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是如何受困于“孝”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呢?

2023-11-24 22:11

5个回答
宋孝宗对自己的母亲很好。只要母亲想让他干什么他就去干。后来母亲毁了他的人生。让他抑郁一辈子。其实故事蕴含哲理,说的就是他的孝心却毁了自己,

       公元1160年,赵构下诏立赵伯琮为皇子,改名赵玮,制授宁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为建王;两年后,赵构正式册封赵伯琮为太子,赐名昚,字元永。公元1162年,赵构下诏:“皇太子可即皇帝位。朕称太上皇帝,退处德寿宫,皇后称太上皇后。”随后,举行内禅大礼,让位于太子赵眘,这就是宋宗,大宋王朝的皇统重新回到了宋太祖一系。

     行内禅之礼时,赵眘再三避让。他身穿朝服来到紫宸殿接受群臣朝贺,但却拱手侧立,不肯在御座就座。直到群臣再三劝说,才勉强就座,但还是忍不住难过地说:“君父之命,出于独断。然而如此重担,恐怕难以承当。”仪式结束后,赵眘衣不解带,立刻冒雨送赵构回德寿宫,直到宫门口还不肯止步。赵构再三推辞后,赵眘才让侍从扶回了寝宫。此情此景令赵构感动万分,一再感叹自己:“付托得人,再无憾矣。”

     赵眘虽然继位,但对自己的养父一直心存感激,总是尽量顺从他的意愿。起初,赵眘每月4次前往德寿宫向赵构请安;后来,赵构建议他以国事为重,不必频繁探望,才将请安的次数改为每月2次。赵眘怕赵构久居深宫,心情寂寞,每次出游总是恭请赵构同行。翻开《宋史?孝宗本纪》,不时可以看到如下字眼:“从太上皇、太上皇后幸四圣观”;“从太上皇、太上皇后幸东园”……一片孝心跃然纸上。

       赵眘登基后,追封岳飞为鄂国公,罢斥了一批秦桧党羽,表现出主战反和的立场。但他的立场却与赵构发生了冲突。赵构虽然已闲居德寿宫,不理朝政,但是偏安求和的一贯思想却没有丝毫改变。赵眘对他的孝顺,成为主和派的砝码。

      赵构一方面牵制赵眘北伐,另一方面极力敦促他达成和议,维持偏安现状。一次,赵眘赴德寿宫探望赵构,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抗金大计,赵构粗暴地打断他的话,说:“等我百岁之后,你再谈论此事也不迟!”按照赵构的逻辑,赵眘反对议和等于就是反对他在位时的既定国策,这就是不孝。于是,“孝”就成了约束赵眘大展宏图的紧箍咒。后来,赵构病重,赵眘多次前往德寿宫探望。不仅如此,为了给赵构祈福,赵眘大赦天下,分派群臣前往宗庙、社稷祭祀。公元1187年,赵构病卒,赵眘诏告群臣按照以日代月的惯例为赵构守孝,而自己则坚持守孝三年。

他一辈子都让自己成为了一个非常孝顺的人,于是最后就导致了自己将皇位让给了儿子。这个故事就是宋孝宗的父亲去世以后,他要坚持为自己的父亲守孝,于是就放弃了皇位,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儿子。
宋孝宗非常的孝顺。后来母亲卧病在床,他每天都细心照顾,但是母亲最后还是去世了,他认为是自己的错。
他一直感谢收养自己的赵构。他对赵构非常的孝顺,后来他想要北伐中原,但是遭到了赵构的阻止。最终影响了自己的决策。
相关问答
宋孝宗的儿子女儿
1个回答2024-02-24 12:33
长子:庄文太子赵碧告握愭。次子:魏惠宪王赵恺。三子:友团宋光宗赵惇,继承了皇位。悔庆四子:邵悼肃王赵恪。长女:嘉国公主。次女,出生五个月夭折,未及册封。
宋孝宗是在哪个宋?
1个回答2022-09-15 18:18
我有的~看简介嗷~
明孝宗是谁
1个回答2022-09-01 23:27
明孝宗是朱佑樘,
历史问题;为什么宋光宗与宋孝宗不合?
2个回答2022-09-22 12:58
宋光宗后来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始终认为大臣们会借宋孝宗来谋害他.最终,宋光宗精神病过度严重,真的被大臣们逼迫退位.
作文:孝亲的感受
1个回答2024-03-16 16:18
感恩父母 感恩,它虽说是一个动词,一个很微笑的动作,其实,真正做到感恩的人却少之甚少。作为21世纪的我们,首先感恩的应当是父母。也许,你没有思考过,从你刚刚出生那时起,一直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到...
全文
明孝宗的母亲是谁?
1个回答2023-02-21 22:06
纪氏,孝穆皇太后。
南宋高宗和孝宗究竟谁才是南宋的中兴之主?
2个回答2023-03-27 12:42
我觉得宋高宗才是南宋的中兴之主,如果没有他的话,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成绩,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好。
有没有穿越成为宋智孝的小说
1个回答2022-12-28 16:40
不会有的吧!
宋智孝演的电影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21:08
宋智孝主演的电影有《新世界》《我爱你》《霜花店》《侵入者》《色即是空》等等。 《侵入者》讲述失踪25年的妹妹“有真”重返家中后家人逐渐出现了变化,对此感到异常的哥哥“书振”追查妹妹隐藏秘密时发...
全文
宋代忠义节孝的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5-15 01:25
忠 宋朝文天祥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权臣阿合马被刺,元世祖下令籍没阿合马的家财,追查阿合马的罪恶,并任命和礼霍孙为右丞相。和礼霍孙提出以儒家思想治国,颇得元世祖赞同。八月,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