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少儿英语导入

如何比较好的导入周长这个概念,小学数学教学
1个回答2024-04-10 03:35
你可以利用教室的黑板或课桌,这些东西比较直观,然后先问同学们每条边的长度,比如说课桌,有几条边,因为长方形对边相等,所以可以知道四条边的长度,四条边不就是周长吗。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行。
什么是课堂导入?课堂导入的概念
4个回答2023-11-18 21:20
课的导入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有教与学活动的通称。
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导入教学概念
1个回答2024-02-17 01:43
所谓概念课的导入,是指在正式讲授新知识前的开场白。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新课的导人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导入新课,我认为应该是:原则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语言上求“精”。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现加以总结归纳,以求教于同行。 一、生活常识导入法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可以从汽车起动、刹车、拐弯时车中的人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倾倒现象,人跑动起来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止等人人都体验过的事。 二、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入新课,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静止的车,人推它才会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如果不推、不吹,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当老师提出“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吗?”时,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迷惑住了。当老师对学生结论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地导入新课“惯性定律”。这种导入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规律,还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原有感性知识做一番完整的分析,以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理念十分有益。三、由学生小实验导入物理教材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许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不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技能。如:“纸人跳舞”的小实验,使学生在笑声中引出静电的产生和预防方法。它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但要注意,小实验要选取得当,演示巧妙,才可以使学生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四、由演示实验导入教师在授课时,一开始就不讲解原理,而用演示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引入好奇的境地,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自然性。如:在讲热传递、传导一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将一段棉线缠绕在一金属棍上,然后用酒精灯烧金属棍有棉线的一端,可看到棉线没有被烧断,此时提出:要知道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这样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反映在演示实验本身的生动形象上,它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这种生动的直观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五、由提出疑问导入如在讲解“空气的浮力”时,学生已知道由于重力作用,手中的金属小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知道了同一高度下落的纸片和金属小球快慢不同。教师可问:“为什么小球和纸片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小球比纸片重。”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因为小球的质量大于纸片的质量”。从学生的回答的情况教师再紧逼一步:“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到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问题在于小球和纸片都处于空气这一物质之中。接着开始讲课,效果肯定是不错的。这种由学生感到好奇和疑惑的方法导入,可以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引人深思,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六、由科学史实导入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也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七、由小故事激发导入有些课在引入新课时,利用物理学科趣味性强的特点,先讲一个小故事,可使学生兴致顿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例如,“辐射”一课,课堂开头先讲一个“煤炭解危”的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冰层封住归路,处境十分危险,船长命令船员去破冰。敲、砍、挖、炸,冰层仍然不动,最后把煤炭撒在冰上,归路才得以打通,为什么煤炭使“高斯”号轮船摆脱危险处境呢?通过课堂开头的小故事设置悬念,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整节课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多探索、多实践,肯定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没有适当的导入,课堂教学便只是一种拼凑,不再是“有机的整体”,也就减少了课堂教学的魅力。
课堂教学如何设计导入教学概念
1个回答2024-02-13 01:50
所谓概念课的导入,是指在正式讲授新知识前的开场白。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新课的导人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导入新课,我认为应该是:原则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语言上求“精”。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现加以总结归纳,以求教于同行。 一、生活常识导入法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可以从汽车起动、刹车、拐弯时车中的人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倾倒现象,人跑动起来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止等人人都体验过的事。 二、由生活中的错误经验导入生活中的经验有正确的和错误的两种,有时利用学生生活中的错误经验来导入新课,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静止的车,人推它才会动;静止的树枝,风吹它才动。如果不推、不吹,这些物体是不会动的。当老师提出“维持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要有力的作用吗?”时,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假象迷惑住了。当老师对学生结论给予否定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注意力顿时集中到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上来,这样,就巧妙地导入新课“惯性定律”。这种导入方法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之前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世界,掌握自然规律,还必须经过严谨的科学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对原有感性知识做一番完整的分析,以获得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理念十分有益。三、由学生小实验导入物理教材中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许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充分利用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不但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实验技能。如:“纸人跳舞”的小实验,使学生在笑声中引出静电的产生和预防方法。它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物理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但要注意,小实验要选取得当,演示巧妙,才可以使学生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四、由演示实验导入教师在授课时,一开始就不讲解原理,而用演示实验将学生的注意引入好奇的境地,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自然性。如:在讲热传递、传导一课时,面向全体学生将一段棉线缠绕在一金属棍上,然后用酒精灯烧金属棍有棉线的一端,可看到棉线没有被烧断,此时提出:要知道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这样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仅仅在于反映在演示实验本身的生动形象上,它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这种生动的直观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五、由提出疑问导入如在讲解“空气的浮力”时,学生已知道由于重力作用,手中的金属小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知道了同一高度下落的纸片和金属小球快慢不同。教师可问:“为什么小球和纸片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小球比纸片重。”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因为小球的质量大于纸片的质量”。从学生的回答的情况教师再紧逼一步:“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到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问题在于小球和纸片都处于空气这一物质之中。接着开始讲课,效果肯定是不错的。这种由学生感到好奇和疑惑的方法导入,可以活跃学生思想,激发学生兴趣,引人深思,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六、由科学史实导入一些科学史料中的典型事例可以用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最大的特点是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也是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七、由小故事激发导入有些课在引入新课时,利用物理学科趣味性强的特点,先讲一个小故事,可使学生兴致顿生,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激发,例如,“辐射”一课,课堂开头先讲一个“煤炭解危”的故事:1903年,在南极探险的“高斯”号轮船被冰层封住归路,处境十分危险,船长命令船员去破冰。敲、砍、挖、炸,冰层仍然不动,最后把煤炭撒在冰上,归路才得以打通,为什么煤炭使“高斯”号轮船摆脱危险处境呢?通过课堂开头的小故事设置悬念,形成认知“冲突”,使学生整节课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多探索、多实践,肯定会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没有适当的导入,课堂教学便只是一种拼凑,不再是“有机的整体”,也就减少了课堂教学的魅力。
导数概念。
1个回答2022-11-12 20:34
显然函数左连续,右不连续,所以左可导,右不可导
导数的概念?
1个回答2022-09-23 19:44
说白了就是连续函数在某点切线的斜率(y/x)。
导数的概念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05 07:35
导数的概念源于函数变化快慢。
y是x的函数表示为y=f(x),大意是y随着x变化而变化,当x变化到x+Δx时,y变化到y+Δy,此时将比值Δy/Δx叫做函数y对自变量x的平均变化率,当Δx->0时,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值就叫做函数在x的导数。
导游的概念
3个回答2022-06-09 22:51
地陪,是指在本地参与导游接待工作的人员——也就是说负责接待别的地区或城市过来本地(本人所在地区)旅游的游客在本地的旅游活动的导游人员。

