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是哪八则?

2024-02-27 08:27

1个回答
楼主用的苏教版还是老教材啊?(我们反正八则十则的都学过,现在一般用《论语十则》好像多一些……八则的我找到了两个版本,带译文和解说如下:



【版本1】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是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它就是知道它,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段说的是学习态度。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孔子说:“(对于知识)知道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

——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必定有我值得学习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跟从他们学习,看到自己有像他们那样的缺点就改正它。”

——这里说的是学习态度。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里说的是温习。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文: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译文:孔子说:“不要想要速成,不要贪图小的利益。想要速成反而不能达到目的;贪图小的利益,就做不成大事。”

——指一心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译文: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用来思考,没有好处,不如学习。”

——这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版本2】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是吗? 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可以成为老师了。”

——这是说的是学习方法,讲温习。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得。 ”

——这里说的是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呀,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段说的是学习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说的是学习态度。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文:孔子说:“认真学习知识并且记住,学习不感到满足,对于可以帮助的人能及时给予帮助却不感到疲倦,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子十分谦虚,于是虚心地说:“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一样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这里说的是学习态度。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文: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这里是说学习方法,育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关问答
求论语里的一则小故事论语里是不是有一则
1个回答2024-01-24 22:06
不是《论语》里的,而是出自《吕氏春秋·察微篇》,同时也被明朝的冯梦龙收录在《智囊》原文  鲁国之法:鲁人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
全文
论语中论的意思
1个回答2022-05-28 12:51
论,读lún
《论语》的“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04 17:06
论。lun,从言从仑。言明条理。 其它字义: 1、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 2、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 3、学说,有系统的主张 部首: 讠 部外笔画: 4 总笔画: 6 汉字...
全文
论语为什么叫论语?
1个回答2022-12-13 04:13
有论说,有评语,
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03:16
西方文论史着重介绍的是西方的文学理论观点,不涉及中国的相关文学理论;而中国古代文论史主要是介绍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观点,也不涉及西方的相关文学理论。1、西方文论史 朱志荣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西方文论史...
全文
与论语有关的故事 一句论语一个相关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16 18:02
论语·述而: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叶公好龙”是历史上有名的故事,他喜欢龙。在宫廷里到处画的雕的都是龙,结果感动...
全文
空间论与时间论有什么联系
1个回答2022-11-20 20:25
初三还有作业啊……
论语的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9 21:43
论是整理、总结的意思 论语就是把孔子及其弟子说过的话总结起来,整理成一本书,这个字要念二声的“轮”,而不能念四声的“论”
论语学而篇 论语简介
1个回答2024-01-29 16:00
1、《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
全文
乐论的乐论简介
1个回答2024-02-12 04:46
《荀子》篇名。 战国荀况为驳墨翟《非乐》而作。 人为音乐是“人情之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强调音乐的作用“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得音乐能导致“民和...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