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微有什么文言文故事

2024-02-10 17:38

1个回答
原文:

1、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也,犹如百兽之畏虎也。

2、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1、荆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惧怕楚国的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没有能回答上来的。 江一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该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说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知道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2、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相关问答
编一个故事狐假虎威,要求,有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议论.... 狐狸假借老虎的微风,最后老虎赢了.
1个回答2024-01-18 10:17
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 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全文
是狐假虎威对还是虎假狐威对啊
1个回答2023-08-19 23:59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 :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你。无:没有人。   (天帝使我长...
全文
狐假虎威比喻什么 狐假虎威的意思
1个回答2023-12-08 06:20
1、狐假虎威比喻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 2、狐假虎威,汉语成语,狐,指狐狸;虎,老虎;威,威风;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全文
对狐假虎威的老虎说些什么?
1个回答2024-02-09 04:14
我想对老虎说,你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那些狡猾的人。很可能被狐狸呀,如果你被狐狸骗了。不能盲目听从,要开动脑筋。
狐假虎威的意思是什么 狐假虎威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2-08 03:53
狐假虎威,狐,指狐狸;假,指假借;虎,指老虎;威,指威风。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表面意思是指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狐假虎威的意...
全文
狐假虎威,中,假,的意思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0-05 12:20
假 :借的意思 狐假虎威,读音为hú jiǎ hǔ wēi 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 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战...
全文
狐假虎威的假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5 16:26
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假:借。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
“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2-10-02 20:07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狐假虎威”中“假”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借”的意思?
3个回答2022-12-08 22:53
狐假虎威的意思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这里的假是借助的意思。
狐假虎威中的假是什么意思?
4个回答2023-12-03 00:51
狐假虎威中的假是借用,利用的意思。 一、假的释义: 1、地支的第六位,属蛇。 2、用于计时:~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二、拼音:jià 三、部首:亻 四、笔画:撇、竖、横折、横、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