气而任用赵括,就像用胶粘住柱子来弹琴一样。用法:通常在句子中作谓语、定语、宾语。例句:读书若只是死守古人之言,恰如胶柱鼓瑟,如何能适应时代。近义词:刻舟求剑扩展资料“胶柱鼓瑟”的近义词:刻舟求剑近义词:kèzhōuqiújiàn意思是: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翻译: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帮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糊涂吗?用法: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