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葬哀伯谏拉郜鼎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4-12 18:43

《臧哀伯谏纳郜鼎》出自《左传·桓公二年》。其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且“纳于大庙”的“非礼”行为。文章从礼制视角,用七个排比句,说明“纳郜鼎”“灭德立违,必将导致的恶劣后果。这篇谏辞具有强烈的逻辑能力,气势恢弘,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桓公二年是多少年?
1个回答2022-05-16 08:32
桓公二年,指鲁桓公二年,公元前710年。
《臧哀伯谏纳郜鼎》中一些字的发音为何字典里没有
1个回答2022-04-03 06:39
首先那些字是不是通假字?
然后你查的是什么字典?如果你查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之类就可能没有那些字的古音和大概通假到哪个字的注释
葬礼时的那首哀鸣曲叫什么?如题 谢谢了
1个回答2023-02-21 07:54
葬魂曲 莫扎特的
角哀伯桃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5 05:40
“舍命之交”故事源于《烈士传》。因此《传》已散失,故祗能从唐李善《文选注》与《建康志》的引文中得知一些故事的梗概:《文选注》的引文是:“羊角哀、左伯桃为死友,闻楚王贤,往寻之。道遇雨雪,计不俱全,乃并衣粮与角哀,入树中死。”《建康志》的引文是:“羊、左燕人,为死友。闻楚王好贤,同入楚,至梁山,值雨雪。伯桃并衣粮与哀,令往事楚,自饿死空树中。哀至楚为上大夫,乃告楚王,备礼葬之。
哪个阿拉伯语大神能看出这个阿拉伯人说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2-06 04:51
有一种流行的说法:阿拉伯人的舌头,希腊人的头脑,中国人的双手。阿拉伯人是极富于用口头表达思想感情的,大家熟悉的阿拉伯文学巨著《一千零一夜》就是最好的说明。它最初是口头文学,后经许多民间艺人、文人学士几百年的收集、提炼加工而成。...
阿拉伯数字的来历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8 18:43

1、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2、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数学计算就产生了.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腊好答计算方法。

3、到公元前三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现代袜亩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在这一组数字中,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

4、“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轮慧小圆点“·”。后来,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圈“0”。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一个阿拉伯小女孩以前在阿拉伯的经历,黑白动画
1个回答2024-04-01 10:42
数码怪兽在被称为“数码世界”的计算机网络上的模拟信息空间中生息,他们是一种拥有人工智能的虚构生命体。

分为各种各样的属性和等级,模拟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动植物、机械、人型和突然变异等,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种族。

关于各个数码兽的个体存在着原创的基本设定,虽然在动画作品登场之际意图地改变这种情况,另外作为动画作品中的主角,也同样有被全新设计的数码兽,有时因为改変,与原基本设定存在较大差异 。这些改变的设定一部分作为动画作品的主题以Mook形式的图鉴等,与原创基本设定一起被刊载出来,与动画作品无关联性的图鉴对比是必要的。
古文观止(1):石碏谏宠州吁
1个回答2023-11-26 05:21
《石碏谏宠州吁》出自《左传》,故事发生的时间为鲁隐公三年。

春秋时期, 卫庄公 娶齐庄公之女为妻子,是为“庄姜”,美而无子。于是庄公又娶陈国女子,曰“厉妫”,生子却早夭。而厉妫之妹戴妫为庄公生一子,是为“ 桓公 ”,庄姜视为己出。

同时,庄公的宠妾生有一子,名“ 州吁 ”。他受到宠爱,并且好弄兵器,但是庄公并不禁止他。

于是大夫 石碏 向庄公进谏,说是爱子就要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他向庄公提出了教子的“义方”,即“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奈何庄公不听劝谏,仍对州吁放任自流。对于石碏而言,更要命的是他的儿子 石厚 跟州吁来往密切,臭味相投。

文章最后一句是“桓公立,乃老。”说的是桓公即位后,石碏告老辞官。当然,后来的事态发展恶劣,石碏并非真正的“告老”。

这篇文章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是“教子”,到现在仍有其现实意义。

为人父母者,自然是爱自己的孩子,但这爱不应该是“溺爱”、“娇宠”,还不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偏偏庄公对州吁就是这样的爱,乃至于州吁有恃无恐,“阶之为祸”。

桓公即位后,州吁与石厚合谋,杀了桓公,篡位,但不足一年便“自作孽不可活”,最终还是被石碏除掉。除了除掉州吁,石碏大义灭亲,亦除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成语“大义灭亲”就是这么来的。】

“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假如卫庄公能像窦燕山那样以“义方”教导自己的孩子,即便不能让他扬名天下,也不至于落到弑君篡位,枭首落幕的下场吧。

后人有诗云:“ 教子须知有义方,养成骄佚必生殃。郑庄克段天伦薄,犹胜桓侯束手亡。 ”除了对卫庄公宠溺州吁的讽刺,还警醒为人父母者引以为戒!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