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中的杨柳表面是指什么实指什么借杨柳表现什么的

2022-11-09 02:51

2022-11-09 06:58
“诗言志”,就是说是要传达自己的心志,王之涣的《凉州词》也不例外,其中的“杨柳”是实指性直叙,就是杨树与柳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过是诗人觉得因“春风不度玉门关”,就没有必要“怨杨柳”的一种泰然处之的“本该如此”的心态。其他说法都是后人的附会。
更多回答
杨柳即杨柳也。

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