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与孔子师徒之间有什么典故吗?

2023-12-06 17:36

1个回答

巧妙之处在于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元方:机智应变。如「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如此巧妙回答,既照顾了对方的尊严,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不损人也不损己,想袁公听了,定会暗暗点头称奇。

出自:刘义庆《陈元方候袁公》。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释义: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

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

扩展资料:

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

如我们熟悉的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相关问答
孔门之徒的徒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7-16 12:15
徒:就是 学生。
孔子徒弟回家孔子告诫徒弟两件事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1-26 12:30
一生气就发火
世说新语 周公不师孔子
1个回答2024-01-31 13:27
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 你打掉了一个卿字,意思可大不一样。 不知是您的父...
全文
孔子为什么梦见周公
1个回答2024-03-12 18:08
这是孔子做官情结的流露和宣泄,也与“学而优则仕”观点吻合。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正当礼崩乐坏、社会变革,旧秩序正加速瓦解的时期,他渴望的是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于是总希望有一个可供施展复...
全文
孔子的徒弟们
1个回答2023-10-24 00:14
不是的,孔子向来都是因才施薯晌教,个个门户都有数亩锋优秀的人才,但是在孔子眼中他品行是最好的,他生活是安贫乐道,不为物质所累.生活在陋巷也是那么的快乐耐没!所以孔子看重他!
孔子徒弟
1个回答2022-12-15 20:28
孔子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七十二贤 ▪ 闵损 ( 子骞) ▪ 冉耕 ( 伯牛) ...
全文
孔子的七十二贤徒之一的张子路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3-12-28 05:49
见下面的链接
孔子有三千位学徒,为什么说颜回是他最得意的学生?
1个回答2024-02-18 09:22
孔子有弟子三千,孔子为什么偏偏就喜欢颜回呢?颜回这个人的学拿告习态度很好,习惯也很好。出身贫寒的颜回依然自信,这让孔子很佩服颜回。 颜回这个人很可惜,英年早逝。颜回去世之后,孔子实在是心痛,他的...
全文
求古为徒我师周孔,得天之道乐共渊鱼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6-28 10:45
求古为徒我师周孔,得天之道乐共渊鱼意思是:古时天地间万物依照敬做槐其自然规律生长,发展,圣人以此为天下事物之形态分类标准加以研究,推得天下之大道,将天下百姓与之共享,如亮友深处的鱼共享于深渊之中,沐浴...
全文
周瑜被孔明气死说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3-01 11:16
说明人的度量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