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齐世荣六卷本电子书

齐齐哈尔出过那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14 04:00
除玛布岱外 

还有 方式济 写成名著《龙沙记略》



  方式济(1676 1717年)字屋源,号沃圆,安徽桐城人。



  方式济于康熙四十七年(1808年)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士。康熙五十二年,因“南山集”案,与父亲方拱乾一起被流徙卜魁(今齐齐哈尔)。在谪戍之中,他生活上极为困难。为了用铡碎的荆棘燃火取暖,常常长时间地去铡荆棘,以致两手皲裂。但他依然“笃志经学”。方式济凭出关时带的大量书籍,著成《易说未定稿》6卷、《五经一得》若干卷。



  在谪戍中,方式济通过认真细致地调查研究,写成著名的黑龙江志书《龙沙记略》。该书分方隅、山川、经制、时令、风俗、饮食、贡赋、物产、屋宇等9门,详细记述了黑龙江的行政区划,黑龙江两岸水系,边地官制、兵制、人口、赋税、边防及物产、风土人情等重要史实。《四库全书提要》称此书对某些江河水系的考辩,足以订正辽金诸史的讹误,并可补《盛京通志》的缺失。《龙沙记略》是研究地方历史和当地不可或缺的一部著作。



  富僧阿:重整“巡边”制度



  富僧阿(? 1775年)舒穆禄氏,隶满洲正黄旗。



  雍正初年,富僧阿拜授“唐阿”(满语,意为执事人)。乾隆十年(1745年)由蓝翎侍卫擢升头等侍卫,次年授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副都统;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升任荆州将军。同年十二月调任黑龙江将军。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为了维护边境安全,清廷曾决定定期派出官员进行“巡边”。这一制度开始执行较严,效果也很好。但后来,因历时过久,这一制度被逐渐废驰。富僧阿到任后,于第二年(1765年)夏,派遣黑龙江副都统瑚尔起及协领纳林布、伟保、阿迪木保等人率部巡边。他们分探诸水源后,会聚于兴堪山(即外兴安岭)。他们此行,几乎全部走遍了黑龙江沿线的水路。在此次巡边过程中,他们不仅眼看,而且记录了边界的里程,并在应该设卡的地方添设边卡。富僧阿并提出,应严格巡边制度,定时呈报。富僧阿这一重整“巡边”制度的措施,对于维护边防安全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英和 《卜魁纪略》作者



  英和(1771 1840年)原名石桐,字树琴,号煦斋,世居吉林,其高祖随军入京,隶镶白旗。



  英和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举人,次年成进士。曾授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总管内务府大臣,充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道光五年(1825年)任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道光八年(1828年),英和因监修孝穆皇后陵寝质量事故被革职,发配卜魁(即齐齐哈尔)充当苦差。抵戍后,不以身处逆境而消极颓唐,他以“目验所及,询彼故老,征以旧闻”,撰成《卜魁城赋》一卷,记述了齐齐哈尔的方位、建制、官制、风物、民俗。他出身翰苑,诗词、书法均名重于世。在齐齐哈尔尝寄情吟哦。在《春课》诗中“书卷寻多味,人声静不哗。吟余喉不噪,江水自煎茶”和《小立》诗“板扉镇日无人扣,容得衰翁暴夕阳”等句,是他当时心境和生活的真实写照。后又著《卜魁纪略》。另外还有《出勒汉歌》、《龙沙物产十六咏》、《识俗》等作品,是描绘、记述塞上风土、民俗、物产之作。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三月,英和父子被加恩赦归。但英和却始终未得到职位。他在闲居中编选他在远戍时的诗作,取名《卜魁集》。这些诗文及其他文赋,为后世研究齐齐哈尔地方历史及民俗等方面提供了可贵的资料。特普钦 招民垦荒第一人



