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跑步感悟

2024-01-29 14:45

2024-01-29 16:29
一.亲子关系更密切

跑步前,大家一起热身;跑步时,一起完成同一个目标,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合作,让孩子对家庭多一份归属感和责任感。

二.帮助孩子理解时间和距离

对孩子来说,时间和距离长短是难以量化的概念,但亲子跑就可以让孩子觉得抽象的两个概念有了具体的模板。

锻炼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表格记录每一次亲子跑的距离和时间,通过这些变化,孩子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切感受距离长短和时间多少的不同。

三.协调能力更强

亲子跑还能增加孩子的手眼协调、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跑步中突然“刹车”可以使孩子在跑步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若亲子跑在一些自然坡度或不十分平坦的小草坡上进行,还可以增强孩子的感统(感觉统合,现代幼儿教育中很强调“感统”训练)和奔跑运动发展。

假如宝宝身体各个部位协调不好,就很难做好一件事,能力就会差,不能健康成长。通过亲子跑,孩子在这方面会有进步。

四.更多成就感

亲子跑的距离一般较短,这种比赛有个好处就是节奏紧凑,刺激好玩,可以吸引小朋友参加运动,让他们完成后有成就感。

一.最重要的是陪伴

要让孩子跑步,父母最好有跑步的习惯,因为父母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如果你能每天规律的跑步,孩子看在眼里都想跃跃欲试,让其跟父母一起跑步自然水到渠成。当然也可以让孩子叫上更多的小朋友一起跑会更有意思。

二.设定合理的目标

设定一个可以完成的跑步目标和计划,比如每日跑步签到,达到每周几次的跑步次数。目标不能太简单了,这样还没跑就很快结束会意犹未尽,太高了可能会没信心半途而废。所以目标距离要合理,让他自己说我可以跑,随着跑步能力的提高再逐步提高跑步距离。

三.添加一份仪式感

每次跑步前让孩子穿好跑步的衣服,因为一套有运动感的衣服会给孩子一个仪式感,在默默的告诉它,我们要去跑步了。

四.给一定的小奖励

孩子不同于大人拥有较好的意志力,所以对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诱惑可能跑一次就不跑了。而奖励也是目标的一部分,可以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让孩子提出一些条件,当然这些条件要有助于学习和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吃喝玩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