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刘同勋私访

那里可以听焦军芳刘统勋私访全集
1个回答2024-01-29 16:37
九九戏曲网。该网站拥有河南坠子《刘统勋私访》焦军芳的播放权,可在九铅轮九戏曲网免费听全集。《经升激拦典河南坠子赏析》全本坠子书的类最新章节声音“河南坠子《刘统勋吵胡私访》坠子状元焦军芳演唱”。
刘勋的人物志哪里有下?
1个回答2022-05-07 04:16
新浪爱问去看看
微服私访的意思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8-09 03:29
不让别人认出你的身份
微服私访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18 02:38
帝王或高官为深入民间了解情况而换装平民便服出行。微服私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wēifúsīfǎng,广义的理解未曾谋面却知其名,故意不暴露身份去了解情况,也有此说。
张廷秀私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2 18:37

张廷秀私访,越调传统剧目。连台本戏。又名《玉杯记》、《白布店》、《访苏州》、《花园试妻》、《铡赵昂》。

微服私访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08 05:01
微服私访意思:

刘统勋和刘伯温有关系吗
1个回答2024-01-26 13:56
有关系。刘伯温是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是刘统勋的属下,所以有关系。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
刘伯温和刘统勋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4-02-03 14:54
属下关系。其刘伯温是刘统勋的属下,所以是属下关系。刘统勋(1700年2月11日—1773年12月29日),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人。
刘统勋有几个夫人
1个回答2024-01-30 17:09
刘统勋有几个夫人?答:有1个夫人,长的很漂亮,善解人意。
谁知道刘统勋的事迹?
1个回答2024-03-03 23:39

刘统勋(1698-1773)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高密县逄戈庄(原属诸城)人。 刘墉之父。雍正二年进士,先后入值南书房、上书房,累迁至詹事府詹事;詹事府本为辅导东宫太子的专署衙门,康熙实行秘密建储法之后,改为“文学侍从”或掌经史文章之事,詹事是这个衙门的堂官。乾隆临朝,擢内阁学士,命从大学士嵇曾筠赴浙江学习海塘工程。乾隆二年,授刑部侍郎名衔,仍留浙江。乾隆三年还朝。四年,丁母忧。六年,起复原官为刑部侍郎。刘统勋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

 

人物简介:

刘统勋,曾任三部(工部、刑部、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纪晓岚的授业恩师。山东诸城(今属于山东高密)人。祖父刘必显(1600~1692)为清初官员,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阶奉直大夫。父亲刘棨(qǐ)曾担任过四川布政使,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其子是刘墉。1724年(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入仕途。1729年任湖北乡试正考官。1736年升内阁学士,署刑部右侍郎。次年,任刑部左侍郎。1741年9月,被提拔为右都御史。1746年3月署漕运总督,9月还京。1747年充顺天府乡试正考官。1748年3月,受命同大学士高斌查办山东赈务。5月,先后至济南府德州哨马营、东昌府及聊城县运河东岸、泰安府东平县戴村坝以及沂河西岸江枫口,改坝浚河,成绩卓著。1749年12月,迁工部尚书,继而兼翰林院学士,又迁刑部尚书。1752年以查验通仓短少米石不实被免职留用。

 

生平故事

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乾隆年间累官至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为官清廉,“自奉极俭,所服朝珠无值十金以上者,故绠断即弃之,不更拾取”,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黄河于开封决口,刘统勋前往视察。颇能进谏,参与《四库全书》编辑,并担任《四库全书四》正生总裁[来源请求]。乾隆三十八年卒于上朝的轿内,“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帝闻讯痛哭说:“朕失一股肱!”“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汝等宜法效之。”赠太傅,谥文正。《清史稿》有传。

 

大事年表

1753年9月,铜山一带黄河决口,他奏陈疏防之策,绘图以进。朝廷据图令其随地规划堵御。黄河复归故道,朝廷嘉其绩,令与策楞、舒赫德一并叙升。他十视河坝,两修海塘,前后奏章数十起,皆中机宜,剔除积弊,利于民生。河南百姓为之立祠于黄河南岸。

  1754年,朝廷加刘统勋为太子太傅。协办陕甘总督事务,赐孔雀翎。朝廷命他巡视巴里坤、哈密驻兵,正遇睦尔撒纳(回部首领)兵扰伊犁;定西将军永常自木累退师巴里坤。他据此上奏,请弃巴里坤,退守哈密。朝廷震怒,即行革职押解回京。其子亦被拿交刑部,家资充作军用。未几,从宽免罪,命他以司员办理军需,效力赎罪,1756年补授刑部尚书,发还本籍家产。

