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作者对贾谊的态度如何

《古文观止》是否有助于孩子学习古代的文学创作态度?
1个回答2024-07-10 11:22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创作态度,如严谨、认真、创新等,有助于孩子培养认真的文学创作态度。
态度乐观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4:10
表示高兴的成语:乐不思蜀、手舞足蹈、扬眉吐气、大喜过望 、高高兴兴 、欢欣鼓舞 、惊喜欲狂等 ;补充表示态度认真的成语:一丝不苟、 心无旁骛、 屏息凝神
乐观态度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6 08:35
从容不迫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语出] 《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正音] 从;不能读作“cōnɡ”;不;不能读作“bū”。
[辨形] 迫;不能写作“破”。
[近义] 处之泰然 视若等闲
[反义]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用法] 含褒义。形容人举止不慌;态度镇静。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乐观态度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08:15

从容不迫cóngróngbùpò

[释义]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语出] 《庄子·秋水》:“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正音] 从;不能读作“cōnɡ”;不;不能读作“bū”。

[辨形] 迫;不能写作“破”。

[近义] 处之泰然 视若等闲

[反义] 惊慌失措 手足无措

[用法] 含褒义。形容人举止不慌;态度镇静。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乐观态度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0 23:44
知足常乐天道酬勤自食其力乐于助人拾金不味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学无止境攻坚克难与时俱进
贾谊翻译。贾谊,洛阳人也。
1个回答2023-01-10 09:10
贾谊,是洛阳人。
你是以怎样的态度看待三个人的友谊的?
4个回答2022-11-23 17:20
我一般都是以顺其自然的态度来看待三人友谊的,因为三个人的感情是很难维持长久的,三个人三条心很难聚拢在一起会因为矛盾发生内讧,不像两个人更贴心相处起来更容易。
贾谊的典故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1 23:51

贾谊最出名的一个典故是:前车之鉴。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赞赏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商、周二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他引用当时的谚语说:"前车覆,后车戒。”

意思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接着他又说道:“秦代灭亡的车迹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

所以我们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抚百姓。汉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摇薄赋、提倡节俭、奖励运肢答农桑等休养生旁慧息的措包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后来,人们把贾谊所引用的谚语“前车覆,后车饥销戒”“前车之鉴”,用来表示要以前面翻车概括为的事故作为警戒,吸取教训,不要再重复这样的做法。现在,多用来比喻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以防自己再走上失败的道路。

贾谊最出名的一个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18:27

贾谊最出名的一个典故是:前车之鉴。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赞赏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

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商、周二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他引用当时的谚语说:"前车覆,后车戒。”

意思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接着他又说道:“秦代灭亡的车迹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

所以我们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抚百姓。汉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摇薄赋、提倡节俭、奖励运肢答农桑等休养生旁慧息的措包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后来,人们把贾谊所引用的谚语“前车覆,后车饥销戒”“前车之鉴”,用来表示要以前面翻车概括为的事故作为警戒,吸取教训,不要再重复这样的做法。现在,多用来比喻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以防自己再走上失败的道路。

贾谊的生平简介
1个回答2024-02-23 21:19
贾谊生平简介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是西汉著名的大儒,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汉高帝七年(前200年),贾谊出生,这个时代正是西汉政权刚刚建立的年代,它既给贾谊带来了施展才华的机遇,也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坎坷和痛苦。



  贾谊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之中,他的生活也基本上是以读书习文为主。18岁时,他便以能诵诗书擅写文章而闻名于郡中。当时的名士河南守吴廷尉欣赏他的才学俱优,将他列置门下。



  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即位。听闻河南守吴公颇有学识,且政绩卓著,便征召吴公为廷尉。汉元帝元年(前179年),贾谊在老师吴廷尉的推荐下,被征召入朝,立为博士。一年之中,又被破格晋升为太中大夫。从此,22岁的贾谊便踏上了仕途,成为西汉政治集团中的一员。



  汉文帝对贾谊很器重,在把他破格提升为太中大夫,又与诸大臣商议,想把他升擢为公卿,但遭到群臣的反对。此后,汉文帝开始有意疏远贾谊,并将他派去当长沙王的太傅。



  在政治上受挫的贾谊辞别了京城,来到了地处偏远的长沙。他听说长沙地势低,湿度大,自认为此去长沙将享寿不长,而且又因为是被贬谪,心情非常不好,常常拿自己与屈原作比。在这种情况下,他便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吊屈原赋》。



  汉文帝七年(前173年),文帝思念远在长沙的贾谊,于是将他召进皇宫。当文帝听完贾谊的一番宏论后,十分感慨地说:“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过不多久,汉文帝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在任梁怀王太傅期间,贾谊仍对政事十分关注,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写下了如《治安策》、《论积贮疏》等名篇。



  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年),梁怀王刘揖人朝,不幸坠马而死。贾谊认为自己作为梁怀王的太傅而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非常伤心。一年以后,由于伤感过度,贾谊也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死时年仅33岁。



  贾谊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就在这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在西汉政论散文的园地中,贾谊的散文也堪称文采斐然。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其最为人称道的政论作品是《过秦论》、《治安策》和《论积贮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