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解决校园欺凌的一把钥匙

2023-11-28 15:22

2023-11-28 17:18
网络搜索“校园欺凌”,一条条消息跳出来:“一女高中生被同桌用中性笔扎,满腿是伤”、“一初中男生被欺凌4年,致使脾脏被切除”、“ 多名男孩女孩对着一名女生,脚踹、扒内衣,揪她的头发往铁门上撞,旁边还有围观者拿手机拍照”……瞬间,满屏的戾气扑面而来。为什么本应无邪善良的孩子变成了冷酷无情的霸主?

 对于“校园欺凌”,专家们给出的建议大多是如何规避,诸如:远离校园小霸王啦、结伴而行啦、学一些防身术啦等等,但所有这些都属于“亡羊补牢”,虽有一定的效果,却属于事后补救。如何避免孩子滋生欺凌之心才应该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根本。

蒙黛贝是伊朗籍的美国人,他们一家从伊朗迁往美国波士顿两周后,发生了伊朗武装军在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劫持60名美国人质的事件。因为此事,蒙黛贝在学校受到了无情的欺凌。整整两年时间,全班同学都把她作为欺凌的对象。那段时间是她人生的噩梦,也促使她成年后把校园欺凌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她认为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校园欺凌。为此,蒙黛贝创建了一个教育机构,专门对孩子进行同理心的培养。

同理心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努力地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一个有同理心的孩子绝不会对同伴施以暴力,因为他会站在同伴的角度,能够体会被欺凌的同伴内心有多痛。

 研究者发现人天生就具有同理心,父母和教育者所要做的是把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融入到生活中去。 圆圆的妈妈是位教育工作者,她非常重视培养女儿的同理心。当她发现圆圆生气时会摔打玩具娃娃时,她便决定好好利用这件事情教育女儿。当圆圆又一次把娃娃扔到地板上时,妈妈把娃娃轻轻抱起来,还不停地对娃娃说:“你摔疼了吧?”接着对圆圆说:“圆圆和娃娃是好朋友,你这样摔,她多伤心啊!该有多痛啊!”妈妈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圆圆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的感受。

培养同理心当然是越早越好,不过多伦多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任何年龄都可以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即使是成年人也具有可塑性。但遗憾的是同理心的教育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家长,甚至有的教育工作者并不了解同理心,更不要说可以进行恰当教育和培养了。 在蒙黛贝的教育机构中,教师关注每个孩子的心理成长,设计出各种有趣的活动。他们带领孩子照顾小动物,种植花草,观察动物花草的成长,培养孩子感觉的敏感度,享受爱心付出的快乐。他们餐前唱赞美诗,感谢大地为他们孕育食物,餐后感谢厨师为他们烹调美味佳肴。蒙黛贝认为知道感恩的人才会具有同理心,才不太可能具有攻击性。

仅从2017年底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就可以看出:校园欺凌并非个别、偶然现象,是需要全社会给予高度重视的问题。重视不仅意味着有预防、有应对,更要从源头解决。培养同理心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把钥匙。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