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什么意思

2024-04-03 07:38

2024-04-03 09:13
【成语】:事不过三

【解释】:指同样的坏事不宜连作三次。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

【示例】:太公叫媳妇:“~,又有人来得不好。”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事不过三。源自春秋战国时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典故。中国人对三似乎有一种情节,“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三衰而竭”更是有两国交战的历史典故撑腰。

再用现代的科学观点来看,三是一个稳定的数字,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图形.一般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内在的规律,除了事不过三,还有富不过三代之说,其实这里的”三”都是虚指,不是指真正的三个或是三件。

事不过三是指一个人他所遭遇的好事或是坏事,不会超越一定的数量,终究它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以世界才会阴阳协调,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