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 司马迁名句

司马迁的历史观
1个回答2024-06-24 15:32
太史公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
所以在项羽本纪中,极力描写出了项羽的个人勇猛.
但是英雄却不适合当一个合格的帝王.
因为项羽心中还有情意.在英雄末路之时,他首想到的是宝马与美人.
这样的描写,更加突出了项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英雄,
而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枭雄.
到了最后,项羽不过江东,更加突出了他的情义.
虽然他儿女情长,但是最后依然选择与他的部下一般战死沙场.
而项羽最后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过”则就是太史公对项羽的评价.
隐含的说,项羽只能是一个有情有义,个人色彩浓厚的英雄,
而成不了一个称王称霸的帝王.因为他连自己失败的原因也搞不清楚,
用现代话说,就是没有政治觉悟.这样的人,可以打天下,却是坐不成帝王的.
司马迁的历史观其实主要就体现在两方面:力求真实和爱憎分明,在对项羽的记载中无疑第二项占了主要因素,一句“天要亡我,非战之过”就足以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偏爱.但即使这样也保持着真实性与倾向性的统一,这是司马迁作传的最大特点.
如果去参观司马迁嗣,你最想说什么
1个回答2024-01-22 01:28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泱泱《史记》传千载,遑遑‘史圣’无二人”
身残志坚,公秉无私,正直犯上,论从史出,史上“传道授业解惑第一人”
关于司马迁史观
3个回答2022-09-18 23:27
说白了就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在高中历史课上老师应该有讲过
司马迁的故事简短 司马迁的故事简述
1个回答2024-02-27 04:43
1、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2、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3、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历史上司马迁是什么人 司马迁自称
1个回答2022-12-22 17:05
这个问题你的怎么看
司马迁有没有妻子,司马迁妻子及其儿女介绍?
1个回答2024-02-07 07:12

据民间的传说,司马迁的妻子是一个叫柳倩娘的人,这个柳倩娘还是西汉名将李广的外孙女,而且柳倩娘自己的父亲柳震庭也是一个诗书颇通的文人

我们从司马光和司马迁身上学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2 02:50
司马光:从《司马光砸缸》中,说明他是一个头脑冷静,思维严密,勇敢,清廉仁厚……

司马迁: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爱国,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人(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一个“博古通今”的人,告诉我们要学好历史)……



(小小的有关资料)司马光:对司马光的为人,朱熹评论: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学如饥渴之嗜饮食,于财利纷华如恶恶臭;诚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来陕洛间,皆化其德,师其学,法其俭。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乎!博学无所不通。(《三朝名臣言行录》卷7)
司马迁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7:45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



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什么的司马迁(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7 09:11
孜孜不倦的司马迁

博览群书的司马迁

坚持不懈的司马迁

业精于勤的司马迁

竭尽全力的司马迁

锲而不舍的司马迁

脚踏实地的司马迁

学而不厌的司马迁
形容司马迁的经历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2 00:36
博闻强记、 家学渊源、 栉风沐雨、 名山大川、 挺身而出、 犯颜极论、 飞来横祸 、不白之冤 、忍辱含垢 、 大笔如椽、弘篇巨制、藏之名山。这些成语可以串起司马迁的经历。

司马迁家学渊源甚深,祖上数代为史官。他自小博闻强记,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游,栉风沐雨,遍览名山大川;后继承父业,为太史公。因李陵降匈奴,司马迁挺身而出,犯颜极诤,为其辩辞。不料因此惹上飞来横祸,身遭不白之冤。为完成父亲临终之愿,司马迁忍辱含垢接受宫刑,以保得命存。之后他大笔如椽,发奋而作,写下一部鸿篇巨制的史书著作,期冀能藏之名山,流传后世,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