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通往幸福之路

2024-01-18 17:44

1个回答
文/半山

有人说,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关门弟子,实是谬误。

阿德勒早年曾熟读《梦的解析》,认为此书对了解人性有莫大贡献,后来在一本刊物上写文章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结果弗洛伊德写信给阿德勒邀他加入其主持的讨论会。之后阿德勒成为继弗氏之后,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

后来,二人因为观点不同势如水火,彻底决裂。

阿德勒由此开始创建“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学会”,并自称其研究为“个人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就是一本介绍阿德勒相关理论的这么一本书,并最终指向幸福的人生。全书采用对话体,理论性与趣味性兼容,读来轻松易懂,启人思考。

我们知道,弗洛伊德提倡原因论,他认为过去为因,现在的举动为果,过去的因导致现在的果 ,所有现在不正常的心理和举动都可以追溯到过去某个事件。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是希望我们找到那个带来心里创伤的 元事件 (最初带来伤害的那个事), 分析 出心理创伤的源头,然后对症治疗。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现在的举动是 工具 ,是为了 完成某个目的 而存在的,如果我们背后的目的改变了,这个举动就会跟着改变。

书中举例说明了一个姑娘,只要和人说活就脸红,他认为自己害上了脸红综合症,如果是弗洛伊德,他就会去研究他的过去和潜意识,看看他 为什么 会患上这个症状。而如果是阿德勒,他就会说这个脸红综合症是工具,应该看看这位姑娘想用这个工具来 干什么 。( 一个侧重分析,一个侧重应用 )

那她有什么目的呢?她想逃避,但她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自己想逃避。他内心里有一句潜台词,——如果没有这个脸红综合症我也能把社交做好。 于是,她为了不面对自己社交差的问题,编造了脸红综合症,在她的意识里,患上症状比认为自己社交差更能使自己接受。那么这个症结就是,她 不敢正视自己的问题。而并不是过去的某些事件导致的心理创伤 。因为在阿德勒看来,心里创伤并不存在: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也这样说:

所以,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是原因,而是 背后的目的 。

阿德勒的伟大很大一部分在于他提出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在他看来,从没有客观上的“劣等性”,只有主观上的”自卑感“,即 自卑感来自主观的臆造 。

他认为,自卑感人人都有,因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种“ 追求优越感 ”。也就是说自卑并不是不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正确对待,有效引导,就会不断进步,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

那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建立正确的“优越感”。 错误的“优越感”是同别人相比的“优越”,比如说我比你好看;我比你学习好;我比你工资高等,这样的“优越”实则不堪一击,因为永远有比你更好的人存在,你永远也比不过,将“优越”建立在同别人比校基础上的的,其实还是一种自卑的行为,本质上还是一种对自己不认可,需要从外找参考的深层意识。再者,没有可比性。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性、成长经历不一样,处在的人生阶段不同,这样的对比有什么意义呢?跟富二代比工资,跟官二代比资源,跟星二代比老婆,没有任何价值。

所以,阿德勒认为,不要把自己和别人比较,我们和别人不是 竞争 关系,人生不是一场比赛。

正确的“优越感”应该是自己和自己比。比如,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提高了十分,就是“优越”;今年比去年学到了新的技能,增加了收入,这就是“优越”。“优越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 超越自我 。

其次做好课题分离。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源于人际关系,而问题就在于攀比。与别人始终是一种竞争性关系,所以就会紧张、焦虑、嫉妒甚至犯罪。走出这种困境,就需要课题分离——做好自己的事,把握好与人交往的 界限 。所谓课题指的是我们要面对的 人生课题 ——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

很简单的例子,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 ,所以从小就逼着自己的孩子用功学习、培养多种兴趣,丝毫不顾孩子自己的禀性和爱好习惯,出于一种“什么都是为你好”的心态,孩子被牢牢的控制。而本质上呢,这非但不是为孩子好,而是为了父母好,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这种父母 “虚荣的成就感” 也是建立在同别的父母的 竞争 中,尽管有时候是无意识的。

真正好的父母,应该是尊重孩子自己的爱好、选择,多陪伴、多关注,适时给出建议;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给予自己的援助。孩子虽小,但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孩子和父母只是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并不是父母实现自己目的或愿望的工具。

