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关于年龄称谓

年龄称谓的称谓来历
1个回答2024-02-15 02:26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50岁古代年龄的称谓是什么古代50岁的称谓
1个回答2024-04-24 18:16
  古代称50岁男子为艾、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艾语出《礼记·曲礼上》有五十曰艾;知命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不同年龄的称呼: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称30岁为而立之年
  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诚笃,年仅而立。”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应璩《答韩文宪书》:“足下之年,甫在不惑。”
  强壮:指四十。《续焚书》卷一·书汇:兄虽强壮之年,然亦几于知命矣
  知命:指50岁。
  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称50岁为知命之年
  花甲(耳顺):指60岁。
  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古稀:指70岁。称70岁为古稀之年
  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
  《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古代为什么把百岁的老人的年龄称谓,称为期颐之年?
1个回答2024-01-26 06:17

期颐之年是出自于我们古代的一本书上,然后用来指年过百岁的老人,刚开始在《礼记》上说的模液兆是百年期颐,那这个期主要就是指还在,就是还可以期待,颐在古代是抚养教养的意思,所以合起来就是人到百岁过后需要自己的子女用自己的能力去赡养他们,人活到百岁过后仍然还在,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是尊重,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尽到孝道。

所以我们就把年过百岁的老人称为期颐之年,就说必须要让自己的子女履行赡养的义务。

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孙希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悫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后因称百岁为“期颐”。苏轼《次韵子由三首》:“到处不妨闲卜筑,流年自可数期颐。”

长寿是人人都渴望的,越是有钱越是权力大的人就越是怕死,在古代更是有着很多埋衫皇帝供奉起道家渴望能够有一颗长旦租生不老的仙丹。长生不老那都是神话中的故事,能活到一百岁就已经让很多人满足。期颐,词意指百岁之寿的老人。瑞,通称期颐或称百岁人瑞,常指年纪100岁以上的人。

说起中国文化对年龄的称谓,最常见的是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对未满周岁的称之谓襁褓,两三岁孩子的称谓孩提,三四岁到七八岁叫垂髫,七八岁到十三四岁的男孩称之谓总角(扎辫子),女孩叫豆蔻,二十岁因身体尚未强壮称之谓弱冠。所以一般老人就被称之为其余之年,相较于数字来表达,古人们用一些特别的词来表达自己的年龄会显得更加的浪漫。

不同年龄段的称谓有哪些?
2个回答2022-10-10 12:25

1岁以下婴儿:襁褓之年

2-3岁儿童:孩提之年

3-6岁儿童:垂髫、总角

13~15岁:舞勺之年

20岁(女):桃李年华

20岁(男):弱冠之年、加冠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之年、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之年

70-80岁:耄耋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之年



扩展资料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

古人对年龄的称谓,都有哪些?
3个回答2023-02-01 10:57
不惑,古稀,知命,花甲,弱冠,束发等,有很多种称谓。
古人对不同年龄的称谓
1个回答2022-08-31 13:36
豆蔻 女子十三岁
破瓜 女子十六岁
弱冠 二十岁
而立 三十岁
不惑 四十岁
知天命 五十岁
花甲 六十岁
古稀 七十岁
期颐 百岁之人
古代年龄称谓
1个回答2023-01-20 07:55

古代年龄称谓是如下:

1、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2、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3、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4、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5、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6、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7、16岁称碧玉年华; 

8、20岁称桃李年华。 

9、24岁称花信年华;

10、男子20岁称弱冠,

11、30岁称而立之年

12、40岁称不惑之年

13、50岁称知命之年

14、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15、70岁称古稀之年

16、80岁称杖朝之年

17、7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

18、耄耋之年(其中耄年80到90岁,耋年70到80岁)

19、100岁乐期颐。

古代年龄的称谓。
4个回答2023-01-27 06:45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三岁
垂髫:三四岁到七八岁
总角:八九岁到十三四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及笄之年:女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命之年:五十岁
花甲: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耄耋之年:八九十岁
喜寿:七十七岁
伞寿:八十岁
半寿:八十一岁
米寿:八十八岁
白寿:九十九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代年龄称谓?
2个回答2022-10-01 20:45
古代年龄称谓是如下:
1、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2、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3、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4、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5、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6、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7、16岁称碧玉年华;
8、20岁称桃李年华。
9、24岁称花信年华;
10、男子20岁称弱冠,
11、30岁称而立之年
12、40岁称不惑之年
13、50岁称知命之年
14、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15、70岁称古稀之年
16、80岁称杖朝之年
17、70至90岁称合鲐背之年
18、耄耋之年(其中耄年80到90岁,耋年70到80岁)
19、100岁乐期颐。
30岁的年龄称谓叫什么
2个回答2023-05-09 16:0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