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听长辈的话呀

2024-01-15 15:07

1个回答
为什么父母要求孩子不分青红皂白地“听话”?因为父母的父亲也没有教他“听话”是需要以辨别对错为前提的,在长辈们共同的一本教材里没有“让孩子独立思考”“选择真理”这些指引。他们情有可原地丧失了这种能力,当然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不需要这样的分辨能力。你见过哪一只猪会教猪仔独立思考吗?如果有,那就是变种,后果是优先宰杀。
为什么父母有扼杀孩子明辨是非的权力?因为“孝道”赋予了他们“父为子纲”的崇高地位。父母扼杀孩子的辨别能力可以在“孝道”的牌匾下得到嘉许的小红花。
大人们都教训孩子要“听话”,“听话”才是好孩子,却不告诉孩子什么是“听话”?在中国人的口中,“听话”似乎是一个条件反射按钮,又象是个语焉不详含糊不清的词汇,后来我明白了,“听话”是一种无需考究正确与否的服从,是一种剥夺了独立辨别权利的接受,是一种上传下达的命令,是一种培养奴性的养分,是一种执行“孝道”的美德。经过逻辑推导后就得出:
“好孩子”=无需考究正确与否就服从的人=放弃独立辨别权利就接受的人=培养奴性的人=坚决遵行“孝道”的人――这样的公式。
当然稍微变化为“孝道”=盲从=拒绝独立思考=奴性――也不算错误的。
通过这些思考,我大致明白了几点事实:
1,“孝道”是一种单向要求晚辈以长辈为尊的规则,是一种纯粹上对下的约束。“孝道”并不严厉规范长辈对晚辈行为的尺度;
2,“孝道”的核心逻辑是“原债”――父母对孩子有生养的“天恩”,恩情天高地厚,孩子一出生就是亏欠父母的,就算为父母做什么都是应该,甚至为父母肝脑涂地也是无法报答万一的。也就是说儿女这一辈子是无望还清债务了,于是就衍生了“做牛做马”“结草含环”之说。算是对债务人偿还时间期限的一种含糊的规定。
3,在古代,如果晚辈胆敢不孝顺,不仅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强大压力,法律条文是可以办你的。也就是一种由国家暴力机器强制监督执行的行为规范。
2,“孝道”要求晚辈听长辈的话,也就是说“听话”的孩子才“乖”才符合“孝道”的标准。致于什么话该听什么话不该听没有界定,默认值就是什么话都要听。合理的推论结果就是:不辨别的盲从长辈意见就是“乖孩子”,是成为“孝子”的先决条件。
3,“孝道”要求晚辈对长辈好,致于怎么为“好”的标准则完全根据长辈的喜好而定。也就是说拍马屁还要拍对位置,位置错了拍得再好也是不孝的。比如说二十四孝图中“卧冰求鱼”的故事,孩子的后娘爱吃鱼,孩子就要弄到鱼给后娘吃,这才能让后娘开心,马屁拍准了才乖才孝顺。如果孩子那时候不到冰面上躺着而是煮了一盆后娘不喜欢吃的兔子肉,就是不孝子,至少孝心打了折扣。
孩子,这些东西听起来是不是挺无理挺可怕的?可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人就是被这么“酱”过来的。包括我自己也未能幸免地被“酱”了一些,恶心了好多年。也许你会问,这么不好的东西它怎能不被推翻反而长盛不衰呢?
要知道,这世上存在的东西未必正确,但却是可能“合理”的。所谓“合理”是对“结果”“正当性”的一种含糊其词的肯定。(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以后再谈)
即使是一种后来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东西,在被完全开膛破肚之前总会被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在维持着错误的轨迹,这或许可以认为是历史的惯性使然。象“孝道”这种被“原债”谎言包装的枷锁能够完整延续千百年大行其道一定有它的存在道理。
到底是谁在背后上下其手?根据“谁从事件中受益谁就是始作俑嫌疑人”的推导原理,我们来看看背后有哪些利弊。
相关问答
有一本古言,女主重生。两辈子和男主在一起。上辈子没孩子。这辈子女
1个回答2024-02-02 02:39
神奇冒险记 作者: 黄露 简介: 这是一步轻松搞笑的奇幻冒险作品,通过主角一行人的冒险旅程引发出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其中也不乏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这辈子下辈子一辈子
1个回答2024-03-11 08:49
一辈子太长了,只争朝夕!快乐的活在当下,比什么都重要!
一辈一辈又一辈辈辈相联下联
1个回答2023-02-16 18:15
上联——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递进, 下联——一辈一辈又一辈辈辈相联。
一辈一辈又一辈辈辈相联下联
1个回答2023-03-04 10:03
上联——一年一年又一年年年递进, 下联——一辈一辈又一辈辈辈相联。
一辈子同学三辈子情
1个回答2024-02-02 00:02
是的,其实能成为同学 也是不容易的一个事情 如果关系很好的话 建议还是可以多联系
上辈子你爱我,我不爱你,这辈子我爱你,你不爱我的小说
1个回答2022-09-12 14:20
《无心》,貌似挺虐的
三辈出一个人,十辈出一个神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21 01:41
人成才太难了!
宝林的辈分大还是常在的辈分大
1个回答2022-11-11 01:00
应该是宝林。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