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他好,报警给熊孩子点教训”—家长们还能怎么做?

2023-12-04 04:19

1个回答

暑假期间,看到好多新闻,孩子被家长送进警察局,原因是什么呢?

在商场偷拿东西不认账;划伤路边的车子;不满因为玩 游戏 被家长在房间装监控;等等。(违背法律的伤害性事件除外。)


这些事又让我回忆起之前来校区咨询的一个家庭:

如果把孩子和父母打架的视频贴到网上,下面很多的评论肯定是:“ 这个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一顿 ”或者“ 这个孩子肯定是小时候太惯着了,舍不得打 ”之类。


其实呢?

这个孩子从小经常挨打,小时候哭会被打被关厕所,吃饭摔了碗会被打,甚至家长觉得孩子应该喝水,给孩子喂水孩子不配合水洒了,都会被打嘴巴……


这种养育模式下,可以不夸张地说,亲子关系已经被毁得面目全非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里,家长始终不学着了解孩子,改变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永远借助一招:打骂,希望让孩子害怕,从而服从,从而不做父母不希望做的事情。


这种方法,小时候看起来是”凑效”的,但是当打骂已经成为习惯,孩子不再害怕,哪怕父母的惩罚打骂不断升级都已被适应的时候,父母就会觉得” 没辙 ”了。


于是他们需要寻求看起来更有 震慑力 的方式,所以有人因为孩子沉迷电子 游戏 带孩子去接受“电击疗法”,也有人因为孩子沉迷 游戏 报警……


越来越有一种感觉: 我们很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都在时刻恐慌着孩子变成自己害怕的模样,而且总是觉得孩子小的时候出现某种行为,就表示孩子以后会变成什么样子


很多父母在这种担心下,不是去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不是去跟随孩子的成长脚步动态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相反, 只希望孩子时刻能服从自己,能听话能乖


而一旦孩子真的出现不当行为的时候,很多父母都是希望采用某种方式,一招致胜,希望孩子害怕得从此再也不敢了。当然这种“招数”,往往利用的是 身体的疼痛或者心理上的羞辱


有些极端的招数真的是有效的,但是父母自此 不再是孩子可以信赖 的人,而是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成为了孩子总是 想要防着和逃避 的人, 在孩子真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告诉父母,从父母那里寻求帮助。

在孩子眼里,父母就像是 不得不依赖存活,但是又恨不得能马上摆脱的“敌人” ……

举个例子:

文章开头截图的新闻里,我们并不知道这对母女平时的亲子关系如何,单纯的一件事情,并不能看到全貌,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在巨大压力和焦虑下,做出不恰当决定的时候。

或许这位母亲和孩子平时的关系很好,但是当时那种大庭广众之下, 社会 压力之下,她突然想到了这样一个办法。同样,那个孩子在当时那种场景下,或者因为担心承认的后果,而选择了矢口否认,希望尽快逃离……

你们有没有这种焦虑害怕时下意识矢口否认自己做错了某件事情的时候呢?


我就有过,虽然事情过去很多年了,但是我一直记得被揭穿时候的心情,我时刻提醒自己,做错的事情一旦意识到了,当时就要勇敢承认。因为那种明知自己错了,还勉强否认的感觉很不好,还不如直接接受惩罚。


现在我们就事论事探讨下:相比较给与教训,我们是否有更值得深思的问题?除了报警,我们还能怎么做?

在当时的情景下


▶妈妈如果确定孩子拿了,是否可以先照价付钱,然后先带孩子离开?


▶如果妈妈不确定,能否带孩子到一个私密一点的角落,和孩子进行对话?对话完以后是不是可以一起去把钱补上?


▶店员非常肯定给妈妈打电话,是不是有具体的信息和证据?


脱离场景后


回到家里,妈妈需要就这件事情再和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孩子想要什么,为什么不想同妈妈说?


▶平时孩子的玩具购买,妈妈是什么样的态度?


▶孩子说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平时妈妈是如何和孩子就这个话题进行沟通的?


▶按照新闻所说,是之前曾经拿过,那孩子多出来的玩具,父母有没有印象?(我们在之前儿童性侵犯的文章里讲过,孩子莫名多出来的玩具和物体,家长要注意并了解来源。)


▶7岁的孩子是否合适独自一个人逛商场?是否安全?


