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通鉴电子书

唐诗鉴赏辞典精
1个回答2024-02-22 10:57
送人是好书,自己看有点浪费.
《成语名句对联鉴赏辞典》前言和目录
1个回答2024-02-28 22:32
柳亸花娇
发音 liǔ duǒ huā jiāo
释义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出处 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负笈》:“身本是,柳亸花娇一女娃;身本是,翠绕珠围一宦家。”
示例 无
唐诗鉴赏辞典
1个回答2024-02-15 04:16
按时间排序的

诗人名录



魏征 李世民 李百药 王绩 王梵志

寒山 上官仪 李贤 骆宾王 卢照邻

崔液 王勃 杨炯 李峤 刘希夷

沈佺期 乔知之 韦承庆 宋之问 苏味道

杜审言 贺知章 张若虚 陈子昂 张说

苏颋 张九龄 綦毋潜 王之涣 薛稷

李隆基 孟浩然 李颀 崔国辅 张旭

王昌龄 祖咏 王维 丘为 李白

崔颢 戎昱 高适 张巡 王湾

王翰 崔国辅 严武 常建 刘方平

刘长卿 储光羲 刘湾 李治 严识玄

西鄙人 杜甫 岑参 元结 万楚

张谓 司空曙 崔峒 柳中庸 韩翃

张继 钱起 皇甫冉 常非月 刘方平

李嘉佑 韦应物 贾至 郎士元 耿湋

李端 杨凝 郑锡 赵微明 严维

戴叔伦 张潮 胡令能 卢纶 李益

于鹄 孟郊 杨巨源 武元衡 张仲素

王涯 刘商 崔护 权德舆 张祜

朱庆余 李德裕 韩愈 张籍 李约

刘采春 王建 李涉 施肩吾 薛涛

刘皂 韩琮 顾况 韩氏 李绅

柳宗元 鲍溶 何希尧 元稹 吕温

刘禹锡 白居易 贾岛 姚合 李贺

卢仝 刘叉 徐凝 雍裕之 李商隐

令狐楚 杜牧 李群玉 许浑 雍陶

温庭筠 崔珏 赵嘏 陈陶 曹邺

刘驾 薛逢 司马札 马戴 于濆

贯休 罗隐 陆龟蒙 皮日休 黄巢

张乔 司空图 方干 钱珝 韦庄

来鹄 聂夷中 章碣 崔道融 曹松

秦韬玉 韩?A
唐诗鉴赏辞典 有翻译吗
1个回答2024-02-22 12:47
我买的版本有翻译,有赏析,挺全的。一般都有吧。不过这书太厚了,不方便用。买来镇柜。
宋词鉴赏辞典
1个回答2022-05-21 02:06
随便搜到处都是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1个回答2024-03-03 11:22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
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
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
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 “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的洗礼——这是一种在艺术欣赏中完成的哲学顿悟升华。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所以,所谓意象思维,就是一种“通感”思维。
总之,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
什么是通感的修辞手法?
1个回答2024-03-08 00:35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
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
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
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 “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的洗礼——这是一种在艺术欣赏中完成的哲学顿悟升华。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所以,所谓意象思维,就是一种“通感”思维。
总之,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
通鉴记事本讲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19 09:23

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之征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原文,只是撰写方式改易。取《资治通鉴》所记之事,区别门目,分类编排。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另附录66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为了方便阅读,分为战国至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四部分。

通鉴之灵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9-03 04:23
用来鉴定鸟怪身上掉落的羽毛,羽毛需要通鉴之灵来鉴别,鉴别出来的羽毛也分级别,按照相应级别所需羽毛数量去找兑换使者,兑换翅膀,翅膀可以加生命,跳跃,速度==之类的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
1个回答2024-02-15 22:48
  读书不能感潮流。最经典的当数上海辞书出版社的鉴赏系列。该书于80年代陆续出版,包括《唐诗鉴赏辞典》《宋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两本)《元曲鉴赏辞典》《古文鉴赏辞典》《中国新诗鉴赏辞典》等等,推荐唐诗、宋诗、和唐宋词,一共四本。  推荐理由:  一、该书一出,全社会诗词鉴赏风气始流行,各出版社跟风而起,随之鉴赏书开始泛滥,鱼目混珠。  二、该书在鉴赏辞典里属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何以见得呢?因为80年代的出版社多以务实为主,无投机赚钱之心机,市场购买力有限,所以上海辞书出版社这一系列可谓古典鉴赏类辞书的始作俑者,我家这本1983年12月第1版的《唐诗鉴赏辞典》1536页,才9.8元。后无来者,是指该书汇及当时国内几乎全部的诗词研究大家,如萧涤非、夏承焘、唐圭璋、程千帆、马茂元、周汝昌、周振甫、俞平伯、余恕诚、缪钺、霍松林、沈祖棻、傅庚生等学界大家(可上网查查他们的成就),很多人现已仙逝,而且其学术成就及诗词修养后才也根本不可能超越。所以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鉴赏词典。  三、现在的辞典类书籍哗众取宠者多,不求质量,只求利润,或以价格取胜,或以教子吸引父母眼球,内容无非是找些研究生、在校生批量生产,有的甚至在网上搜集后,找一名教授作序或推荐,最好的也不过是搬用已逝大家的作品不用给稿费哟。而上海辞书系列当时可是国内全部约稿而成。  四、国内各大书店好像都有销售,版本应该相同,但价格已不是从前了。买好书,不应该心疼钱,应该是世世代代传下去都是经典的那一种。  不知介绍的全不全面,全是个人观点,自家有一套,是一本一本买回来的(因为当时是陆续出版的),偶尔翻阅,受益无穷。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