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英语时态重点

生态环境在课程标准里的地位?
1个回答2024-01-08 08:22

课程标准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是“探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该条内容标准属经历水平的情感性目标。教材为学生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两个背景材料:(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因果联系分析方法。

新课标英语课程标准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4-05 19:57

英语这门课程的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基础教育各门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经过全国近300名专家的共同努力,18种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扩展资料

为了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目标和态度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23 19:54
目标和态度是相辅相成的. 目标决定态度. 态度也决定目标. 有了目标,就决定你要用什么样对太对去对待它. 但是同时,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目标实现与否. 目标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是能力. 如果没有相应的能力, 有再好的态度也是没用的.
新课标四维目标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6 23:35

一.新课标中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分学段目标按四个维度表述,也就是所说的四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
二.新课标四维目标的内容:
1、知识与技能: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经历图形的抽象、分类和运轮性质探讨,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处理数据,并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2、数学思考:体会代数表示运算和几何直观等方面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意识和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了解数据和随机现象,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和演绎推理能力,清晰表达想法,学会独立思考;
3、问题解决:学会提出问题,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腔肢,建立旁圆信自信心,了解数学的价值,勇于质疑,实事求是。

上课听讲的目标
1个回答2024-02-16 10:15
上课听讲的目标
这个可以是学习到
这节课的内容
还有就是今后报效祖国
小学英语的新课标是什么
1个回答2022-09-22 05:33
????说清楚啊
标日 中级 第7课 小问题
1个回答2022-10-10 19:16
我记得是星期四
课题小标题如何写?
1个回答2024-03-15 02:30

课题小标题的设计,在课题研究方案中,可以将分类设为小标题,如:

①课题的意义与目的

②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③课题的研究方法

④课题的实施过程

⑤课题实施采取主要措施

在课题总结报告中可以将实施过程中的措施方法归纳成几个小标题分别叙述。

课文用将相和做标题有什么好处
1个回答2024-02-04 15:16

因为廉颇是将,蔺相如是相,文章主要写他们俩的矛盾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都是围绕着题目来写。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之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

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局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

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局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扩展资料: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之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之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