所以,无论你是怎样的人,和别人存在多么大的客观差距,都不能否定一个事实(需要心中牢记的)—— 人人生而不同,但平等。这种平等,是人格上的平等,不在社会的客观标准和评价中,在良知里。

那么,自然的,大家是平等的,要做的就是 尊重、理解、欣赏,做到互不干涉,课题分离。

阿德勒心理学被称为“ 勇气的心理学 ”,同时也是“ 使用的心理学 ”,即引导人们如何过好自己的一生,通往幸福。

阿德勒提出要自由地生活,所谓自由,就是 活出真实的自我 ,即不要活在别人的期许中,不要太在意外在的评价。

这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课题分离,专注于自我的人生发展,不要被外在的事物和人所蒙蔽、所遮掩,而丧失自我,失去自由。

并且,要有拥有真正的自由,还需要勇气——被别人不认可,乃至被人讨厌的勇气。

每个人的能力其实差不多,关键在于有勇气与否。这种勇气并不是给自己打劲、鼓励就能拥有的,它其实还是建立在自己的思想认知上。

阿德勒认为,有价值就有勇气,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时才可以获得勇气,而这种价值来源于对他人、群体的贡献,只要自己觉得有贡献,就是有价值,也就会有勇气。

说实话,这里我不敢苟同。真正的勇气不应该来自外在,更不应该用所谓贡献来评价。其实,按着上面的引导,勇气自然就有。

我们知道一切经历都是主观赋予的意义,了解自卑人人都有,每个人有差异但平等,进行课题分离,大家都在自己的人生轨道上行驶就可以了。我就是理所当然的做自己该做的一切,我不打扰你,你不干涉我。所谓自由,这就足够;所谓勇气,不就蕴含其中吗?

所以,我以为,要紧的就是自己从心底里接受这种观点,勇气和幸福自然会到来。当然,阿德勒是针对不同的场景做解释,我在此是从底层逻辑推导。

最后,阿德勒说 人生是刹那的连续,不是一条线,而是点的连续。

这正是通往幸福的 关键——专注当下。

这就是阿德勒的目的论,从起点我们依然可以导出这样的幸福密码:

认真的过好每分每秒,这就是幸福全部的意义。
相关问答
阿德勒《被讨厌的勇气》:通往幸福之路
1个回答2023-11-30 08:18
文/半山 有人说,阿德勒是弗洛伊德的关门弟子,实是谬误。 阿德勒早年曾熟读《梦的解析》,认为此书对了解人性有莫大贡献,后来在一本刊物上写文章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结果弗洛伊德写信给阿德勒...
全文
被讨厌|幸福的勇气 ——“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哲学课
1个回答2024-01-11 00:17
被讨厌的勇气 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死板的学问,而是要理解人性的真理和目标。 阿德勒心理学 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论”,而是现在的“目的论”。 阿...
全文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阿德勒吗怎么是岸见一郎
2个回答2022-05-04 19:27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 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被讨厌的勇气不是阿德勒吗怎么是岸见一郎
1个回答2024-01-11 10:25
一味执著于“被给予了什么”, 现实就会改变吗,我们不是可以更换的机械。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换而是更新。
为什么说《被讨厌的勇气》 是 阿德勒的哲学课
1个回答2024-01-08 17:19
近30岁的时候邂逅阿德勒心理学,并被其颠覆常识的思想所震撼。之后,连续数年拜访京都的岸见一郎并向其请教阿德勒心理学的本质。本书中他以希腊哲学的古典手法“对话篇”进行内容呈现。著有《想要让20岁的自己接...
全文
德皮勒感受的不幸之外的幸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2 18:52
因为自己拒绝幸福,而没有感受到的幸福生活
勇者什么的最讨厌了
1个回答2023-03-22 01:06
剑侠情缘单机版不也这样吗 进屋开箱子
被讨厌的勇气怎么样
1个回答2022-12-22 04:54
挺好的,值得一看
被讨厌的勇气主要内容
1个回答2024-01-30 15:11
《被讨厌的勇气》是2015年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译图书,作者是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该书讲述了如何能够在繁杂的日常琐碎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具体内容如下: 不在意别人的...
全文
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11 17:26
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什么?这句话还是说这本书呢?这本书讲的就是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的话,其实比被讨厌的勇气更难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