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

2022-05-01 19:17

能帮我找一下有关资料吗?
2个回答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语译】
这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好像打开镜匣中的镜子,在镜子中可以明显地映照出天色和浮云的移动。如果问它怎么这样地清澈?因为有源头的水不断地注入所致。读书想要能够清明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
【分析】
第一首 叙述 比喻入诗,以镜喻池 半亩方塘一鉴开 方塘实为书,开书如开镜
写方塘映照之美 天光云影共徘徊 喻书中之丰富
说理 提问映照明晰之关键 问渠那得清如许 喻书中道理之清明高妙
自答其关键 为有源头活水来 活读书,读活书,不断地悟道

朱熹〈观书有感之二〉
【原文】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语译】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地轻。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分析】
第二首 叙述今日之情形 比喻入诗,涨潮之境 昨夜江边春水生 春水喻读通书,能一以贯之
比喻顺境 蒙冲巨舰一毛轻 喻读通书,无所滞碍
今昔对比 说昔日之情 向来枉费推移力 喻读不通书之苦境
说今日之境 此日中流自在行 喻读通书之乐境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相关问答
观自在观自在,用什么观的?怎么观的?观的什么?如何自在?
1个回答2022-06-17 03:03
观自在菩萨,菠萝菠萝蜜多时。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
1个回答2024-02-14 02:26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 这句配穗族话是说听一个说话不如看他如何做事,看他如何做事不如看他实践的行为。为什么呢?因为有人说的好做的不好,做的到底如何不如看他具族核体的行为。一句话,只有用心去...
全文
什么是人生观,价值观,金钱观,婚恋观?
1个回答2023-01-04 10:33
看你个人的理解
观后感范文,观后感怎么写,电影观后感
1个回答2022-12-23 21:31
哦哦你要相信我嘛
观看《孩子的梦想》后写一篇观后感言
1个回答2024-01-28 21:59
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是什么?是七色的彩虹,是幽深的大海,还是无垠的天空?不,都不是,是梦想.梦想比彩虹更绚丽,比大海更深沉,比天空更广阔;它拥有梦幻般的华美、纯洁和甜蜜;它是每个人心中最崇高的净土...
全文
三观不合,到底是哪三观?讲讲你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0:19
三观不合的三观指的是世界观、 价值观、人生观,通俗的讲就是指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做法及态度。 良好的三观,可以让我们了解世界并重新认识自己,跟三观不合的人相处会很累,你的倾诉他只会觉得矫情。
我想看写对人生有很多看法的书,听听他们的故事,听听他们讲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什么好的办法的推荐
1个回答2024-01-31 04:46
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多看些人性哲理的书籍、科学、管理与社会之类的,对今后会有帮助的
【不去观世界,何来世界观】
1个回答2024-01-21 21:48
世界观决定了观世界所看到的或认知到的事实。所以每个人的事实认知都不同。 但同时,不去观世界,就不会有更好的世界观。 【感恩】 每一份快乐背后都有无数次的努力。 新梦想是一家有梦想的...
全文
关于观看东方主战场的观后感
1个回答2023-08-17 03:15
我想看,哪里有的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