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渑池会见的故事(完整版)

2024-02-29 20:56

1个回答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秦王和赵王渑池之会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大将军廉颇带者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

  蔺相如看到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叫秦王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占到便宜.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好了吧
相关问答
渑池之会 完璧归赵完整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9:32
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
全文
完璧归赵和渑池会见的故事!!!(1天内)一共500多个字!
1个回答2024-03-05 11:39
完璧归赵 战国时代,秦昭王欺骗赵国说,愿用15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赵惠文 王不敢拒绝,但又怕上秦国的当,这是赵国大臣蔺相如自愿请命带保玉到秦国 完成换城任务。临行时他对赵王说:“城...
全文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1个回答2024-01-23 18:40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这个故事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全文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你别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25 00:52
完璧归赵,主要写了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蔺相如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华夏族历史故事。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
全文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1个回答2024-01-27 11:12
《将相和》这篇课文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这个故事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
全文
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这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1个回答2024-03-06 04:53
这三个小故事都和战国时赵国的名臣蔺相如有关。 “完璧归赵”是说实力强大的秦国强迫赵国将稀世珍宝和氏璧送上,声称己方愿用几座城池来交换,但蔺相如持璧出使时 秦王却想赖账,最后他以死相逼成功携...
全文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
3个回答2023-11-18 14:49
  1.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
全文
将相和中写了三个小故事1.完璧归赵2.渑池之会3.负荆请罪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还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1-26 04:18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这三个故事均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所以说这三个故事为并列关系,...
全文
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中蔺相如最机智的做法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9 13:39
这三个故事都是关于蔺相如的,其中最机智的做法,应该是他在渑池会要求秦王击筑的行为,并且让史官记录下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