全陪,顾名思义就是全程陪同的导游人员——指游客要去别的地区旅游,在这一旅游过程中由与游客签订旅游合同的旅行社所在的地区的导游员从离开出发地到返回出发地这段旅游时间内全程陪同游客的导游人员(全陪只局限于国内旅游)。

领队,一般有两种理解:其一,是业内的称呼,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全陪,但是负责的地区不一样,领队是负责出境游的陪同导游人员;其二,是对于游客而言,一个旅游团队中的负责这次旅游活动中的一切事物的人——这个人就不是以上所说的导游人员,而是客人中的一个。

计调,是指旅行社办公室人员,负责整个旅游计划的制定、协调等工作。

前三者都是指导游人员,需要负责导游讲解、旅游过程中的房、餐、车的协调,与游客的沟通等工作,面对的主要是游客。工资要依各地方、各旅行社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最后一个是旅行社的办公室人员,其面对的主要是各个业务往来的旅行社,是有固定工资的。
孩子3岁了,还没数字概念!请问怎么样引导他?
1个回答2024-01-22 18:45
3岁左右和之前的孩子,是应该适当的学些东西,但不要把重心放在学习上,这样可能强行让他学东西,会过早的让他产生厌倦,而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和习惯,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品德,懂礼貌,有爱心,诚实,自立等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方面忽视,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以后是很难纠正的。
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家长应该多给他读一些有寓意的故事,让孩子自己能够从中慢慢的学会点东西,比如:类似与“孔融让梨”,“狼来了”这样的故事,让他学会礼貌与诚实等等,平时家长自己可以多积累些故事,在陪孩子时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用故事启发他,等到孩子的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你会慢慢发现他会对书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拿一些书让您读给他听,或者问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这往往是他的兴趣所在,家长要留意观察),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与习惯了。您所说的对数字的兴趣,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培养,比如,和他一起上楼梯的时候,就可以引导他上一个台阶数一个数,上去后然后问他有多少个台阶?让他学着看指针式的手表,等等,都是可以的,就是充分利用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启发元素,不会让他感到枯燥。其实只要,孩子早期在思想品德、习惯方面的培养到位了,其它方面的培养会水到渠成了,困难不是很大的,就怕在不恰当的时候培养不恰当的内容,反而适得其反。
少儿平安福理念导入
1个回答2024-05-06 04:36
主险(终身),重疾(终身),少儿特定重疾(终身),陪护金(轻疾三个月,重疾六个月),定期寿险(孩子18岁前保证有身价),长期意外,意外医疗,住院医疗,住院补贴,一家三口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