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故事

2024-03-11 10:28

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意思),说的是某国君主穿丝绸衣服,下面大臣也开始流行,然后全国也跟着穿,本国的丝绸行业不够维持,于是从邻国(该邻国是潜在的敌国)进口,时间长了,使邻国人人都放弃原来行业改为丝绸业,这时候这个君主突然下令禁止人们穿丝绸,导致邻国经济破产,不战自败.请问这个故事的具体出处及其详细内容.
1个回答

制鲁梁之谋

 原文: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曳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翻译:

桓公说:“鲁国、梁国对于我们齐国,就象田边上的庄稼,蜂身上的尾螫,牙外面的嘴唇一样。现在我想攻占鲁梁两国,怎样进行才好?”管仲回答说:“鲁、梁两国的百姓,从来以织绨为业。您就带头穿绨做的衣服,令左右近臣也穿,百姓也就会跟着穿。您还要下令齐国不准织绨,必须仰给于鲁、梁二国。这样,鲁梁二国就将放弃农业而去织绨了。”桓公说:“可以。”就在泰山之南做起绨服。十天做好就穿上了。管仲还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三千斤。”这样,鲁、梁二国即使不向百姓征税,财用也充足了。鲁、梁二国国君听到这个消息,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十三个月以后,管仲派人到鲁、梁探听。两国城市人口之多使路上尘土飞扬,十步内都互相看不清楚,走路的拖着鞋不能举踵,坐车的车轮相碰,骑马的列队而行。管仲说:“可以拿下鲁、梁二国了。”桓公说:“该怎么办?”管仲回答说:“您应当改穿帛料衣服。带领百姓不再穿绨。还要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桓公说:“可以。”十个月后,管仲又派人探听,看到鲁梁的百姓都在不断地陷于饥饿,连朝廷„一说即得‟的正常赋税都交不起。两国国君命令百姓停止织绨而务农,但粮食却不能仅在三个月内就生产出来,鲁、梁的百姓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齐国粮价才每石十钱。两年后,鲁、梁的百姓有十分之六投奔齐国。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也都归顺齐国了。   

 

相关问答
什么秋什么什么秋什么什么什么秋什么什么什么
1个回答2023-08-24 21:45
一嫌乎叶悲秋芹掘悉散槐
“秋”字成语大比拼。一( )三秋。 ( )( )秋色。明( )秋亳。 (?
1个回答2024-01-26 02:43
“秋”字成语:一日三秋,平分秋色,明察秋毫,望穿秋水 千秋大业
发生在秋天,与秋有关感人的小故事(关于亲情的最好)
1个回答2024-01-25 11:32
“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 人们眼中,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 而诗...
全文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古代名人在中秋节发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20:45
  据《石林诗话》记载,宋代晏元献留守南郡期间,王君玉在晏手下作签判,二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常常以饮酒赋诗为乐。有一次,在中秋节夜晚,月色阴晦,王君玉密谴人窥伺晏元献,见晏已就寝,王君玉马上作了一...
全文
带“小秋”或“秋”的网名(急!!!!)
1个回答2023-10-27 06:21
伊人之秋 伊人知秋
秋风是什么意思 秋风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20 20:56
1、秋风,汉语词汇。拼音:qiū fēng。秋风是一个多义词,释义:秋季的风。指以各种借口向别人索取财物等。蟋蟀的别名。 2、秋季时自然形成的风,区别于春风,夏风,冬风。有多种含义,有含凄凉无依...
全文
有那些关于中秋节的电影 以中秋为主题的
1个回答2024-02-27 22:20
没有听说过这一类电影 我估计没有吧 顶多电影里涉及到嫦娥之类的
中秋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秋节叫八月十五
1个回答2022-12-12 13:25
。。。。。。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