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濮的由来

2024-04-09 22:19

2024-04-10 00:37
百濮 古族名。又称濮人、卜人。主要分布在今长江以南一带。最早见于《尚书·牧誓》, 曾参加周武王“伐纣”会盟。据《华阳国志》载,越xi郡会无(今四川会理县)为濮人 居地,有濮人冢,即今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濮人演变有三说:一说战国以后演变为百越,发展为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各民族;一说百濮与百越是两个不同的族体,元代以后称蒲人,再后发展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各民族;另说前期之百濮与百越有密切关系,后期即为孟高棉语族各民族。 "濮即卜,古代濮、卜通用。上古之濮,文献记载甚多《逸周书 · 王会解》说商周时代濮人屡次入贡,“商、产里、百濮以象齿、文犀、翠羽为献”,孔安国《传》说濮在江汉之南。唐 · 张守节《史记正义》说濮在楚西南。《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开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古代元江称为濮水,就是因为濮人居于水域而得名。春秋战国时的濮人,主要居住于楚国西南部,即现在的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摘自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