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论述句式分析

《齐物论》以什么样的言述方式写的
1个回答2024-01-20 11:53

《齐物论》以寓言故事的言述方式写的。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全篇由几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连珠并列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虽然没有表示关联的语句和段落,但内容上却有统一的主题思想贯穿着,而且在概括性和思想深度上逐步加深提高,呈现出一种似连非连、若断若续、前后贯通、首尾呼应的精巧结构。


“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齐物论”,即整齐万物之论。庄子提倡齐一万事万物,在他看来,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是无差别的,正确与错误是无差别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本篇表现的是庄子对世俗的否定,和对无差别的自由境界的向往。庄子认为,要达到无差别的精神自由之境,就必须超脱世俗观念的束缚,忘掉物我之别,忘掉是非之辩


《齐物论》共有七个主要寓言,分别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狙公赋芧、尧问于舜、啮缺问乎王倪、瞿鹊子问于长梧子、罔两问景及庄周梦蝶。


南郭子綦与颜成子游的对话是全篇的开头部分。在这里,南郭子綦提出了一个“吾丧我”的境界。所谓的“吾丧我”,“吾”是指超脱世俗、进入到高度精神自由的境界、精神得以升华的自我,是精神上的自我,“丧我”的“我”,则是肉体的、现实中的、有名利是非观念的凡人“我”。“丧”是遗落。因而,“吾丧我”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他忘掉了物的存在、自我的存在,混同了物我界限,合二者为一体。


接下来,是他对颜成子游谈天籁、地籁、人籁、他着重对地籁与天籁的描述。他对地籁的描述是实写,对天籁的描述则用虚写。他最终要点明的是,声音之所以千差万别,全是由于各孔窍的自然状态所致。所谓天籁,其实就是因任自然的声响。天籁与“吾丧我”的关系在子綦看来,二者同属顺任自然的境界。之后,用人籁和道做了对比,用朝三暮四的猴子来比喻执迷于分辨事物差异的人。在作者看来,与其争辩不休,不如去掉成见之心让别人与“我”心意相通。


接着,作者以尧的故事为引,引出对大道的赞颂。尧制裁小国就如同十日并出,让世间万物都沐浴到他的光辉。大道普照万物也与之同理。在这里,作者将大道置于一切道理之上。


第三则故事写的是王倪对啮缺谈至人超越世俗利害是非的观点。啮缺问王倪是否存在共同的是非标准,即真理标准。对此,王倪用各种不同的动物对居处、味道、美色有各自不同的反应,以此为喻,说明不同的人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对同一事物肯定有不同的是非标准。庄子混同是非,齐一万物的观点在这里论述得很充分,他赞美了至人的超凡脱俗,表现了他对至人精神自由境界的追求。


第四则寓言是长梧子与瞿鹊子的对话,主旨是否定世俗的是非观,主张因任自然,长梧子以梦为喻,说明世俗中人对生死利害的追求实际上就像在迷梦中一样,只有得道的至人才能顺乎自然而清醒地看问题。


罔两问景的故事中作者以变幻不定的影子说明依赖外物而生,无以得到自由的道理,并借庄周梦蝶影子之口提出“物从何来”的问题。影子和罔两都不知道影子所依附之物从何而来,而站在道的角度,万物都从“道”中来,影子依附之物也是如此。


庄周梦蝶这一故事广为人知。这种物我的合一,是一种无我的境界,类似开头“吾丧我”的境界。其文辞之有没,想象之奇幻,深为后人所称道。


论述分析家长给教师充话费?
1个回答2024-02-24 20:23

我认为教师们最好的做法是返还相应的话费金额给学生家长。不论从什么角度上说,教师收受这样的变相讨好的方式,会对教师本人造成极不好的影响,所以最好是返还。有人说,以给家长孩子书本为依托,还清话费;但这样不知情的人会觉得老师你偏心。所以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来一个家访,了解家长的担心点,同时返还话费

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等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揭示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
1个回答2024-02-12 17:54
【答案】B
【答案解析】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论述题格式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15 15:21

论述题格式是:开头+主体(分段小标题)+结尾。

开头部分可以解释关键词,也可以分析关键词与关键词之间的意思,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开头,但本质只有一个——告知阅卷老师你对这道题目的分析与理解,从而自然地进入到主体论述部分。

主体部分要版块分明、层次清晰,可以用小标题提示重点以回答题目,比如题目要求的是回答措施,那么小标题就可以写明你所想到的某一措施的关键部分是什么。

论述题答题注意事项

第一,紧扣理论。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20分钟以上的时间。

论述题应遵循的基本规则与方法

提取关键词式读题:

