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是什么东西?马友友大提琴里有的。

2024-01-31 11:39

1个回答
  三代大师带给我无限欢乐——《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最初听大提琴,是从德沃夏克的协奏曲开始的。那个由罗斯特罗波维奇和卡拉扬合作的录音原版盒带是我最早的音乐收藏之一。虽然早就知道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但想象无(钢琴)伴奏的大提琴独奏,一定是很单调的。所以多年中几乎听遍了所有古典协奏曲,也听了不少巴赫作品,但从未听过它们。后来听了罗氏和李赫特演奏的贝多芬五部大提琴奏鸣曲,才想起该试试巴赫的无伴奏组曲。这一听不得了,由《b小调弥撒》和《马太受难曲》在我心中营造的崇高的巴赫形象,简直就变得“无比伟大”了,也变得更加亲切了。巴赫在这套作品中,用平常的舞曲体裁,通过大提琴深遂的琴声,象一位历经世事沧桑而又智睿非凡的老人,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讲述他生活的故事和理念……

  我听音乐和吃饭一样,很有点偏食。知道好吃的,多吃。没吃过的,不太愿意去品尝。至今还有很多可以说是标准的古典音乐曲目,我仍未“品尝”过。而自己听过喜欢的作品,很多都有不同演奏版本收藏,有的多达十个以上。这套《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我至今收藏了三代大师的演奏:卡萨尔斯,富尼埃,和罗斯特罗波维奇。

  不敢在这里多说,也说不出多少各个演绎的特点。但毫无疑问,三位大师的录音都是他们各自一生在大提琴演奏中辉煌成就的总结。但正如很多唱片评论家所指出的,没有哪一位演奏家能解读出这套作品中每部组曲的各个方面的全部内涵。而就器乐作品的“演绎”再创作而言,演奏家在这套作品中总能发掘出无限的新意。以我浅见,在这方面,很难找到另外一部器乐作品能与之相比了。

  仅从第一组曲的前奏曲,从他们下弓的第一个音符,就能感受到三位大师的对作品的非常不同的处理。卡萨尔斯的浑厚有力,富尼埃的舒展如歌,罗斯特罗波维奇轻盈而显得匆忙,初听上去简直就象不同的作品。这段仅两分多钟的乐曲,三人演奏的速度却大不相同。富尼埃最慢,用了近3分钟(2'50),罗斯特罗波维奇最快,刚2分钟多一点(2'04),卡萨尔斯的界于其中(2'28)。由此可以窥见各位大师的解读是多么的不同。不过,切不可以为这就概括了他们在这套作品中风格。事实上,就最直接能感受到的演奏速度而言,全部六首组曲,卡萨尔斯的演奏最快,近130分钟,富尼埃比他慢了近10分钟,而老罗最慢,比富尼埃的多用了近10分钟。在第六组曲的阿莱蒙德中,更能听到他们完全不同的演绎。老罗最慢(10'31),简直将她奏成了一只悲歌似的。而富尼埃最快(5'43),几乎快了一倍,他在这里只是在对你尽情歌唱,而卡萨尔斯则界于其中(7'30)象是在对你缓缓述说。

  所以,听这三大师中的不同的录音,实在是就象在听不同的音乐作品一样。就是在不同时候听同位大师的演奏,也总能感觉新意。总之,从他们录制的巴赫这套作品的音响世界中,我感受到不尽的欢乐和慰藉。在我看来,对巴赫爱好者而言,宁愿缺少很多别的录音,这三个录音是不可不要的。特别是,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如此热爱这套巴赫作品的话。为了在其中挑拣而贸然评判取舍,恕我直言,更是对大师的不敬。

  第一代:卡萨尔斯 (1876-1973) CD:EMI 7243 5 66215 2 7

  卡萨尔斯的录于30年代(36年至39年)大师刚过了60岁之后。我一向怀疑四十年代和之前的所谓历史录音,认为无论上一代大师们的演奏如何精彩,但毕竟录音技术有限,很难保留真实的演奏的音响。这个卡萨尔斯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录音,大概是我很少的早期录音收藏之一,如果不是唯一的话。当我第一次听这个两张套的CD时,这个从原78转唱片转到CD的重制所产生的音效居然如此清晰,宽广,悠长,而深厚的大提琴琴声,让我十分惊讶和欢喜。这个录音虽然多少改变了我对早期历史录音转制的CD的看法,但还是未激发我对这类CD的热情。然而,我得说,任何其他早期录音可以不要,这套卡萨尔斯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CD是一定不可错过的。《留声机》评论说,这个转制代表了制作人凯滋哈德维克(Keith Hardwick) 在转录技术方面的极大成功。

  长期来,卡萨尔斯的这套录音已被公认为为这个作品的里程碑式的权威演绎。他的这一成就来自他对这部巴赫巨着的长达几十年的精心研读和作品精髓的发掘。据他自述,从13岁时他在一家旧书店发现这套作品的乐谱开始,他在这套作品上每天研读练功12年,到25岁才鼓起勇气第一次公开演奏其中的一部全曲。又过了35年,才在录音公司的长期不断催促之下答应录制这套作品,使我们今日能得以领略一代大师对这套作品的解读。