▶7岁的孩子手里有没有零用钱?如果没有,是否考虑过孩子的需要?孩子关于金钱的需求和管理计划的教育和练习是否应该跟上了?


▶没有零用钱的孩子,独自在琳琅满目的玩具店里,是否能抵抗这种诱惑?我们是否高估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孩子知道,哪怕和妈妈说妈妈也不会买,但是他自己又没有零用钱支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方式可以让孩子达到目的?


一个7岁的孩子,很多网友认为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就会变成小偷。


其实,我们很多人在儿时都有过偷拿东西,甚至偷拿父母钱包里钱的经历,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长成了诚实正直的人。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给了我们正确的教育,同时我们自己的自尊和道德意识的发展。


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都是从他律变成自律的过程,都是从不能很好控制冲动和情绪到更好管理的过程,都是从没有明确的道德感慢慢发展出不同等级道德感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是经过一件事情一个瞬间就突然实现的,父母如果希望通过某一个“教训”就能很好完成本该逐步形成和建立的内容,大概率会失败,而且如果总是用这种模式来“教育”孩子,大概率会影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还有人说: “家长不报警,以后 社会 上其他人会报警。” 这种说法就完全忽略了孩子成长的动态变化,而且默认孩子目前的问题只能通过“报警”来解决。


当孩子未成年的时候,保护、抚养、教育都应该是父母的责任。教育方法的学习,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 离不开站在孩子的角度将心比心,而不是总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七岁的孩子,父母的教育是帮助孩子以后能在 社会 上更好地适应和生活,希望他们能长成快乐真诚正直的人。这个年龄的孩子就必须要让他们去独自面对 社会 上的一切了吗?

我个人不赞成这么做,因为: 父母的养育责任还没有完成

相关问答
熊孩子挑衅我可以报警吗
1个回答2023-11-26 05:12
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可以。熊孩子挑衅虽然可能不构成犯罪,但是会违法,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人人都享有身体权的,他人不得侵犯,如果行为人故意殴打他人的话,是侵害了他人的身体权的,受害人是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全文
教训熊孩子大快人心
1个回答2024-01-22 12:36
过真心不明白这些孩子的家长为什么...我家熊孩子犯熊时也是不分对象的,我教训了他还不服气,和我吵,我就
有哪些很感动然后报了警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30 00:51
一天,警察局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的声音非常紧急。   “先生!救命!快点救命!”   “小姐,你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有只猫爬进我家来了!”   “一只猫爬进来应该不是很大的问题!”   ...
全文
警报声有那些?
1个回答2024-02-20 06:49
防空警报长鸣一般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 警报...
全文
什么警报声好听
1个回答2024-03-08 16:59
就一声滴的那种,电脑顺利开机,其他都不好听
恋爱警报的各种结局
1个回答2024-03-12 21:20
我在快看漫画的游戏中心是完结的,小游戏里的这个游戏根本没更完,浪费我时间( ・_・)ノ⌒●~*
《心动警报》的大结局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5-20 11:55
婚礼当天,宥静和宇贤的亲朋好友都来到了专属于宥静母亲的小庭院,大家脸上纷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周元作为司仪正式开启了婚礼,宥静挽着宇贤缓缓地步入婚礼现场,两人恭恭敬敬地向双方父母行礼。周元指引新人宣...
全文
读书小报内容名言警句
1个回答2024-05-21 02:10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
全文
心动警报结局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4-25 05:56
宥静结束了在美国的工作,悄悄回国重新安排了婚礼,准备给宇贤一个惊喜。宥静拜托宇贤去看望母亲,自己便身着婚纱在小庭院等候宇贤。两人在亲朋好友的注视下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正式成为夫妻。
心动警报女主角?
1个回答2024-06-10 12:26
《心动警报》女主角尹宥静是尹恩惠饰演的,讲述经常被女人倒追、具有致命吸引力的皮肤科院长“车宇轩”(千正明饰)和人气明星“尹宥静”(尹恩惠饰)之间发生的合约恋爱故事。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