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三陵具体是什么

2024-03-22 13:15

1个回答
北京明十三陵

自明成祖起,明代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墓集中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形成一个占地约80余平方公里的陵墓区。这十三座陵墓共用一个神道,习称“十三陵”。

十三陵的主体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七年至十一年(1409~1413年)所建的长陵,其他十二陵是逐渐依附于长陵而建的。陵墓的选址完成于永乐七年,经“车驾临视”决定,并钦定山名为“天寿山”。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冬死于北征鞑靼途中的明成祖归葬于长陵。

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长陵工程全部完工。以后又经过百余年的增建,形成了长达7公里多的完整神道。其间有宣德十年(1435年)置的碑亭和石象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建的石牌坊。

十三陵中以长陵规模为最大。嘉靖帝的永陵和万历帝的定陵是皇帝生前亲自经营三十多年的寿陵,所以规制恢宏豪华,其他九座陵墓——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穆宗昭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都是皇帝死后才动工兴建,修建时间不过半年,比之长陵、永陵、定陵的规模相差甚远。即使如此,一陵之建也要役工数万,耗银一二百万两。至于崇祯帝,因是亡国之君,没有正式建陵,而是利用其亡妃田氏的墓穴改建而成,所以规制卑隘,极为简率。
十三陵的形制基本上都是沿袭南京孝陵的模式,即除神道共用外,各陵都是前为祭享区,后为墓冢区。祭享区前有正门“裬恩门”,或在其前再加一道陵门,中为陵殿,称“裬恩殿”,殿前左右分列东西配殿和焚帛炉。裬恩门前左右分列神厨、神库、宰牲亭等建筑。墓冢区在内红门以内,其布局为圆形、长圆形或长方形的坟丘,周围有城墙环绕,称为“宝山城”或“宝城”,宝城前设方城明楼,有甬道可通前后。有些陵仿孝陵之制在宝山与方城明楼之间设有小院,称为“哑巴院”,或更设一座琉璃照壁作为屏幕障(应是地下寝宫的屏障)。方城明楼之前多设有五供石桌及二柱门。二者都是南京孝陵之所未有,是从明长陵开始设置的,目的在于增加地下寝宫前的屏障层次,这是北京明陵布局上的新发展。

在每座陵墓的陵门前都有一座碑亭,亭内立碑,碑文记载皇帝生前的业绩,应由嗣皇帝来撰写。但从明仁宗为其父朱棣写了一篇三千五百多字的纪功碑文后,再也没有嗣皇帝续写,所以现在除了长陵碑外,其余各陵都成了无字碑。

在上述主体建筑之外,各陵都设有相应的附属机构,包括祭陵时参祀人员用的朝房、守陵太监用的神宫监、贮存祭器乐器用的祠祭署、饲养马匹的神马房、驻守军队的卫所、陵户所居的村落等。陵户都由昌平迁来,承担陵园林木、果树管理及各项杂务。环绕这片广阔的陵区外围,还有长约40余公里的外陵墙沿山势蜿蜒展开。此墙的正门就是大红门,沿墙另有关口十处,设有敌楼,驻兵把守。

十三陵的神道布置和南京孝陵基本相同,而稍有增益。神道最前方是五间十一楼的石牌坊,这是南京孝陵所没有的。此坊面阔约29米,高约14米,是全国最大的一座石坊。石牌坊内是大红门,门内约600米即是碑亭,内立碑,刻明仁宗所撰“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碑亭四隅各立汉白玉华表一座,也是比南京孝陵碑亭增益的设施。

明十三陵的石牌坊

碑亭以北是石柱一对,再北石象生十二对,依次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卧立各一对,再次为武臣、文臣、勋臣各四尊,其间比南京孝陵多勋臣四尊。石象生之北是棂星门(亦称龙凤门)。过棂星门后约5公里,越过二座五孔桥和一座七孔桥后才到达长陵陵门。整个神道长度约为南京孝陵的五倍,规制依旧而气势宏伟多了。

陵殿

陵殿是举行祭礼的场所。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称裬恩殿。各陵裬恩殿规制以长陵为最大,重檐九间,左右配殿各十五间;永陵次之,重檐七间,配殿各九间;其他陵五间,配殿五间。长陵殿柱全用巨大楠木,至今殿宇完好,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明代木构建筑。

方城明楼

方城明楼是明代陵墓的创造,也是陵区的重要标志建筑之一。它的雏形是凤阳皇陵内陵城四面的城楼,到了南京孝陵,明楼只剩下正面一座,内陵城改为宝山城。此时明楼仍为木构,平面仍长方形,而楼下门洞已由三孔改为一孔。再到北京十三陵时,明楼平面已成方形,并采用砖石结构,甚至斗拱、梁枋都是石制(如永陵、定陵)。明楼之内增加了一通皇帝庙谥碑。此时的明楼已成了一座碑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永陵、定陵的明楼取消了楼下的通道,已完全不同于城楼的概念。但其位置紧靠墓前,楼下有“灵寝门”,有的还在墓前哑巴院内设置琉璃照壁,种种迹象表明,明楼仍是作为地下寝宫的神灵出入口来处理的。

地宫
十三陵地下寝宫至今只发掘了一处,即明神宗朱翊钧的定陵。定陵地宫的主体是由三个分别代表“正殿”和东西“配殿”墓室组成的“院落”。在这个庭院前还有两个庭院作为前导。各墓室都用石拱券筑成,总进深约90米。
相关问答
北京十三陵具体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10 09:52
北京明十三陵 自明成祖起,明代有十三个皇帝的陵墓集中在北京昌平天寿山南麓,形成一个占地约80余平方公里的陵墓区。这十三座陵墓共用一个神道,习称“十三陵”。 十三陵的主体是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七...
全文
北京十三陵都是谁们的
1个回答2024-05-23 09:37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
全文
北京十三陵都是谁们的
1个回答2024-03-16 17:16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
全文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
1个回答2024-04-21 04:08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   北京明十三陵简介,中国古代的建筑十分辉煌,至今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文化遗产,十三陵就是遗产当中比较知名的陵墓,除了知名度很高,还是少有的保存完整的陵墓,接下来看看北京...
全文
北京十三陵
1个回答2024-06-03 00:24
你要不是对历史特别感兴趣,去定陵就可以了,注意定陵除了有地下宫殿,定陵门前广场两边还有博物馆,展览定陵出土文物。 八达岭就比较远了,离十三陵30公里。 十三陵水库在十三陵东南角,从定陵过去要十...
全文
北京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1个回答2024-04-21 00:11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
全文
北京十三陵景点有哪几处开放的?
1个回答2022-09-03 09:23
长陵 定陵 昭陵
北京十三陵是谁的墓地
1个回答2024-06-01 03:51
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墓地,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
全文
北京十三陵哪个陵值得去看?
3个回答2023-03-14 16:06
北京十三陵有十三座明朝皇帝陵,但目前只开放了其中三个,分别是长陵,定陵和昭陵,这三个陵都值得去看。 长陵是朱棣之墓,规模最大,游客也最多,只是地下部分没有开放。 定陵是唯一开放地宫的皇陵,青石地宫,...
全文
北京有个十三陵,明朝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
1个回答2023-02-09 23:57
因为有三个不葬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