  第二代:富尼埃 (1906-1986) CD:ARCHIV 449 711-2

  富尼埃的录音录于60年代初,大师接近60岁时。这时,立体声录音技术早已成熟。那是个大师录音杰作不断涌现的年代。富尼埃在录制了这个录音之后的年代中,巴赫这套作品逐渐变成了他的演出曲目中的焦点。在1974年,也就是卡萨尔斯死后的第二年,富尼埃应邀到法国南部的普拉德斯(Prades)在卡萨尔斯创立的年度音乐节上演奏这套巴赫组曲。那天在普拉德斯城外的圣米切德卡萨教堂内坐满了听众。他们深深地被富尼埃追思卡萨尔斯的演奏打动。在全曲结束时,没有鼓掌,而是全部听众在寂静中肃立。

  第三代:罗斯特罗波维奇 (1927- ) CD:EMI D 2732****-1/2

  罗斯特罗波维奇的全集录于富尼埃录音问世30年之后的91年,在他已是年近65岁时。这已是他成名世界几十年,并在现代立体声录音工业与市场也已繁荣几十年之后。对这套巴赫作品,他似乎比其他任何大提琴家都更认真和谨慎,简直可以说是虔诚与恭敬。在此之前,他只分别于51年在莫斯科录制过其中的第二组曲和61年在纽约录过第五组曲。但他后来却很不原谅自己居然当时两次录制他们,认为是自己“仓促行事”。直到91年,他说,“我现在一定要鼓起勇气录制巴赫全套组曲了”。他和另外那俩位比他先辈的大提琴大师一样,一生都与这套巴赫作品紧密相连。他曾说,“对我来说,这世上没有比这套组曲更珍贵的东西了。”在他研读演练这套作品几十年之后答应录制时,他对在哪里录音也非常讲究。他选择了法国小镇维日莱(Vezelay)的一个900年老的教堂内。岁月早已消磨了这个教堂内部装饰中的浮华与巴罗克风貌。而这个拱形建筑的线条和韵律,使他强烈地感受到巴赫作品的韵律。

  罗斯特罗波维奇对这套巴赫巨作还有很独到的文字解释。在这套EMI的CD的小册子中,包括了他在这方面的思想的介绍。除了他有名的对各部组曲调性色彩的文字概括,还有在录音期间对他的访谈,以后有空时再翻译介绍。(转贴)
相关问答
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9-28 12:22
小提琴相对来说,声音较尖。四条弦分别为:E/A/D/G 中提琴的声音中等,也很好听,体积比小提琴稍大,四条弦分别为:A/D/G/C 大提琴的四条弦的音高仅仅比中提琴底一个八度,体积在三者之中最大。声音...
全文
小提琴 中提琴和大提琴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2-09-25 07:27
音域高低不一样
大提琴与小提琴
3个回答2022-12-09 03:11
最后一局怎么是问号..囧啊~~我学小提琴的..告诉你啊!!女的学大提琴累死~~
小提琴大提琴中提琴哪个最忧伤?
4个回答2023-10-25 01:40
告诉你一个乐器的基本常识,就是所有的低音乐器都比高音乐器更差汪桐加适合表现忧伤虚坦的情绪,大提琴在所有的乐器里面被誉为最抒情的,最感动的,比小提琴,中提琴都要更适合表现忧伤的旋律,大提琴的柔弦是最有感...
全文
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区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3-01-18 18:16
音色相对来说,大提琴的声音比较低沉,而小提琴则更加柔和
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区别是什么?
3个回答2022-10-18 00:11
小提琴相对来说,声音较尖。四条弦分别为:E/A/D/G 中提琴的声音中等,也很好听,体积比小提琴稍大,四条弦分别为:A/D/G/C 大提琴的四条弦的音高仅仅比中提琴底一个八度,体积在三者之中最大。声音...
全文
大提琴与小提琴有什么区别
2个回答2023-03-04 13:15
大提琴是弦乐队的中低音声部乐器,它的演奏技术与小提琴接近,音色丰富多彩。 外形也同小提琴和中提琴近似,但它的体积要大得多,相当于中提琴的两倍大小 虽然大提琴的体积比中提琴大,但是它所用的弓却比后者要短...
全文
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区别是什么?
2个回答2023-04-16 18:30
擦奏弦鸣乐器。提琴家族中的低音弓弦乐器,室内乐重奏的重要乐器和富有特性的独奏乐器,是管弦乐队中的主要成员。演奏时,演奏者坐着将琴靠在身上,将琴夹在两膝之间,左手按弦,右手持弓。琴下方由一根尖铁放在地上...
全文
小提琴好学吗?哪个牌子的小提琴好?
1个回答2023-01-05 17:15
不好学 不论牌子
带然的意思的词语
1个回答2024-06-29 02:51
黯然神伤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黯然失色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失色:因惊慌或其他原因变了脸色.比喻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 黯然无色 黯然:发黑的样子....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