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六级备用卷

六年级数学考卷
1个回答2024-10-30 15:13
一、填空。

⒈把圆锥的半径扩大2倍,高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倍。

⒉把一块棱长6分米的木料加工成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⒊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高和体积相等,已知圆柱的底面积是13.5平方厘米,圆锥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⒋一个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相等,已知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5分之2,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底面积的()分之()。

⒌一个侧面展开是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的圆柱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⒍一个圆锥体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直径的8分之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⒎一个圆柱形油桶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10分米,内装汽油占全桶的4分之3,这只油桶装汽油()升。

⒏一个底面半径4厘米,高5厘米的圆柱体,如果沿底面直径把它平均切成两半,它的表面积增加()平方厘米。

⒐一个圆的周长增加20%,这个圆的面积增加()%。



二、应用题。

⒈把一根长1米的圆柱形铁棒锯成三段(每段乃是圆柱形),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0.36平方分米。这根铁棒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⒉一根钢管长3米,横截面的外直径是20厘米,管壁厚2厘米,按1立方厘米的钢重7.8克计算,这根钢管重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数)

⒊一个圆柱形木棒的侧面积是它底面积的6倍,木棒的底面半径是1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⒋圆柱体容器A和B的深度相等,底面半径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把A容器装满水倒入B容器里,水深比容器的4分之3低1.2厘米。B容器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六年级上数学卷
1个回答2025-05-22 22:12
1、两桶油共重102千克,甲桶的重量是乙桶的2.4倍。两桶油各重多少千克?
乙看作1倍数
那么乙原来有102/(2.4+1)=102/3.4=30千克
甲原来有102-30=72千克
2、甲乙两个学校为遭受水灾的农民捐款,两个学校共捐3600元,其中甲校的捐款数是乙校的1.5倍,甲校捐了多少元?
乙看作1倍数,那么乙学校捐款3600/(1.5+1)=3600/2.5=1440元
甲学校捐款3600-1440=2160元
3、小华带了一些钱去买练习本,买2本还剩余1.8元,买4本则差2.4元。小解:华带了多少钱?
设每本a元
那么2a+1.8=4a-2.4
4a-2a=1.8+2.4
2a=4.2
a=2.1
每本2.1元
带了2.1×2+1.8=6元
算术:(1.8+2.4)/(4-2)=2.1元
带了2.1×2+1.8=6元
4、一个商店为了回收资金,吧甲乙两种商品均以480元卖出,已知加商品赚了20%,乙商品亏了20%,则该商店的盈亏结果是多少?
两种商品的成本价格是
480/(1+20%)+480/(1-20%)
=400+600
=1000元
1000-480*2=40元
亏损40元
六尺卷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07:10

六尺巷的故事

清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之间有个空地做通道。
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空地,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倒县衙门。
张家人写信给张英,求其出面干涉。张英回信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信后,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韩诗外传 卷六翻译
1个回答2023-03-26 21:16
我也在找这个…
小学六年级数学试卷
1个回答2024-09-25 03:42
  初一入学数学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一题每空1分,第二、三、五题每空3分,其余题每空四分,共42分)
  (1)由5、6、3三个数字可组成__________个三位数,其中最大数是________,最小数是________。
  答案:6 653 356
  分析:法一,用树型结构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

  共有6个三位数,最大数为653,最小数为356。
  法二:利用排列数公式计算:由5、6、3三个数字组成的全排列个数为

  的是________。
  答案:
  分析:我们任意选出两个连续整数n,n+1,那么它们的倒数为

  (3)已知a和b都是自然数,且a÷b=8,那么a与b的最大公约数是__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答案:b a
  分析:由a÷b=8可知a=8b,所以8b与b的最大公约数为b,最小公倍数为8b,即为a。
  (4)按规律填空:

  答案:5.625
  分析:首先找出这四个数的规律,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将四个数都化为小数为:1.125,2.25,3.375,4.5,我们发现相邻两个数之间后一个数比前一个多1.125,(或者发现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2倍,第三个数是第一个数的3倍,第四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四倍),则第5个数是4.5+1.125=5.625(或1.125×5=5.625)。
  方法二:

  (5)如图,一个正方体切去一个长方体后(单位:厘米)剩下的图形的体积是___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

  答案:113立方厘米 150平方厘米
  分析:正方体的体积为5×5×5=125立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为2×2×3=12立方厘米,则剩下的图形的体积为正方体的体积减去长方体的体积,即:125-12=113立方厘米。
  在切下的长方体中,上、下表面积相等,左、右表面积相等,前、后表面积相等,所以剩下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相等,即5×5×6=150平方厘米。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分析:这道题如果直接地计算下去是很麻烦的,我们应该找找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可循,题目中意思不变,把2004设成一个数a,看看它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依次类推,可得到:

  (7)若a、b是两个数,我们定义新运算“☆”,使得a☆b=6a+b,则(5☆3)☆2=___________。
  答案:120
  分析:此题较为新颖,它规定了一种新的运算公式,因此我们要遵循它的规律来计算。
  首先计算:5☆3=6×5+3=33
  再计算:33☆2=6×33+2=200
  要注意的是不能想当然把“☆”看成了乘法符号。
  (8)一块正方形的草地如果每边增加5米,扩大后仍为一块正方形草地,面积比原来正方形草地增多425平方米,那么原来的正方形草地的边长为__________。
  答案:40
  分析:
  方法一:(方程思想):设原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米,则后来正方形的边长为(x+5)米,用后来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原来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增多的425平方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如图所示,分成A、B、C、D四块草地,A为原来的正方形草地,B、C、D为后来增加草地,由图可知:B与C的面积相等,D的面积为5×5=25平方米。

