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民间丧鼓说书

湖南花鼓戏怎么来的?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才有花鼓戏的这种说法啊?
1个回答2024-02-18 00:43
花鼓的起源,或认为源出宋代的“舞迓鼓”,或认为其称谓系由宋代临桂县(今桂林)所产花腔腰鼓而来,花鼓戏的起源,多引《缀白裘》第六集所收《花鼓》一出为根据,认为所唱《凤阳歌》中有“说凤阳,话凤阳,凤阳原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等语,因而断定产生的额年代为明朝。同时,明代绘画有《花鼓子》一图,绘有一青年男子打小锣,一女子双手持腰鼓,相对起舞。但明朝的花鼓只是以唱民歌小曲为主的所谓打花鼓,不是今日所见的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怎么来的?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才有花鼓戏的这种说法啊?
1个回答2024-03-03 11:06
花鼓起源或认源宋代舞迓鼓或认其称谓系由宋代临桂县(今桂林)所产花腔腰鼓花鼓戏起源引《缀白裘》第六集所收《花鼓》根据认所唱《凤阳歌》说凤阳凤阳凤阳原自朱皇帝十倒九荒等语断定产额代明朝同明代绘画《花鼓》图绘青男打锣双手持腰鼓相起舞明朝花鼓唱民歌曲主所谓打花鼓今所见花鼓戏
民间丧事文书的写法
1个回答2023-04-14 17:51
明巾书写格式
湖南民间锣鼓口诀?
1个回答2022-09-25 08:14
锣鼓口决又叫点子,并且有很多种类,每个种类都有名称,有《堆罗汉》,《上天梯》、《赴灯蛾》、《八哥洗澡》、《鬼扯腿》等等很多。

其中《赴灯蛾》的口诀是:“广丁广达一广广,广广以广普几普几广零广零广零……广八一朵广泽,广泽,广儿以浪以八以朵、广广一广、广广一广、广泽,……”由于各个地区不同,口决也有区别。

扩展资料:

锣鼓谱是中国民间打击乐或戏曲锣鼓音乐的念唱口诀,属于锣鼓经记写的谱式。是用代音汉字或拉丁文字母与简谱中记录节拍,节奏的符号及其他符号相结合用于记录各种打击乐器合奏的一种乐谱形式,

它在某一地区,某一剧种、乐种的范围内是能够比较准确地表示出各个乐器的节奏、力度、演奏方法和配合方法的。它的基本音响效果还可以通过嘴念出来,便于记忆,流传和教学,是一种比较方便的打击乐合奏缩谱。
国王与魔鼓是什么民间故事
1个回答2024-01-23 13:51
魔鼓。
因为这个事件发生在非洲民间,首先对国王的魔鼓主要内容进行概述,其次对国王的魔鼓的魔力以及由此带来的效果和反应等主要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对国王的魔鼓进行综合评价。敲响鼓后会变出大量的零食和饮料。埃夫里亚姆·杜克(EfriamDuke)是卡拉巴尔的一位古老国王。他是一个和平的人,不喜欢战争。他有一个很棒的鼓,当它被打时,其特性始终是提供大量的美食和饮料。
击鼓戏民讲了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1-18 10:36
击鼓戏民的寓意:(先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其中有部分是转载)

楚厉王遇到了紧急的敌情,就击鼓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老百姓听到了鼓声,慌慌张张地赶去守城。厉王连忙派人去制止,并要派去的人转告说:“厉王喝醉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动,同大家开玩笑的。”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以为又是国王喝醉酒闹着玩的,因而就没有像上次那样赶去守城了。后来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变更报警的信号,老百姓才相信。 。。。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这则寓言说明:
1、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
2、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3、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招致大祸。

下面参考资料:有个不错的读物网站你看看那吧,不错的哦。
击鼓戏民全文
1个回答2024-01-27 10:15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翻译:楚国的国王厉王有警令,用击鼓来让百姓实行保卫国家。(厉王有一次)喝酒醉了,经过时击鼓,民众震
惊,让人制止他,(他)说:“我醉了跟左右戏耍,经过时(就)击鼓(了)。”民众全都作罢。过了几个月,有警事,
击鼓但民众不到,(厉王)便重新发布命令说明民众这才相信了。
文言文‘‘击鼓戏民’’
1个回答2024-02-20 02:34
【原文】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名号而民信之。

  ------《韩非子》

[编辑本段]【译文】

  楚厉王有紧急情况,就击鼓将老百姓召集起来戍守。(有一天)厉王喝酒醉了,路过击鼓,百姓十分惊恐,(百姓)派遣人去制止他,(厉王)说:“我喝醉了,和身边的人戏耍,路过击鼓罢了。”百姓听了都作罢。 过了几个月,有紧急情况,厉王击鼓百姓却不来。厉王于是更改了那明号,百姓才相信他。

[编辑本段]【字词解释】

  击鼓戏民——戏(戏弄)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戍(戍守)

  过击之也——过(过失,错误)

  使人止之——止(阻止)

  使人止之——使(派遣)

  击鼓而民不赴——赴(去)

  更令名号而民信之——更(更改)

  吾醉而与左右戏——左右(身边的人)

  【警】:警报,紧急的情报。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击鼓召集百姓来守卫城。为鼓,击鼓。与,同盟,在文中也可以解释为“召集”。戍,守城。

  【过】:过失,错误。

  【戏】:开玩笑,闹着玩。

  【使】:派遣

[编辑本段]【道理】

  1、不论是谁都要自重,不尊重自己的人也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在事关重大的事情上,千万玩不得儿戏。如果拿原则问题开玩笑,就会失信于民,招致大祸。

  3、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
击鼓戏民
1个回答2024-02-29 06:01
击鼓戏民

楚厉王遇到了紧急的敌情,就击鼓把老百姓召集起来守城。有一天,厉王喝醉了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老百姓听到了鼓声,慌慌张张地赶去守城。厉王连忙派人去制止,并要派去的人转告说:“厉王喝醉酒,胡里胡涂地拿起鼓槌敲鼓动,同大家开玩笑的。”老百姓听了都回家了。

过了几个月,真的有敌人入侵,厉王击鼓发出警报,老百姓以为又是国王喝醉酒闹着玩的,因而就没有像上次那样赶去守城了。后来厉王更改了原先的命令,重新变更报警的信号,老百姓才相信。 。。。

【说明】这则寓言说明,不能拿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开玩笑,否则,必然会失信于民,给国家带来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