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为会损害宝宝的听力?为什么?

2023-11-28 13:27

2023-11-28 14:28
经常给宝宝戴耳机,大声的吼叫孩子,给孩子掏耳朵,生活环境噪音特别大,躺着给孩子喂奶这些行为都会损害到宝宝的听力,因为这些行为都会影响到宝宝的耳朵。
更多回答

1,躺着给孩子哺乳

有些宝妈觉得坐着给孩子喂奶的姿势太累了,所以就换成了躺着。这样确实让宝妈们更舒服了,但孩子喝奶的时候,如果奶水比较多很容易溢到耳朵里,时间久了就容易引发中耳炎。所以宝妈们最好不要为了图轻松就将孩子放在自己身上,即使是半夜醒过来,最好也是坐起来将孩子抱在怀里喂。给小孩子喂奶特别的累,最好还是给孩子弄一个喂奶神器,比如这种喂奶枕。

2,用力擤鼻涕

有一些父母在孩子感冒流鼻涕的时候帮助孩子撸鼻涕的方法并不正确。她们有些在给孩子擤鼻涕的时候会往孩子两个鼻孔一起用力擤鼻涕或者是两个手指捏住孩子的两侧鼻翼,让他用力将鼻涕撸出,却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由于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而这种撸鼻涕的方法会让鼻涕在压力的作用下从鼻孔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而且这种擤鼻涕的方法也不能够将鼻涕撸出。

3,经常给孩子掏耳朵

有些家长经常给宝宝掏耳朵,不管宝宝在多么小的年龄,他们担心如果不给宝宝把耳屎掏干净,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听力,使孩子听不清楚。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能经常给宝宝掏耳朵,经常给孩子掏耳朵,会让耳朵的外部防线打开,细菌就会侵入,有可能会使宝宝的耳朵发炎。在掏耳朵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也容易伤害到宝宝的耳道,使宝宝的耳朵受伤。其实耳屎储存到一定的量的时候,就会通过咀嚼等运动自行脱落,没有必要特别频繁的去掏耳朵。

家长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做这些事情,除了这些,家长们平时尽量不要带孩子去一些特别吵闹的地方像ktv这样的地方,走在路上如果有特别大的声音要及时捂住宝宝耳朵,尽可能的保护宝宝的耳朵,平时也要告诉宝宝不要伤害自己的耳朵,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听力。

这些行为就是,拍打孩子的行为,大声说话的行为,播放音乐的行为,大声看电视的行为,在孩子耳朵跟前大吼大叫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都可能导致孩子的耳膜损坏,就会导致听力下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