  所以B+C的面积为425-25=400平方米
  则B或C的面积为200平方米

  (9)1-2-3+4+5-6-7+8+9-10-11+12+…+2001-2002-2003+2004=__________。
  答案:0
  分析:通过观察发现,第一个数到第四个数它们的结果为0,第五个数到第八个数它们的结果也为0,其它的数也有这样结果,因此按这样的规律:4个数分成一组,刚好分完,一共是501组,最后结果为0。
  (10)初一开展数学竞赛,一共20题,答对一题得7分,答错一题扣4分,王磊得74分,他答对了__________题。
  答案:14
  分析:
  方法一:(方程思想)设答对了x道题,则答错了20-x道题。
  答对的得分为:7x,答错的得分为:4×(20-x),则有:

  算术方法:假设有一半答对,一半答错,则得分为10×(7-4)=30。
  而实际上王磊得了74分,显然王磊同学答对题的个数超过半数。
  少算一道题少了7+4=11分,74-30=44分(为少算的分数)
  44÷11=4,少算了4道题,
  所以共有10+4=14道答对。

  (二)计算题:(每题7分,共21分)
  (1)84×[10.8÷(48.6+5.4)-0.2]
  分析:直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解:原式=84×[10.8÷54-0.2]

  =84×(0.2-0.2)
  =84×0
  =0

  分析:直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法则计算。
  解:

  分析:此题中有三个加数,每个加数是由两个分数的乘积构成的,通过观察发现:每个加数的分子都有7的因数,分母都有29的因数,利用乘法的交换律和对加法的分配律,可以进行化简计算。
  解:

  =

  (三)解答题:(1、2、3题每题9分,4题10分,共37分)
  (1)春季植树,学校把140棵树苗分给六年级甲、乙、丙班,甲和乙的比是2:3,乙和丙的比是4:5,问:每个班各分到树苗多少棵?
  分析:要知道各班分到树苗的棵数,就应该知道各班之间的比例(或在总数中占的比例数)。因为甲、乙之比是2:3,乙丙之比是4:5,3与4的最小公倍数是3×4=12,所以有2:3=8:12,4:5=12:15,即:甲、乙、丙之比是8:12:15
  解:由分析可知:把140棵树苗分成8+12+15=35份。

  答:甲、乙、丙三班分到树苗的棵数分别为32,48,60。

  一共孵了多少个蛋?
  分析:本题利用方程来解较为简单,关键在于找出确定方程的等量关系式,由题可知三批出壳的鸡蛋的总和等于全部的鸡蛋的个数,设老母鸡一共孵了x个蛋,第一批出壳的

  解:设老母鸡一共孵了x个蛋,根据题意得:

  答:老母鸡一共孵了15个蛋。

  (3)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把下列正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直接画在图上,不必写画法)

  分析:我们知道:两个三角形如果它们是等底等高的,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本题利用此结论来解决把正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解答如下图:

  O为△ABC的中心,分成三个面积相等三角形为△ABO、△ACO、△BCO

  D、E为BC边上的三等分点,
  分成三个面积相等三角形为△ABD、△ADE、△AEC

  分成三个面积相等三角形为△ABD、△AEC、△DEC

  分成的三个面积相等三角形为△ABD、△ADE、△DCE。

  (4)小明早上从家步行去学校,走完一半路程时,爸爸发现小明的数学课本丢在家

  了爸爸的车,由爸爸送往学校。这样,小明比独自步行提早5分钟到校。问:小明从家到学校全部步行要多少时间?
  分析:示意图如下:

  花的时间之比应为2:7,而题中说到小明乘车比步行提前5分钟,说明从D点到B点小

  解:
  从D点到B点相同的距离,小明步行与小明乘车所花时间之比为7:2
六年级英语期中试卷
1个回答2024-08-07 19:16
dictionary
together

There are three traffic lights in every country.

1 What 【does改成do 】you do on weekend?

2.How can I get there. 【最后的句号改成问号 ,其他对】

3.He 【go 改成goes 】to school on foot.

4.My father and my mother 【is改成 are】 teachers.

5.What are you【 go改成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6.Can you get there【 in 改成 at】6:00?
2016年全国卷3高考英语作文写六句能得多少分
1个回答2024-08-08 05:46
我今年也要参加中考了```我想它可能会以感恩```以及可能会叫你写一封信去鼓励受灾的小朋友等等``还有它还可能叫你介绍北京``和如果你是一个志愿者你会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
《如懿传》第六卷讲得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21:16

这偌大的紫禁城,金瓦红墙围起了四方的天。

琅嬅、晞月、玉妍、海兰、绿筠、婉茵、蕊姬、意欢、嬿婉、香见……

如流水价的女人,一生最好的年岁,便在这长街上迂回,谁理会她们各自心事凋落。

有个乌拉那拉氏的女子,一路颠沛走来,得到后位,得到荣光,以为年少渴盼的真心相许,已然得到,却是镜花水月,明明成空,却懵然不知。

那帝王家专属的明艳色泽刺痛了双眼,才知绫罗衣衫是勇气,贴肉予以温度,撑住她灰败的内心,予以表面的光鲜,日复一日,行走下去。


她的爱,她曾经一往情深执念不肯放低的爱,都给了谁呢?

是那个眉目清澈的少年,永远在她的记忆深处,轻轻唤她一声,青樱。

那是一生里最好的年岁,丢不开,舍不得,忘不掉,却再也回不去了。

如懿,如懿,来生,你可愿得一世平凡夫妻?

小学数学六年级其中试卷!
1个回答2022-11-09 23:09
.......
英语翻译 快乐阅读第六卷里的
1个回答2024-08-07 19:58
麦克弯腰摸一朵粉红色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