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承惠背古文观止

为什么苏代能中止惠王出兵
1个回答2024-03-30 18:32

赵如果伐燕,正如相争的鹬蚌一样,秦国一定会乘机坐收“渔人之利” 的。赵惠王听了苏代的劝阻,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伐燕的计划。赵惠王能够很容易就弄明白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国家所处的境地,也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

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1个回答2024-03-17 13:51
赵如果伐燕,正如相争的鹬蚌一样,秦国一定会乘机坐收“渔人之利” 的。赵惠王听了苏代的劝阻,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取消了伐燕的计划。赵惠王能够很容易就弄明白当时的形势和自己的国家所处的境地,也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
乃止赵且伐燕 惠王为什么听了苏代讲了一个故事就乃止了呢
1个回答2024-04-05 01:29
苏代讲的故事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好比鹬,燕好比蚌,周围虎视眈眈的秦好比渔翁。

赵燕互掐,让强秦占便宜,惠王不是傻子,损人不利己的事是不会做的。
推荐《古文观止》中适合背诵的篇目
1个回答2024-03-13 05:43
曹刿论战
烛之武退秦师
兰亭集序
归去来辞
桃花源记
范雎说秦王
唐雎说信陵君
唐雎不辱使命
卜居
北山移文(超赞啊)
谏太宗十思疏
为徐敬业讨武激(超赞,顶)
滕王阁序
陈情表
春夜宴桃李园序
吊古战场文
陋室铭
阿房宫赋
师说
以上都是名篇啊,要背就要背这种的
再有就是曹植的《洛神赋》
陶潜的《闲情赋》
荀子的《劝学篇》
庄子的《逍遥游》(这一定要背啊!)《齐物论》
忘了是谁的《三都赋》
《过秦论》《六国论》等等都很好,中国的国学,博大精深啊、、、
古文观止里的成语 什么观止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16:02
叹为观止
【拼音】:tàn wéi guān zhǐ
【释义】: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於同感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清新、流畅;读后让人~;连声叫好。
叹观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释义】: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的季札在鲁国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观止矣。
探观止矣
【拼音】:tàn guān zhǐ yǐ
【释义】: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背史记和古文观止有用吗?
1个回答2022-11-24 01:08
谁背谁知道,有用没用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古文观止必背篇,
1个回答2022-09-20 02:31
我认为这些比较重要:秋水 劝学 过秦论 前出师表 陈情赋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 桃花源记 五柳先生传 谏太宗十思疏 滕王阁序 师说 祭十二郎文 陋室铭 愚溪诗序 阿房宫赋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爱莲说 游褒禅山记 前赤壁赋 六国论 送东阳马生序 项脊轩志 病梅馆记

个人还比较喜欢《洛神赋》和《吊古战场文》,强烈推荐
有时间可多看看八大家的
古文观止必背篇
2个回答2022-09-24 18:29
子鱼论战、伯夷列传、屈原列传、 过秦论、治安策、归去来辞、
祭十二郎文、捕蛇者说、伶官传、秋声赋、超然台记、留侯论、
前后赤壁赋、方山子传、卖柑者言、。。

都是个人意见、只是参考。有些可能不太好背,古文阅读,还是
要慢慢积累嘛。
以克苏鲁神话为背景和世界观的作品有哪些
1个回答2022-09-20 07:39
《血源诅咒》
惠王为什么听苏代讲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故事,就"乃止"?
1个回答2024-03-13 14:0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借力打力方法,古今中外善于权谋艺术的领导者,无不精通此道。

战国的时候,秦国最强。它常常仗着自己的优势去侵略别的弱国。弱国之间,也常常互有摩擦。有一次,赵国声称要攻打燕国。当时,著名的游说之士苏秦,有个弟弟叫苏代,也很善于游说。苏代受燕王的委托,到赵国去劝阻赵王出兵。

到了邯郸,苏代见到了赵惠文王。赵惠文王知道苏代是为燕国当说客来了,但明知故问:"喂,苏代,你从燕国到我们赵国做什么来了?"

"尊敬的大王,我给你讲故事来了。"讲故事?他要讲什么故事呢?赵惠文王心中不禁一愣。

接下来,苏代开始讲了他的故事。

苏代说他这次到赵国来,经过易水的时候,看见一只蚌,正张开双壳,在河边晒太阳。忽然飞来一只水鸟,伸出长嘴去啄蚌的肉。蚌立刻用力合拢它的壳,把水鸟的嘴夹住了。这时候,水鸟对蚌说:"不要紧,只要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的。等你死了我再吃你的肉。"

蚌不服气,它回敬水鸟说:"不要紧,只要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你也会活不成的。咱谁吃谁的肉,还说不定呢!"它俩争吵不休,谁也不肯相让。正在它俩争吵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人走了过来。那打渔的人毫不费力地伸手把它俩一起捉走了。

苏代讲完了上边的故事,然后严肃地对赵惠文王说:"尊敬的大王,听说贵国要发兵攻打燕国。如果真的发兵,那么,两国相争的结果,恐怕要让秦国做渔人了。"赵惠文觉得苏代的话有道理,便放弃了攻打燕国的打算。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也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千百年来已为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同志之间、朋友之间,应当团结互助,而不应勾心斗角,要看清和对付共同的敌人。否则,就必然会造成可乘之机,让敌人钻了空子,彼此都遭受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