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之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新课标小学英语怎样教》
1个回答2024-08-11 11:27
新课标对小学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小学英语教师,首先是教师,他应该具备一个普通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其次,他是英语教师,又应该具备丰富的英语知识,具有和英语教学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及语言修养。再次,他是小学英语教师,他又必须了解儿童,具备心理学、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素质:
一、个人素质
任何一个教师都应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英语教师也不例外。他应该具备精湛的听说读写能力及丰富的语法、句法知识。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我们小学英语教师面对的是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小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备英语语言方面的知识,还应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学生,智力发展及身心发展都非常迅速,加上现代科学技术及网络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得很快,有些知识还是教师都无法企及的。小学生虽然对社会现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他们对教师有一种天生的崇拜心理,渴求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由于他们所能接受的教育和独特的社会经历使得他们的想法会与传统的道德观念发生冲突。作为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广博的知识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小学英语教师要以崇高的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二、知识素质
1.英语专业知识。如果想教给学生知识,教师首先要具有丰富的语言知识,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做到语言规范、语调清新自然,给学生一种纯正的英语暗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发音,并使其终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渗透给学生语言学、词汇学、语音学等方面的知识,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2.创设情境的能力。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已经错过了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而在学校内有没有外语训练的环境,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积极有效地为学生营造一种外语环境,使其不断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室的门、窗、桌、椅、凳上面贴上英语单词,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感到一种英语氛围,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几分钟播放教学录像、英语歌曲、儿歌等,使学生提前进入英语课堂。
3.课堂调控能力。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小学生注意力只能集中20-25分钟,不同的学生也各有不同,有的孩子甚至连一刻钟也坐不住。小学英语课时按长短课结合设计,然而为了不影响学校整体布局,大部分学校不能做到上短课,他们的课时一般是40分钟。完全用长课上英语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幽默的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不仅如此,教师课堂调控能力还体现在课程的讲授当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应该照本宣科,念完教案了事。
4.教学创新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这体现在教师对课文的处理要有独特的见解,对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不能只照抄教科书。
5.多媒体与各学科的整合能力。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教学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利用多媒体,可以使教学增加趣味,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图画中,欣赏着优美的音乐,徜徉在如诗的画面。这对学生不仅是精神上的享受,而且能使学生更加轻松地学到知识。多媒体教学对英语教学尤其有帮助。教学中有许多用语言很难解释的东西,用图画就可以轻松解决。如plane这个词,如果用英语解释给小学生会有较大困难,但使用简笔画就简单多了。如果学校配备了多媒体,还可以在显示画面的同时配上飞机飞行的声音,这就更加生动了。
三、较强的科研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做科研型教师。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经过四年的英语学习之后,要达到2级水平,掌握600—700个单词,到初中毕业时达到5级水平,掌握1500—1600个单词。要达到这个标准,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本地学生的教材。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法,并形成自己的科研体系。争取定期确定科研课题去研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完成情况,写出试验报告,作为今后制定工作的依据。
除了具备上述几方面的能力以外,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还应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我们的教学不应只局限于教材,而应该从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汲取知识。课外资源包括网络、图书馆、报刊杂志等。现代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广阔无边,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面要跟上。我们不仅要从课外学习知识,更要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为我所用。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英语课改的重点
这次英语课改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
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英语课程改革的任务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英语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四) 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性差异 4、采用灵活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
5、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常用渠道
(五) 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教学观念上:
从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
和培养,强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强调通过语言学习,提高对语言功能
和结构的理解和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
开展交际而服务。
教学模式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强调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尽量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交际;强调学生参与项目和调查研究,积极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在教学方法上从单纯的机械训练和语法讲解转向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
样化评价方式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更注重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
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转变。
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学转变。学习方式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
视。学习策略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目前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1、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核心理念的指导下,课
堂教学评价已经将关注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论教”
使得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
革新、备课方式和课前准备、自我教学能力的重新认识及课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
系的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持久的努力。新课程课堂教学由学科本位转向人的发
展本位,符合、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而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不再是
教师的表现,而是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合作的行为表现、学生的参
与热情、情感体验与探究、思考的过程等。但目前,许多教师依旧把知识传授作为第一要素,把教师的主要引导放在核心位置,
把过多的练习当成学生提高的主要手段,对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更多的深入了解
,手里拿的是新教材,上的却是传统课。
2、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重语言知识、轻
语言能力的倾向;改革的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英语课程的根本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新《课程标准》还
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改变原大纲中以教为主的原则,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指导
思想;提倡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
式的转变;把英语课程定位在一个开放的体系上,让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
近时代;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3、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的、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输入式”教学,代之
以学生为活动主体的“输出式”教学。因为输入式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
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对话”
机制,要善于处理教材,选择进行对话的“话题”,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
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
次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直接呈现或讲授结论、结果、定理、公式、法则、定律等
,然后要求学生再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
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
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再次就
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要着力研究学
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
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
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
己的学习方式。
4、学习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两种学习
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由于过去过分强
调接受和掌握,冷落甚至忽视发现和探索,因此,现在所要转变的也不是完全抛
弃接受性学习,而是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
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
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
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三、优化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 更新观念,创立新的课堂教学流程,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
先进的教育观念是通过先进的教育方式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转变的本身也要在
教育方式的转变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
但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改革教师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教
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而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否,最终都要落实到学
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落实到学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转变上。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数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还能从
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出发,而有些教师则只是凭借经验和头脑中的设想),
带着学生一步不差地进行,为了完成教案中事先设计的某个环节,或是达到教师
的某一项本已脱离实际的目的,甚至冒着拖堂的危险,在那里说个没完,完全忽
视了教育的主体。即便有一些学生的自主活动,也是要在教师事先设计或限定的
范围内,为某个教学环节服务的。而新课程倡导新的教学、学习方式,以学生在
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教师也就更多地成为学习情境的创设者、组织
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因而,我们首先要强化教研组在新课程指
导下的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吃透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精讲精练,充实课堂教
学容量,从发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点出发,讲究课堂教学的层进性[实行分层目标
教学。对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进行多层面动态分解,变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体系,
由浅入深地对目标予以网络构建。
创立“纵向连环递进,横向螺旋推进”的课堂教学流程。
纵向层面以分层教学目标为链条,其环节的顺序为“基础——迁移——延伸”;
每一环节又以学生学习活动为横断面,回环逐层深入,其层面的程序为:“提出
任务(问题)——讲解点拨——合作、讨论——小结规律”。这样,教学就形成了
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的链条式螺旋式交织集成线路、探究性,注重基础练习、拓
展练习和提高练习的有机结合,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贯彻新课程的精神。
作业和练习很有讲究:
(a)作业要有弹性,可分为基本、选择和超定额作业。
(b)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拾级而上;要
把教材的知识结构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把分散的“知识点”连贯成“知
识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
(c)在同一题目上“设台阶”,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受得了”。要在“寓做
于兴趣之中”上下工夫,使学生喜做乐做。
(a)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的解题方法,没有固定的解题模式,解题所需的不是机
械的记忆和刻板的运用,而是敏捷的思考、严谨的推理、灵活巧妙的方法。
(b)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a)科学地掌握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不应把作业的数量作为衡量学生作业量
是否适度的尺度
(b)作业布置、批改、反馈要及时。
现在的课外作业,大多是对学生课内所学内容的延续,这对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很
有必要,但学生仅仅做这样的练习是不够的。还应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设计一
些超前性的习题。培养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观念中,传授知识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知识就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毫
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在知识面前,人们只有去“发现”,去掌握。因而,在学
校教学中,“以书本为中心”就进一步造成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俨然成为
“知识”的天使而存在着。新课程坚持实践的观点,认为知识应当属于人的认识
范畴,知识的获得和掌握,都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因而,学生掌握知识的过
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
精神乃至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
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
、面向学生工作。这样,教师备课的教学教案就需要随着新的教学精神而有所改
进,以增强其适应性,如教师设计“课后小结”、“课堂学生问题随记”、“单
元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
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案的编写,已经不
能再是传统的重点分析和简单的设问对答了。由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也已经从“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桎枯下摆脱出来。基于这种观念,教师在具体
的教学准备当中就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备课。教师在课前必须充分地关
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教师要注重花时间
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的通透和对教材地重视。
而更多地需要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
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大纲的知识点有机
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