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中哪一段话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2023-12-25 05:08

1个回答

这段话运用对比的方法,将牛,狗同稻草人做对比,强调牛的懒惰性,突出稻草人非常尽责任。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

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课文节选自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作者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茅盾这样评价叶圣陶:你要从他作品中寻找惊人的事,不一定有;然而即在初无惊人处,有他那种净化升华人的品性的力量。

这本书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该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之一。

相关问答
运用对比衬托手法的一段文章
1个回答2024-02-18 15:23
下面的评析里指出了运用对比的地方。 似乎刚过完了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
全文
从《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一则,写一段情景运用
1个回答2024-02-20 21:27
读《论语》十二章第一则有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论语十二章中的第一则,我觉得把它放在开头是很好的选择。一句话,说明了三个道...
全文
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2个回答2023-01-13 14:40
心理描写,对比。通过冰雪心和“发热”、“温暖”的对比,以大雪怪的心理描写,直接描写出大雪怪对于男孩的动作而感到的温情,那是理解和原谅的美好。突出人物形象,反映了大雪怪、男孩单纯而干净的心地…… 自己答...
全文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片段
1个回答2024-03-26 11:15
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全文
运用对比手法写人物片段
1个回答2024-04-22 15:00
少年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我”第一次和他见面,闰土“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我”回到故乡,再见闰土时,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
全文
小学生运动会的文章
1个回答2024-02-07 13:07
踏着春天的气息,迈着轻盈的脚步,我们再一次迎来了心仪已久的运动会。这里就是展示自我的舞台。 热情地释放光芒的红日,被阵阵此起彼伏的加油声震撼,慌张地投入到乌云的怀抱.那群北飞的候鸟却因为热火...
全文
文章每一段的开头,为什么要空两格啊?
1个回答2022-12-12 10:36
这是格式,人为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