  特普钦(1801 1887年)原名朴溪,字百溪、忍庵,张姓,汉军镶红旗,生于盛京(今沈阳)。



  特普钦21岁考中诸生(秀才)。以后他连年参加乡试,均未中举。于是于道光七年(1827年)投笔从戎,开始了戎马生涯。



  咸丰八年、十年,沙俄逼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仍继续窥伺中国领土,黑龙江地方危机四伏,但却因为缺乏粮饷而防务不强。特普钦受命于危难之时,于咸丰九年八月署理黑龙江将军(同治元年实授)。为防止沙俄再次入侵,他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一是足兵练兵。他把库玛尔五路鄂伦春族人收编为江右团练,沿江添置台卡,巡守了望,警惕敌情;又从布特哈、墨尔根挑选兵丁500余人,勤加训练;从齐齐哈尔、呼兰等四城优选500旗丁,迁往黑龙江城(即瑷珲),以互相策应。二是为了解决官兵粮饷,他针对清朝政府封禁东北的政策,提出驰禁招民垦荒的主张,于咸丰十年七月二十一日(1860年9月6日)上疏朝廷,奏请开放呼兰蒙古尔山(今木兰县境内)地区,招民垦荒,并得到清廷允准,从而改变了清廷百余年来在黑龙江的封禁政策,“大有造于江省”。移民实边,改善了黑龙江的财政状况,同时对于抵制沙俄对黑龙江的蚕食,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齐国名人故事(能不能给我六个)?
1个回答2024-05-21 13:01
管鲍之交
二桃杀三士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老马识途
晏子车夫的故事
孙膑减灶
围魏救赵
田忌赛马
田横的七十二勇士
陈氏篡齐
《史通》卷六《叙事》的翻译
1个回答2022-04-01 19:29
没原文···········?
齐齐哈尔地方史
1个回答2023-01-13 08:07
我手里有一本地方史的书,是198几年出的,很老了不过还不错,写吗我倒不是很在行
舌卷齐城
1个回答2023-10-27 09:12
刘邦使郦食其说齐王的典故
荣成历史文化?
1个回答2024-01-22 07:29

荣成是山东省威海市下辖县级市,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是中国内地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

荣成著名景点有威海赤山风景区、成山头风景区。

2021年6月,荣成市入选“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榜单,排名第8位。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东总督王士俊以“文登幅员辽阔,殊难管辖”为由,奏请裁卫设县,次年二月建议认准,雍正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遂称新设县为荣成县,治所为原成山卫城。

据河口、北兰格古遗址考察,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聚居。

殷商“有日夜出东莱”之莱国(于境内筑不夜城)。

春秋,齐灭莱,改不夜城名夜易。

秦属齐郡昌阳县。西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不夜县。东汉不夜县并入东莱郡昌阳县。

三国属魏长广郡昌阳县。晋初属长广;元康八年(298年)改属牟平。

南北朝北齐天统四年(568年)析牟平、观阳县地置文登、地属文登县,隶光州长广郡。

后周至隋,皆属东莱郡文登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登州,地属河南道登州文登县。

宋隶京东东路登州东牟郡文登县。

金、元属山东东路宁海州文登县。

明于境内置成山、靖海两卫,境内大部属屯区,隶山东都指挥使司及五军督都府的左军都督府。

清初卫设守备署,除屯地外,其它盖属文登县地。

民国元年(1912年)荣成隶山东省胶东道;1927年直隶山东省;1937年隶属于山东省第七专员督察公署。1940年2月,日军入侵,国民政府宣布解散。4月9日,成立荣成县抗日民主政府,隶东海专署。1948年10月将治所迁至崖头镇。

新中国建立后,属文登专区(后改莱阳专区);1958年改属烟台专区;1983年改属烟台市。

1987年10月改属威海市。1988年12月10日撤县设市,仍属威海市管辖。

2018年,荣成市按照“产业融合、链条延伸、农民增收、体制创新、利益共享”的思路,每年投入2亿多元,用于支持企业创新,辐射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通过“赛事、展会、活动+品牌”等抓手,运用股权投资、PPP等手段,支持农产品特色种植、深加工、休闲体验游等领域创业创新。农村双创对农村经济发展综合贡献率超过50%。

求《史记》卷十三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2-26 15:14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事迹的记录,是很久
远的了。殷代以前诸侯国的史事不可能编排列举出来,周代以来的历史才略微可以著录。孔子凭藉历史文献编次《春秋》,以鲁国纪元年数为纲纪,订正时间日月,是很详尽的了。至于依次序编成的《尚书》则很简略,没有年月;有的稍微有一些,但大多都有缺漏,不能著录。因此,有疑问则还保留疑问的作法,是很慎重的啊。
我阅读记载远古帝王世系的牒记,白黄帝以来都有年数记录。考稽那些年历谱牒和五德终始相承的流传,古代文献的记载都不相同,甚至乖谬差异。孔夫子没有论定编次那些年月,难道是没有原因的吗!于是,我根据《五帝系谍》、《尚书》汇集黄帝以来到共和时代关于世系的记录,写成《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