1、辨别问题类型。当我们拿到一个论述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题干中提取重要的关键词,辨别问题类型。以便我们在上千字的答案编写中不至于跑题。

2、语句转化。如谈谈你对某个理论的理解的时候,你就可以转化为需要答这个理论具体是什么+理论的意义或是影响+理论的新变化。

简答题中对已有的理论、现象、事实和观点作出描述或者肯定,明确其具体表现,这是简答题中比较好解答的一类问题。在回答中,只要说明“是怎样”就可以了。简答题答题要点有以下几点:

(1)不遗漏要点。

(2)答要点后展开解释。

(3)层次分明。

(4)做简答题的时间安排得当,可先列点,按照先易后难的方式来做题。

(5)不留白、不创新。

试论述幼儿歌唱的形式。
1个回答2024-03-18 05:30


歌唱形式是歌唱活动中参加者的人数,全体参加者的合作方式以及伴随的表演方式等的总和。如参加者可以是一个人,几个人或许多人;各个参加者可能同时唱相同的歌词和曲调,也可能同时唱不同的歌词或曲调,还可能是一种轮流,交替式的合作歌唱;歌唱时歌唱者可能仅做一点体态动作,或自己边歌边舞(或给自己伴奏);也可能由其他人伴奏或伴舞等。在学前阶段,幼儿可以掌握的歌唱形式(包括节奏朗诵形式)主要有:独唱,齐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和歌表演。结合学前幼儿音乐学习活动的特点,这些歌唱形式的实际含义可表述为:

1,独唱:一个人独立的歌唱或独自歌唱。

齐唱: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唱同一首歌。其中包括分组轮流齐声唱歌曲中的某些部分,如一组唱一句等。

对唱:包括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个人与集体之间用问答的方式各自唱歌曲中的问句或答句.。

2,领唱齐唱:一个人或几个人唱歌曲中比较主要的部分,集体唱歌曲中配合的部分。

轮唱:两声部先后按一定间隔开始唱同一歌曲。

3,合唱:包括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用同一旋律唱衬词;一个声部用哼鸣的方式唱旋律,另一个声部按节奏朗诵歌词;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在休止或延长音处唱填充式的词曲;一个声部唱歌词,另一个声部唱固定音型或延长音等。

4,歌唱表演: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表演。

《西方文论》阅读分析、论述
1个回答2022-08-09 16:38
我最近就在看文艺学,这几个问题太长了,我只说自己观点了。
第一个观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世界观我不太喜欢我喜欢他那种忧世伤生的风格。
第二个,萨义德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尤其《知识分子论》,但这里他的观点太偏激,这由于和他处的时代有关。
第三个,自然主义要求还原事物本来面貌,艺术本来就来自自然。但是一味自然,还是艺术吗?
论述题《一枕美梦》分析论述寓言的特征?
4个回答2023-09-23 07:30
《一枕美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迅隐厅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虚幻的美亩隐梦得来的。任携枯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论述题《一枕美梦》分析论述寓言的特征?
1个回答2024-01-08 05:24
《一枕美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焦湖庙,庙里有一个玉枕头,枕头上有一个小孔.据说,枕着这个枕头睡觉,可以在梦里经历许多美好的事情.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不是可以靠虚幻的美梦得来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坐享其成,自己扎扎实实地辛勤劳动,才能把愿望变成现实。
论述逻辑的基本形式
2个回答2022-11-22 09:21
逻辑成为一门科学,那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这恐怕怀疑的人很少。我们知道亚氏并没有把他的研究叫做“逻辑”,但他明确指出他的研究对象是“三段论”,而这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他的三段论有两种,一是蕴涵三段论,二是归纳三段论。前者我们不必说,后者实际上是一种完全归纳,因而也是演绎性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逻辑”,就是关于“必然推理规则”,或“必然证明或论证规则”的科学。他尽管提到过简单枚举归纳,但并不是从“逻辑”意义上来说的,只是为了和“逻辑”进行对比而从论辩的意义上而言的。
从词源来说:赫拉克利特最早使用logos也是指语言中体现的“客观次序”,也是在“必然”意义上讲的。因此,“逻辑”的本义不仅仅是指“推理规则”,而且是指“必然推理规则”。逻辑学和其它学科分科的意义,实际上就在这里。如同当今中国许多人指责经济学没有研究“生产力”一样,硬要逻辑学去研究它的内容是否为真,本来就不合分科的原理。如果逻辑学什么都可以研究,就应该叫“知识学”。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