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的历史沿革

2024-05-08 01:19

1个回答

余姚来地处亚热带南缘,属季自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冬夏稍长,春秋略短,平均年日照总时数2061小时。年平均气温16.2℃,7月份最高,平均28.3℃,1月最低,平均4.1℃。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2.2℃(2013年8月6日),最低-9.8℃(1977年1月31日)。雨量充沛,年平均隆水量1547毫米,由于海陆位置和地形影响,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占年降水的70%以上。冬季盛行西北到北风,夏季盛行东到东南风,全年以东风为主,年平均风速每秒2-3米。夏秋间多台风和热带风暴,冬季四明山区有积雪。境内灾害性气候以水、旱、风、潮为主。
余姚北部全境为杭州湾主流隐蔽区,潮汛属不规则半日潮,历年平均潮位2.1米,历史最高潮位5.33米,最低潮位-0.55米,海水潮位低,含沙量高而变幅大,杭州湾为中国潮差最大的海湾,湾顶潮差9.8米,余姚海域年平均潮差:黄家埠2.5米、小曹娥3米。

相关问答
大姚县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5-15 14:24
县域内有大姚河,源出镇南县北十八盘山,纳诸水入金沙江,县以河为名。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始置蜻蛉县,属越雟郡。东汉为蜻蛉县,属益州越雟郡。 三国蜀汉为蜻蛉县,属益州云南郡。 西晋为蜻蛉...
全文
余姚革命史
1个回答2024-05-12 06:11
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
全文
姚村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2 15:33
【沿革】1988年撤乡建镇。 1989年,下陶村分设为下陶、赵家河2个行政村。 1993年,将北陵阳、南陵阳、张官营、水磨山4个行政村划归陵阳镇。 1994年,将官庄、南辛庄、西贤城、东贤城4个行政...
全文
姚庄镇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26 22:05
姚庄,也称姚庄桥。集镇南面有洪福庵,中间有洪福桥。当时寺院主人姓姚,集镇周围土地和水港也属姚姓所有,故名姚庄。洪福桥又名姚庄桥。明清时,境属奉贤乡九北区。1931年(民国20年),设姚庄桥镇、清凉庵...
全文
姚集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6-26 10:24
姚集镇历史悠久,早在秦朝古黄河沿岸和张圩山区就有人迹,据全国很多知名的考古专家学者来姚集、张圩地区考察,结果表明早在五帝时期,该地区就有先人群居于依山傍水之地。宋代之前其山区东南地域多为湖荡草甸,...
全文
姚家房镇的沿革
1个回答2024-03-21 23:27
1961年建立姚家房公社,1987年改姚家房乡,1992年改镇。1997年,面积38.5平方千米,人口1.9万,辖姚家房、东房子、雒家房、翟家庄、北新渠、陈家房、王安房、二台子、鹄突地、清水河、东伙...
全文
西宁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3-08-12 10:33
好像找人才行。
西工大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2-28 06:15
西工大,是西北工业大学的简称。学校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1938年成立于陕西省汉中市,1946年迁至咸阳,1952年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的航空工程系组建华东...
全文
方山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1:39
方山,桥搭亦称茄前方城山,古称龙山。清《禹州志》载:方山有“五龙壁”或“九龙壁”之称,故呼为“龙的故乡”。因地处中原人类始祖活动的中心地带,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繁多,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比较著...
全文
句容的历史沿革
1个回答2024-03-13 13:51
句容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 句容于西汉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句容,《禹贡》为扬州之域;春秋属吴;战国属越,楚并越遂属楚;秦属鄣郡。 ...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