  1757年5月, 云南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金制鑢,他受命前往审查。得实后,皇帝赐恒文自尽,令将一裕发往军台效力赎罪。12月晋太子太保。翌年正月,迁吏部尚书。1759年2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由他往查,按律被斩。又与巡抚塔水宁会审山西归化将军保德、同知世图侵吞公款案。奏议如实,保德受斩。

  1761年,他受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继又兼管兵部事务。1763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尚书房总师傅。1765年,兼管刑部事务,充国史馆总裁。

  1768年12月,他70岁,乾隆帝赐御书赞元介景匾额。1773年任四库全书总裁。是年十一月十六日(12月29日)卒,年75岁。有子墉、孙镮之。著有《文正公诗集》。

  家原有田数十亩,茅舍一处,服官50年,未增尺寸。及卒,乾隆皇帝悲痛异常,当日亲临祭奠,晋赠太傅衔,赐祭葬,入祀贤良祠,谥文正。柩归故里前,

  诏令沿途20里以内的文武官员,均至灵前吊祭。

 

人物点评

刘统勋一生为官,堪称清正廉洁,秉公无私,在贪黩好货,渔色无厌的官场之中可谓清风独标。他为官数十年,几乎都在京为官,累主会试及顺天乡试,门下宾友从无一人夤缘得利,经他之手所取之士,虽已列仕版,却多不识面,这在鄂尔泰、张廷玉各擢私人,党同伐异的情势下,尤称难能。清朝的官俸极其微薄,外放的地方官还能在任所大捞其油水,京官身在是非窝,迎来送往,酬酢唱和,处处要“阿堵物”开道,仅靠官俸,糊口尚且勉强,如何能在那万丈红尘之中久持?其实,京官的收入大部分靠的是在地方任职的同乡们逢年过节“孝敬”的礼金或实物。清末的封疆大吏左宗棠就曾于某年岁暮以贺岁为名一次给一个同乡京官送过数万两礼金。如此这般,互通声息,倚为党援,好处多多,自不待言。刘统勋当了几十年京官,久居相位,为乾隆所倚任,希图攀缘骥附之人真不知凡几。对那些怀慝之人,他毫不姑息,史载:“尝有世家子任楚抚,岁暮,馈千金。刘呼其仆人,正色告曰:‘汝主以世谊通问候,其名甚正。余承乏政府,尚不需此。汝可归告汝主,留赠故旧贫窭者。’”“有赀郎昏夜叩门,拒不见。次早至政事堂,呼其人至,责曰:‘昏夜叩门,贤者不为。汝有何禀告,可众前言之。虽老夫过失,亦可箴规。’其人嗫嚅而退。”有赀郎者,富家弟子因家财多得拜为郎也,素为所恶。刘统勋两袖清风,一芥不取,清贫之状可想而知,以致他去世之后乾隆亲奠其门,门闾湫隘,不得不却舆盖然后入;回至宫内,感其俭素,“流涕谓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统勋乃不愧真宰相。’”

  刘统勋卒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是日夜漏尽,入朝,至东华门外,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上闻,遣尚书福隆安赍药驰视,已无及。赠太傅,祀贤良祠,谥文正。”身后遗有二子,其一便是大名鼎鼎的刘墉,墉字崇如,号石庵,也是一位股肱之臣。他之得享大名,并非如后世故老相传与和珅斗智而来,他之名震一时,乃是因为他的书法,为世盛誉,论之者以为“精华蕴蓄,劲气内敛;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莫测其高深。”诚然,他秉承乃父之风,也是一个清官。

  中国过去的封建官场,对于“谥号”极其重视;“谥,行之迹也。”,“谥者,别尊卑,彰有德也。”其精神与一字褒贬的春秋大义一脉相承。臣下的谥典,例由礼部奉准后,行知内阁撰拟。得谥文者,拟八字,由大学士选四字,不得谥文者,拟十六字,由大学士选八字,恭请钦定。清朝礼制尤重“文”字,“正”字,唯有翰林出身或官至大学士者,方得谥“文”,而“正”字尤为难得;“文正”二字联璧,更非臣下所敢擅拟,无特恩不得用。清自天命建号,至宣统退位,共二百九十六年,芸芸众生,衮衮诸公,得谥“文正”二字者,不过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而已,是乃国重明器,彰显名臣风范也。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刘统勋“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计天下利,得万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