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鼓词石崇斗范丹6集

范丹和石崇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23 11:51

有一个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世上最富有的人叫石崇,还有一位世上最最贫穷的人叫范丹。石崇家财不计其数,范丹却以打柴为生,常常无过宿之粮。

他们贫富十分悬殊,两人却成了朋友。

谈及他们的相识,缘自一段经历。范丹虽贫穷,但为人耿直,讲义气 且不贪钱财。石崇耳闻范丹的为人,他却将信将疑,有一次,他得知范丹卖柴归来,途径一座破庙时,总在那里歇脚。石崇故意放在破庙的神台一锭银子,并在银子下面写了一张纸条:“范丹去卖柴,银子在神台。”

石崇放好银子和纸条后,便躲在暗处,等待范丹的到来。等不多时,就看到范丹从远处走来。与往常一样,走到破庙前,放下扁担,想休息休息。

石崇看到范丹在神台边上,停留不多时,便急匆匆的离开了。石崇暗道:范丹以前都是在破庙前休息,都说他不贪钱财,这次准是拿着银子走了。

于是,石崇去查看神台上的银子。他去一看,银子还在,边上也写了一张纸条:

“范丹虽然穷,不贪无义财。”

石崇通过这次试探后,他更欣赏范丹的人品,决定要结交他为朋友。于是,他特意派人请范丹到家中做客。他把范丹请到上好的客房,饭桌的四条腿分别用四块金砖垫着。

就这样用上好的酒菜,非常热情的招待一番。

事后,范丹觉着不能白吃人家的,也想回请石崇一次。于是,他就多砍柴,攒下了一点儿银子,也置办了一桌酒席,他自己也请石崇来做客。

石崇来到以后,看看茅草屋,实在是太破旧了,他索性把桌子抬到院子里的一颗梨树底下。

两个人坐在树荫下,不一会儿太阳就晒着了,于是,他就让他的四个儿子抬着四条桌子腿,随时挪动挪动位置,别让太阳晒着。石崇看到随时移动的桌子,很是羡慕,想想自己家里,桌子腿上垫的金砖,还不如范丹家里抬着桌子腿的四个儿子。

他们两人互相敬佩对方的为人,双方都很开心。交谈间,石崇抬头,看到梨树上的梨子有一种会飞的害虫,不仅打扰他们交谈的兴趣,还啃食树上的梨子,石崇风趣的提议:“你看,树上的飞虫在不断的啃食梨子,你为什么不用布把梨子包起来?那样,飞虫啃不到梨子,它就不会再来了。

范丹看看破烂的木勺子,再看看树上的梨子,唉叹道:“勺子使成七八瓣,哪有闲钱布罩梨?”

后来,人们常用“勺子使成七八瓣,哪有闲钱补笊篱?”来说明自己生活的贫困。把“布罩梨”演变成了“补笊篱”。

范丹与石崇,一个是在物质上最富有,一个是在生活上最贫穷,他们却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的交往,在后来有了很美的传说。

多少年以来,不是过分迷恋钱财,或许是自幼受到这种“不义之财君莫取”的熏陶吧。

附注:

1、图片来自网络。

2、本人行文整理。

3、经查阅,故事人物出自西晋。

往事如烟,那些亲情故事

5.9万篇内容 40.3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18-05-10

打开美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送花

打赏

投诉

阅读 737

31

精彩评论

(7)

期待你的美评...

暂无评论

我心似白云

君当如竹

关注

更多作品

查看主页

热门推荐

评论

点赞

鼓词的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16 12:20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温州鼓词老师
1个回答2024-02-19 14:18
你去买个徐玉燕的VCD 里面开始就有徐玉燕的手机号码 直接打过去问她本人最好了
温州鼓词?
1个回答2024-03-04 18:04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温州鼓词长于抒情,善于叙事,通俗易懂,内含丰富;唱腔押韵,音节和谐,保持了民间说唱音乐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
温州鼓词发源于温州瑞安,流布于温州、青田、玉环等地区。2006年5月20日,浙江省瑞安市申报的“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3。
温州鼓词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7 15:36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艺人们演唱用的主要乐器,有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等。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长篇曲目有《陈十四娘娘》、《十二红》等。2006年5月20日,温州鼓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温州鼓词哪里最多?
1个回答2024-03-21 09:10

【解说】温州鼓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发源于温州瑞安。其表演形式乃一人一鼓,以瑞安方言,用鼓打着节奏连说带唱,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鼓词四大名师
1个回答2024-04-11 12:15

