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四字成语

2024-02-23 15:59

1个回答
1. 形容某个学校教学质量好的成语有哪些

首屈一指、出类拔萃、卓乎不群、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一、首屈一指 [ shǒu qū yī zhǐ ] 【解释】:首:首先。

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

引申为最好的。【出自】:闻一多《家书——给父母亲》:“此校确系美国之首屈一指,我毕业于此后,纵欲继续研究,在此邦亦无处可去也。”

二、出类拔萃 [ chū lèi bá cuì ]【解释】: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 超出同类之上。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出自】:战国 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翻译】:在这一群类人中,超出了所有人,自古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了三、卓乎不群 [ zhuó hū bù qún ]【解释】:指超出常人。【出自】: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翻译】:想到他坚定确切,超出常人,整个世界都胆怯而我独自勇敢,许多人已经倒下而我独自伸展。四、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解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

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自】:春秋.孔子《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翻译】:我听说老子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

五、学贯中西 [ xué guàn zhōng xī ] 【解释】: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自】: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八章:曹汝霖、章宗祥都是学贯中西的人物,但结果却都做卖国害民的事。

2. 教学质量这四个字的读音

【词语】 教学

【全拼】: 【jiāo xué】

【释义】: 1(jiàoxué)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词语】 质量

【全拼】: 【zhìliàng】

【释义】: (1)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也就是物体惯性的大小。表示质量所用的单位和重量的单位相同,用斤、公斤等。一般用天平来称。质量通常是一个常量,不因高度或纬度而改变。参看〖重量〗。(2)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工程~|教学~|这布~好,又好看,又耐穿。

3. 与质量的四字成语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出处:《汉书·萧望之传》:“吾尝备位将相,年逾六十矣。”《晏子春秋·谏下》:“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郭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唱筹量沙 把沙当做米,量时高呼数字。比喻安定军心,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

粗制滥造 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出处:鲁迅《二心集·善于翻译的通信》:“现在粗制滥造的翻译,不是这班人干的,就是一些书贾的投机。”

多快好省 数量多,速度快,质量好,成本省。

价廉物美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出处: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滥竽充数 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鲁斤燕削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宁缺毋滥 宁:宁愿;毋: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宁缺勿滥 宁:宁愿;勿:不;滥:过度。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物美价廉 廉:便宜。东西价钱便宜,质量又好。

出处:清·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

出处:《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

4. 形容善于教学教育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因材施教、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知一万毕一、因材施教 [ yīn cái shī jiào ] 【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

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出自】: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别类分门;因材施教。”

【翻译】: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或整理,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二、举一反三 [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出自】:春秋 孔子《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三、融会贯通 [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出自】:宋 朱熹《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翻译】:举一而三次,听说一而知十,于是学者用功之深,穷理的成熟,然后能融会贯通,才落到这一步。四、触类旁通 [ chù lèi páng tōng ]【解释】: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出自】:西周 周文王《周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翻译】:再引申其义,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天下所能之事皆也就没有什么的了。五、知一万毕 [ zhī yī wàn bì ]【解释】:指理解本质,万事尽通。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天地》:“通于一而万事毕。”【翻译】:重点在于理解了事情的本质,其他的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

5. 描写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

气吞山河 正气凛然 龙骧虎步 百战百胜 冲锋陷阵 英姿焕发 奋不顾身 奋勇当先 顶天立地 昂首挺胸 昂首阔步 赴汤蹈火 挺身而出 战无不胜 临危不惧 威震天下 面不改色 勇冠三军 骁勇善战 镇定自若 慷慨就义 大智大勇 仰不愧天 一视同仁 一清二白 大义灭亲 大公无私 义无反顾 正气凛然 正直无私 执法如山 刚正不阿 冰清玉洁 克己奉公 严于律己 两袖清风 忍辱负重 奉公守法 表里如一 斩钉截铁 忠心耿耿 忠贞不渝 贫贱不移 高风亮节 涓滴归公 虚怀若谷 堂堂正正 深明大义 童叟无欺 谦虚谨慎 廉洁奉公 毅然决然 豁达大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襟怀坦白。

相关问答
质量的成语质量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4 19:47
质量的成语有:兰质薰心,兰质熏心。 质量的成语有:兰质熏心,兰质薰心。2:结构是、质(半包围结构)量(上下结构)。3:注音是、ㄓ_ㄌ一ㄤ_。4:拼音是、zhìliàng。5:词性是、名词。 质量的具体...
全文
求推荐音质好,画面质量好的手机
1个回答2024-03-09 21:22
NOKIA 5300 QVGA屏幕的 专门的音乐手机 130万摄像头 滑盖的 最近出了全黑颜色的很好看 符合你的要求 1500块钱左右 MOTO E2 我在用的手机 QVGA屏幕 专门的音乐手机...
全文
物体质量与重量的比
1个回答2024-03-27 01:13
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属性,不会改变的,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
质量和重量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1-22 05:21
质量*9.8(通常是10方便计算)就是重量! 质量是自身的,重量包含地球给我们的引力即(*10就是地球给我们的引力)
质量与重量
1个回答2024-02-16 17:56
一定.因为重量=质量m*当地的g 不一定.因为测重量的地点可能不同,g也就不同,m自然也就不同了
重量与质量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2-10 03:30
重量(G)与质量(m)的关系:G=mg (其中,g为重力加速,值为9.8N/kg) 下面详细说明一下: △ 质量的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的物理量符号:m; 质量的单...
全文
求大量高质量网游小说
1个回答2022-06-06 05:12
斗破苍穹 没说的
质量和重量
1个回答2024-03-05 23:23
质量m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通常用天平来测质量. 重量G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而产生的,它会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通常用弹簧测力...
全文
由量变到质量
1个回答2024-03-06 16:14
你没看到他们人愈多,担的水很少?其实就是揭露出现实社会人与人不和谐的想象,不会合作,说明生活中收到宠爱,不用干什么,到头来什么不会
质量和重量
1个回答2024-03-08 08:02
磅秤应该属于天平的一种吧,,是不是能称质量呢??是不磅秤称质量弹簧称称重量 磅秤的原理是杠杆平衡原理,根据两边重力列的关系,但是却不是用来测重力的,而是用来测质量的. 如果该磅秤同时标着重量和质量...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