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方式改革

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革命哪种方式更有效?
1个回答2022-10-31 09:30
自下而上的改革较好
中国学校教育在未来五年内,要怎么样改革?
1个回答2024-09-07 10:48

(一)政策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从课程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上来看,我 国多年强调的是社会本位的课程政策理念。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基础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官方颁布的一系列课程文件中得到证实。 在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 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93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 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 课程计划的指导思想是“遵循教育要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 服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对学 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以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从这些 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这些课程政策基本上 是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我国 不失时机地把素质教育引向深入,课程政策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培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国家和地 方共同选择的课程政策理念,形成了一种比 较明显的儿童发展本位的价值取向。上海在进行面向新世纪的第二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方案中提出了三个基本的课程理念:以学生 的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 重点,构建新的学力观。 在一个具有一直强调社会需求取向的传统社会里,将儿童发展 本位与社会本位联系起来考虑是非常必要 的。上海课程设计方案提出“以学生发展为 本”,是基础教育本质的体现,是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需要在根本利益和价值体系上的统 一。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学科、社会 是对学校课程起制约作用的三个主要因素, 三大要素相互密切关联,不可或缺。无论忽视哪一个要素,或者偏重哪个要素,都会使学 校、课程失去平衡,以至不能完整地全面地实 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从这种价值取向出发, 我国素质教育的课程政策将朝着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的方向努力。未来课程政策着 重强调以下三个方面:改革过分注重智育和 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 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 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倾向,加强课 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改革在课 程内容方面过分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 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适应性。总之,要从学 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 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 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课程决策:走向均衡化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课程决策模式与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政治体制上大体存在两种倾向:集权化与分权化。相应地,在课程决策上也存在着两种倾向:法国、前苏联以及我 国等国家在课程决策上具有集权化的传统, 强调中央对课程的开发、管理与控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课程决策上具有分 权化的传统,强调地方和学校在课程过程中 的自主权。这两种决策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弊端。当今课程决策的发展趋势是:集权化的课程决策开始重视地方和学校在课程中的自主权,分权化国家开始加强国家对课程 的干预力度。尽管在方式上存在不同,但殊 途同归,目的是为了课程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同时,随着人们课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个人、团体和集团以及其他的民间组织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程决策中去,以使课程知识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 益。在课程决策的过程中,除了行政部门、政府官员、课程专家的作用之外,一些科研机构、利益团体、高等院校、出版部门、社会团体 以及媒体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课程的决策 过程,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课程决策中的地位 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这说明,参与素质教育的课程政策主体 开始多元化,这里所说的政策主体可以被简 单地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一般分为官方的和非官 方的两大类,官方的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 去制定课程政策的人们(当然,他们中的一些 人事实上可能会受制于非官方的政治党派或压力集团),包括政府首脑、立法者、行政人员 等等;非官方的是指利益集团、政治党派和作 为个人的公民等,它们的广泛参与是课程决 策走向均衡化的重要一步。 
(三)政策制定:走向科学化 
课程政策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文本,它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二过程包括四个最主要的环节:政策议题、政策决定(决策)、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估。从这个过程来看,素质教育的课程政策的制定尽管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与以前的经验型政策相比,在政策制定的 科学性方面还是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就 政策议题而言,素质教育的课程问题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涉及面广,影响巨大,带有全 国性问题的性质,是政府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就政策决策而言,这项课程政策在理念上不 仅与世界先进的课程理念相适应,而且政策目标明确,这对于政策的评估也起到很好的 作用。就政策执行来看,尽管在不同的地区 也存在政策失真的问题,但实践的效果与影 响是巨大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值得肯走的, 就政策评估而言,我们改变了过去只颁布与 执行政策,缺乏政策评估的局面,加强了对课 程政策的更新;修订、补充和完善,这种反馈系统的完善使政策过程始终处于良性的循环 状态,以利于课程政策走向科学化。由此来 看,无论从政策的透明度、适切性、可行性和 政策的延续性来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正在由“经验型” 向“科学型”转变。

中国式教育为什么不改变
1个回答2024-01-29 13:16
中国式教育不改革的原因是因为他适合很多普通人走出大山,但是对于那种家庭,普通智商也普通的人很是困难,但他这是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不改革。
中国式家庭教育是从2012年10月流行的“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等词中衍生出来的,用来指称中国现实存在的一些家庭教育弊端和问题。
中国教育改革的好处
1个回答2023-08-06 11:31
为更多学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向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8-18 23:25
我教育现阶段我认为的改革方向就应该是让教育资源平均化,不要集中在某些地区或者是某些学校,应该让教师的资源都分散到各个地方,不能让贫穷落后的山区瘦子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教育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1个回答2023-11-26 00:03
教育改革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学生的幸福。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大。很显然,我们要想成为人才强国,必须要进行教育改革。目前,对于中小学的改革也逐渐提上日程。在新的改革方案中,培养新型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性改革,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等,都有利于促进科学选拔人才。
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有多大?
1个回答2022-11-16 11:23
作为学生 改革意义重大 作为评论者 其实没啥区别
教育改革的意义何在
2个回答2023-11-27 03:10
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改进和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它旨在使教育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环境。
教育改革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它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通过改革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有趣和实用的知识,培养更广泛的技能和兴趣。例如,引入创新教育方法和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教育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支持,教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教育改革还可以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它致力于消除教育中的不平等现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例如,通过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改进教育政策,教育改革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最后,教育改革也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口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教育改革可以培养有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总而言之,教育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和包容性,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教育改革,我们可以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潜力,为社会的未来做出贡献。
四级改革只是听力改革吗?后面的没变吧?
1个回答2024-08-12 17:46
  目前英语四级改革只是听力部分改革了,四级听力的分值比例将由原来的20%提升到35%;短对话部分由原来的10题减至8题,共8分;增加了两篇长对话,出题模式类似于现行托福考试中听力Part B,每篇3至4题,共7题,分值比例7%,;段子题(passage)仍为3篇,共10题,每篇3到4题,分值比例10%;复合式听写中词汇听写由原来的7个增加至8个,每空0.5分,句子听写仍保持3句不变,每句2分,复合式听写部分总共10分。

  四级改革后听力部分在四级考试里占得分值很大,同学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多听新闻听力,总结短篇新闻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向大家推荐多听以下几个电台的新闻:VOA,BBC,ABC,CRI等,很多网站都会有这些电台的新闻听力,若能找到这些新闻听力的文本,是再好不过的了。一些网站会延后更新新闻听力的文本,大家可以多搜搜。不过,在看听力文本之前,自己要多听几遍,慢慢地就会发现自己能听出来的越来越多,不需要文本,也能轻松听懂。

  短篇新闻听力有着新闻听力的共性:面广量大的词汇结构,频繁使用缩略词,句式复杂,语言口语化等,可是毕竟是短篇,信息量不会太大,所以大家不必慌张,平常多加练习即可。

    
人生致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9-13 05:35
至道:至,即最。道,即道路,引申为“人生必由之路”,古人把道视为人生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至道,即最好的养生之道,或称最好的养生的客观规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