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来,为什么中国人一心向西方学习,西方的老师却不断侵略学生?

2023-11-25 01:52

2023-11-25 03:22
并没有什么老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中国学习西方,西方侵略中国,不过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为扩大或维护自己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而已。西方不是老师,中国也不是学生,中国和西方,并没有达成像现实中学生与老师那样友好的关系。彼此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更多回答
我认为,这种说法或许对别的国家有用,但是对中国是没用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世界上有很多殖民国家,在被世界列强占领,成为世界列强的殖民地以后,确实曾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给这些国家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文明。比如印度,在它被英国殖民之前,印度实际上是一个一盘散沙的地域,那里有非常多的小邦国,是英国把它们捏合起来,成为了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印度之前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小邦国,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印度曾数次被别的国家给灭亡,印度文明也数次中断,又重新组合,总之,被殖民后的印度文明,与之前的印度文明,是找不到多少关联点的。

世界上很多被殖民的国家,都存在印度这种情况。也就是说,相当于在殖民过程中,后来的文明,对当地原先的文明进行了一种覆盖。这种情况,很难说对当地的文明发展,是一个好事。一个失去了自己祖先根脉的文明,就算发展得再好,似乎也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我想说的是,殖民对被殖民国很难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中国一定不是好事。鸦片战争等外国列强的侵略,并不是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的重要原因。

中国这个地域非常奇怪,和别的地域有很大不同的是。中国从古至今,文明从来没有断过,这种不断的文明,让中国文明具有强大的生长能力。也就是说,不管是受到了多大的文明的冲击,最终中华文明都能挺过来,而且最终实现对外来文明的消化吸收,成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比如中国历史上曾经受到过来自印伊文明的冲击,因此形成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情况。后来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也与中国既有的儒教及道教文明融合,形成了儒释道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情况。再后来,蒙古人和满清人入主中原以后,最终中华文明又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最终都形成了以中华既有文明为主体的文明,总之就是对中华文明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而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外国列强的入侵,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虽然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践踏,一种伤害。而且这种伤害,甚至到了毁灭中华文明的地步。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这次列强的入侵,所采用的方式,与之前印伊文明的进入,以及佛教、伊斯兰教文明的进入,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列强的入侵,是一种用武力征服的方式进入的。在这种武力征服之下,列强们必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同时给中国人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所以在面对本身也很强大的中国文明的时候,双方的冲突就非常激烈。中国人的排外心也非常强,对外来的文明极为抵触。这样一来,外来文明也就不可能把它真正的精髓带给中国了。
因为资本主义的核心就是掠夺和积累,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经济以及技术成果,但也要提防西方贪婪的本性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进行掠夺和蚕食中国的土地,使中国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虽然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但腐朽的清王朝无药可救不能自保,也不能象英国那样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中国人一心向西方学习,西方的老师却不断侵略学生。
热门问答