温州鼓词四大名师分别是阮世池、方克多、陈志雄、丁凌生。

温州鼓词,又称“瞽词”或“盲词”,俗称“唱词”,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曲艺种类,亦为华东和浙江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阮世池,温州鼓词“阮派”艺术创始人。17岁以《十二红》、《五风图》等名噪浙南。其演唱语言通俗易懂,吐字清晰,表情传神,唱腔婉约柔和,感情细腻,檀长肢体语言,以刻画大家国秀、小家碧玉和农妇村姑见长。

方克多,融合有京剧腔调,吐字清晰发音纯正,唱腔腔婉转流畅,声情并茂,似戏曲又非戏曲,表白、滑口悠远,风格韵味独特。代表作有《三请樊梨花》、《红灯记》、《沙家浜》等。

陈志雄,长于抒情,善于叙事,曲句俚质,通俗易懂,并夹有富的群众词汇和民间谚语,韵律押韵自然,音节和谐。其代表作有《八仙贺喜》、《罗通娶亲》、《孔明点兵》、《斩狸猫》、《济公传》等。

丁凌生,词风严肃认真,表演苍劲庄重,唱腔平缓自然,吐字清晰,道白自如,用鼓轻重有度,业界称之谓“丁派”。代表作有《杨志卖刀》、《王杰》、《雷锋》、《智取威虎山》等。

石崇斗富的故事五十字以下
1个回答2024-01-19 06:05
石崇曾与贵戚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王恺用赤石脂涂墙壁,石崇便用花椒。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枝条繁茂,树干四处延伸,世上很少有与他相当的。王恺把这棵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用铁制的如意击打珊瑚树,随手敲下去,珊瑚树立刻碎了。王恺之后感到很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嫉妒自己的宝物,石崇说:“这不值得发怒,我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命令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这些珊瑚树的高度有三尺四尺,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耀夺目,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露出失意的样子。豆粥是较难煮熟的,可石崇想让客人喝豆粥时,只要吩咐一声,须臾间就热腾腾地端来了;每到了寒冷的冬季,石家却还能吃到绿莹莹的韭菜碎末儿,这在没有暖房生产的当时可是件怪事。石家的牛从形体、力气上看,似乎不如王恺家的,可说来也怪,石崇与王恺一块出游,抢着进洛阳城,石崇的牛总是疾行若飞,超过王恺的牛车。这三件事,让王恺恨恨不已,于是他以金钱贿赂石崇的下人,问其所以。下人回答说:“豆是非常难煮的,先预备下加工成的熟豆粉末,客人一到,先煮好白粥,再将豆末投放进去就成豆粥了。韭菜是将韭菜根捣碎后掺在麦苗里。牛车总是跑得快,是因为驾牛者的技术好,对牛不加控制,让它撒开欢儿跑。”于是,王恺仿效着做,遂与石崇势均力敌。石崇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便杀了告密者。
石崇斗富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18 21:20

1
石崇斗富的故事
在晋朝,石崇曾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以奢靡相比:王恺饭后用糖水洗锅,石崇便用蜡烛当柴烧;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
晋武帝暗中帮助王恺,赐了他一株珊瑚树,高二尺许,世所罕见。
王恺向石崇炫耀,不料石崇挥起铁如意,将珊瑚树打得粉碎,然后一笑置之:“别心疼,我赔你就是。”便命左右取来六七株珊瑚树,个个皆高三四尺,比王恺那株强多了。
王恺只好认输,两只脚抹油走人,连击碎的珊瑚树也不要了。
然而如此攀比完全是愚者之举,人活着的关键在于德行和学识,一个人只要品学兼优,生活再贫寒也不可耻。
就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他虽然家境贫穷,可却安贫乐道、敏而好学,孔子教他一种道理,他马上就能触类旁通、闻一知十,把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孔子对他寄予厚望,但可惜他32岁就死了。
对于颜回的德行,孔子曾赞叹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吃饭时用一节竹筒当碗,喝水时直接用瓢盛水,住在极为简陋的巷子里,别人看他那么贫穷,都替他忧愁,可他却不改其乐,还是非常达观。
2
石崇斗富的故事点评
石崇斗富的故事启示我们,如果品德、学问和才艺方面不如人,就应该自我勉励,努力赶上,这方面一定要有竞争心。但物质方面的享受,就要降低,不要攀比。即使自己生活比较贫寒,衣服、饮食、房屋、财富等不如别人,心里也没必要忧愁。

石崇斗奢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3-03 09:03

成语,石崇:晋朝人名。石崇与王恺比赛奢侈。形容奢侈浪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