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画最少的中国姓氏,有着哪样的故事和渊源?

2024-01-04 19:00

2024-01-04 22:05


姓氏笔画排序,大家会经常看到丁姓排在首位,很多人误以为,丁姓是笔画最少的姓氏,只有两画,事实上,两画的姓氏还有很多,如卜姓、刁姓、刀姓、乜姓、力姓、七姓、八姓等等,笔画最少的为一画,有乙姓、一姓。


先说说丁姓,丁姓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宋代位列一百七十七位,现代为四十八位,人口约四百七十多万。


丁姓来源众多,其一源自商朝王族子姓,诸侯丁侯的后裔;春秋时期的宋国,第四任国君宋丁公,后裔以其谥号为姓氏。


丁姓的第二个来源是姜姓,姜太公之子姜伋谥号为“丁”,称“丁公伋”,曾为周成王时期的重臣,周康王时期的顾命大臣,后世子孙以其谥号为姓氏,这一支占了丁姓人口的大半,发源地在山东济阳。




丁姓的第三个来源为改姓,分为三支,一支源于三国时期东吴的国姓孙氏,始祖为将军孙匡,因犯有过失,被孙权改为丁姓;另一支源自宋朝人于庆,他巴结权臣丁谓,改姓丁氏;第三支源自邹姓。


丁姓第四个来源是少数民族的赐姓、改姓,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赐蒙古学者丹珠尔为丁姓;明朝中期,蒙古敖陶格图氏改姓丁姓、林姓;西域人名多含有“丁”字,后世以丁为姓氏;彝族、满族、瑶族等民族也有丁姓。


笔画最少姓氏一姓、乙姓源流大部分相同,即源自于子姓,商朝第一代王商汤的名字为成汤,字天乙,其部分后裔以祖先的字为姓氏,当时有“壹”、“乙”、“一”、“弌”等姓氏,后演化为一姓、乙姓。


乙姓较为常见,其第二个来源是姬姓,《急就篇》记载:“鲁公族之后有乙氏”;第三个来源出自北狄,《通志》记载:“襄阳乙氏出自春秋时北狄。”


第四个来源出自鲜卑乙弗氏、乙那娄氏,北魏汉化改革时期改为乙姓;第五个来源出自匈奴大臣格斯齐宜,后唐时被后唐明宗李嗣源赐姓乙氏,后避仇改为一姓。


一姓除了源自子姓、匈奴,还有一部分源自于北魏的鲜卑姓氏乙弗氏,北魏孝文帝元宏汉化改革时期,乙弗氏大部分改为娄姓,其中一小部分改为一姓、乙姓。




一姓是个极为罕见的姓氏,全国仅有一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四川、北京等地区,一姓、乙氏大部分同根同源,名人有北魏的驸马都尉、定州刺史、镇南将军、西平公乙瑰(一作弌瑰);明朝正统年间的灵寿县丞一炫宗;近代画家一君豪等等。

更多回答
笔画最少的姓氏是一姓。
据史籍《魏书》记载,在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有乙弗氏。北魏政入主中原后,在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但亦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
一姓全国人数约1424人,北京人数约10人,主要分布山西、四川、安徽,起源商王朝的缔造者汤,字“天乙”,后代将“乙”改为“一”作姓。
“一”姓。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鲜卑族的乙弗氏,多改为娄氏,也有人取原姓氏首音之汉字谐音改为一氏、乙氏。
丁字笔画最少,丁姓有一个来源于商朝王族子姓,诸侯丁侯的后裔:春秋时期的宋国,第四任国君宋丁公,后裔以其谥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